《法律讲堂》文史版,旨在“观复而知新”,回望过去,观照现实,探究历史和文化新的内涵。其内容重在“探秘中外法律文化”,感悟先贤的才智思辨,挖掘经典文化的时代脉络和人文气息。
文化可以很幽默,文化可以很温暖。初一到初七,龙大轩教授带您品读“中华法文化”。看法宝、听演讲、敞开说,一天一话题,一幕一精彩,社会与法频道春节特别节目《中华法文化》,邀您倾听文化的声音。
《法律讲堂》文稿、图片及视频资料的版权属于中央电视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关键字
“先小人,后君子”是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它是中国传统人际交往规则的经典表达,是为了防范人类恶性对经济行为带来不可知、不可控风险而产生的经验总结。这句俗语体现了中国人怎样的处世法则与应世智慧?这种法则与智慧是如何转换为法律制度的? 与亲朋好友合伙是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最便捷通道,可是一旦利益占了上风,不仅利益分配不公,往往还会导致亲情受伤、友情破裂。亲兄弟明算账的传统观念反映了人们怎样的价值诉求?
2023中国法律史学会年会“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传统及其现代发展”在西北政法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新闻出版机构的230余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会议。
9月23日上午,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科普基地揭牌仪式暨《重新认识中华法系》新书发布座谈会,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法律讲堂》栏目负责人陈德鸿受邀参加,并与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科普基地”揭牌。
2021年4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律讲堂》栏目受邀赴湖南大学参加“中国古代经典中的法理”研讨会暨法理研究行动计划第17次例会。 《法律讲堂》栏目副制片人陈德鸿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弘扬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电视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