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5省冬小麦晚播面积1.1亿亩,比往年晚了半个月左右。到今年二月初,这批晚播小麦还有不少没有如期发芽,北方农民称之为“土里捂”,一些长出来的苗也是属于弱苗。促进晚播小麦苗情转化升级,让“土里捂”尽快壮起来,成为今年春播春管的一项重点任务。
春分刚过,黄河以北的河南冬小麦进入拔节期。3月25日,新乡卫辉市农业科技专员来到村民刘建儒家的麦田里,他家的麦田现在长势不错,像是铺了一层厚厚的绿地毯。农技人员用土壤水分速测仪测量了墒情,实地查看小麦生长情况。
专家介绍,小麦苗一般分为一、二、三类苗。三类苗也就是弱苗,一般单株分蘖在1—2个,二类苗单株分蘖2—3个,一类苗单株分糵3—5个,分蘖越多,产量越有保障。从一个月以前的三类苗到二类苗,这个变化让刘建儒半年多来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看到了今年夏粮丰收的希望。
去年7月,河南卫辉市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多个乡镇农田积水高达一米多深,高标准农田里的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刘建儒家种了60多亩地,洪灾过后,他们一趟趟往地里跑,跟着政府抢排积水整地,就希望早一天把麦子种下去,减少损失。
按照惯例,每年的10月8日到15日是当地播种冬小麦的季节,但当时农田里积水十分严重,虽然地方政府组织各方力量全力排水,但播种时间还是晚了。最严重的地方到12月初才播下去,足足晚了两个月。今年2月初,河南新乡、鹤壁多地的小麦苗情普遍偏弱。
晚播的小麦让不仅让农民着急,在今年2月初发布的2022年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今年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任务就是要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而我国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五省的晚播冬小麦达1亿多亩,这对我国今年的粮食生产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夏粮虽然在所有粮食生产里面只占1/5,但是它在口粮里面因为小麦是主粮,占了40%。而现在,3.3亿亩的播种面积有1.1亿亩,1/3都是晚播麦,都是弱苗。1/3的量影响面是非常大的,小麦减产太多,对市场预期各方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粮食稳,天下安。面对多年罕见的冬小麦晚播形势。2022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全系统下沉一线包省包片夺夏粮小麦丰收工作方案》。来自农业系统各个领域的专家们,进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各个小麦主产省区的麦田中,对种植户进行田间指导,还制订了夏粮促弱转壮的技术挂图、“明白纸”300多万份,贴在农民们都能看到的地方,同时组织“科技壮苗”等专项行动,争取让弱苗尽快转化成壮苗。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王振林说:“做好‘三个一’,一个防,一次镇压,有条件的加上一次划锄;第二个‘一’就是用好一次肥水,根据苗情来定,因苗施策;第三个‘一’就是防好一次病虫草害。有这三个‘一’,就能保证稳健生长。一个防,防好‘倒春寒’。”
卫辉市刘建儒家的小麦一直属于三类苗,3月初,他们发现地里有很多板结的土块,他们怀疑苗长得不好是因为这些土块压住了苗,刘建儒赶紧把地里的情况拍照发给了对口帮扶的农技人员。
不一会儿,负责这个村的农技人员许海滨就来到了他家的地头。
在挖了几个麦苗对比以后,许海滨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是金针虫咬断的。
许海滨从事种植研究30多年,是卫辉市有名的种植专家。为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努力夺取夏粮丰收,卫辉市组织科技壮苗小分队和区域站农技人员分组到各乡镇村进行科技包村服务。这段时间,许海滨和同事整天奔波在田间地头,每人管理5到8个行政村,负责近万亩农田,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指导壮苗。
告别了刘建儒,许海滨和同事又开着车到其他种植户家中去走访。
下地、看苗、配药,他一刻不停地穿梭在各家地里。一上午时间,许海滨走访了七八家种植户,他都根据每个种植户的土地和苗情的因素来对症下药。忙完了上午的工作,许海滨和同事回到了镇里的农技站准备做饭。许海滨正做着饭,咨询电话又来了。
就在许海滨忙得饭都吃不上的时候,其他冬小麦主产区的农技人员也同样不得闲。温春爽是河北邢台南和区的农技人员,作为一名高级农艺师,这几个月她也一直为壮苗的事忙碌。这几天,她正在电脑上查询一种杂草的处理方法,希望能给农户更好的建议。温春爽告诉记者,当地主要采用的是发动农民一起建立弱苗促壮的技术体系。
宁营村的宁永强种植了2000多亩小麦,原本三类苗占到了40%,通过温春爽等农技人员的科学指导,一个月的时间,三类苗仅占10%。而现在宁永强也多了个新身份,当上了村里的技术特派员。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在山东肥城的田间地头,记者就看到汇集了信息化、科技化的农情智能监测站,可以随时了解小麦的生长环境,实现对田间地头的数字化、精确管理。尽管当地的冬小麦普遍晚播,整体苗情偏弱,但是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农业部门对今年小麦稳产信心十足。
山东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敏说:“肥城市土地流转,还有托管的土地达到91%,土地的流转和托管机制给粮食的稳产基本盘吃了一颗“定心丸”,对于粮食的稳产、高产起了保障性作用。”
这种托管模式指的是种粮大户用农机作业帮小散户种地,散户只需支付一定的农机服务费,地上种植的粮食都归散户所有。小麦机械化科技种植水平得到了提升,壮苗的底气十足。镇压机专门用来给眼下返青的麦苗镇压,强化小麦根系发育。无人机对小麦地施肥喷洒农药,八小时喷药达到500亩地。当地的种粮大户武海荣不仅流转土地1800多亩,还托管了4000多亩地。
众人拾柴火焰高。苗情转化也不是农业部门一家能完成之事。春分节气已过,河南滑县181万亩小麦进入了拔节期,这也是田间管理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灌溉成了最紧迫的事。
受去年强降水和上游泄洪的影响,麦田所在的蓄滞洪区内的电力和灌排设施几乎全部损毁。为了保障春耕生产正常进行,近期当地水利、电力部门以“修水毁、补短板”为重点,对因水毁或排灌不畅的沟渠、电力设施进行修复或改造提升。
国网滑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赵承应说:“对142台变压器、9条线路、821基电杆进行了升级改造,十米电杆换成了12米,全部实现了换代增容。”
有了可靠的电力供应,当地的种粮大户赶紧抓住当前小麦促弱转壮的时机,给自己的小麦进行春灌浇水,期待苗情更快好转。几个月以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几个晚播省区的冬小麦起身拔节之后,现在长势喜人。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说:“根据最新的农情调度,截止到春分3月20日这一天,小麦的一、二类苗已经达到了84.7%,比冬前提高了14.2个百分点,仅比去年约差5.7个百分点,比常年也略差一点,但是差的这个幅度已经比冬天前大大收窄了。”
为了这一亿亩晚播冬小麦,中央财政还加大了支持力度。在前期给予200亿农资补贴的基础上,近期又专项增加了16亿元的促壮稳产补助资金,定点支持相关省(区)做好小麦促壮稳产、防灾增产及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促进夏粮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力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人努力、天帮忙。冬去春来,上上下下都为这一亿多亩晚播麦操着心。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得粮食生产逐渐稳住了阵脚。同时,各地还不断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力争做到政策保本、经营增效。也就是说,在政策上,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在经营上,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这些都为我国夏粮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2年04月02日 20:1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民以食为天,尽管我国粮食年年丰收,但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冬小麦晚播面积1.1亿亩,比往年晚了半个月左右。到今年2月初,这批晚播小麦还有不少没有如期发芽,一些长出来的苗也是属于弱苗。促进晚播小麦苗情转化升级,让“土里捂”尽快壮起来,成为今年春播春管的一项重点任务。(《焦点访谈》 20220402 “土里捂”壮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