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每个人都会变老,我们都有老的那一天。预计中国老年人口“十四五”末期将突破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在2035年前后突破4.2亿人,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养老,几乎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有调查显示,有九成的老年人喜欢在家中安度晚年,也就是居家养老。但同时,居家养老也面临很多困境,比如儿女时间精力有限、专业护理人员不足、经济负担重等等。如何破解?很多地方都因地制宜想了不少办法。
家住南京市洪武路街道的徐劲渊老人今年85岁了,4年多前查出患有癫痫、脑梗、帕金森等多种疾病,去年,老人在家又不慎摔伤头部,之后就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老人家庭收入有限,没法请照护员上门照料,唯一的女儿需要工作,也无法在身边长期照顾,日常生活全靠八十多岁的老伴儿衡树龄照料,日久天长,她的身体也吃不消了。
像徐劲渊、衡树龄老两口面临的这种情况并非个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养老问题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说:“通常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翻一番达到14%,算作进入老龄社会。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国家2000年达到7%,2021年达到14.2%,所以现在人口老龄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而如何照护好高龄失能老人一直是居家养老的难点和痛点。高龄失能老人需要定期的专业照护,对于一些家庭来说,这样一笔长期的费用很难独自承担。为了解决重度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的问题,2021年7月,南京市实施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参保人员被评估为重度失能等级的,可以获得专业而免费的照护服务。
南京市洪武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鲍二行说:“符合条件的老人在家进行养老,每个月享受30天,每天45块钱的照护标准。有了这个政策之后,老人对于服务需求有了明显增加。”
得知这个好消息,衡奶奶第一时间去社区报了名,经过专业机构的评估,老人符合条件,可以享受每天一小时的免费上门照护服务。每天上午,老人只要在家按一下呼叫服务的按钮,洪武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很快打来电话,询问老人需要什么服务。大约15分钟左右,照护员就赶到了老人家里。他很熟练地给老人全身擦洗,更换尿袋,喂水喂饭。在照护员的专业护理下,近来,老人的身体状况有了好转。
这些照护员都是受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由南京市政府购买服务,由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派单就近上门,每天进行一小时的免费服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失能老人的家庭困境。目前,南京市有超过22000名老年人得到了失能人员照护险的保障。
南京市玄武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志说:“失能险的资金由三部分组成:政府财政筹措一部分,医保基金筹措一部分,每一个参保人员每年缴纳20元的保费。已退休人员不再缴纳保费,一旦发生重度失能,失能险即可生效,就能享受到专业的照护服务。”
类似这样的护理保险制度是破解失能老人护理难题的有效手段。从2016年开始,我们国家很多城市在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解决家庭护理的经济负担。
杜鹏说:“《‘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里面都提到要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到2025年的时候,会是一个明显的阶段性目标,我们国家形成长期护理保险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能够极大地给家庭护理减轻负担,不仅仅是钱方面,提供的服务是可靠的,另外能提高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高龄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解除了不少后顾之忧。但在居家的老人中,高龄失能只占其中一部分,大部分老人平时生活能够自理,并不需要特殊照护,平时居家生活服务能够安心、省心、顺心,这是他们的主要需求。这样的需求虽然很多养老院都能满足,但是考虑到费用和生活习惯,大多数的中国老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如何提高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一些地方通过进一步发挥第三方服务,把传统的养老院服务向社区、向家庭延伸,居家养老和养老院服务相结合的虚拟养老院正是其中的一种模式。那么,什么是虚拟养老院呢?
甘肃兰州城关区虚拟养老院院长秦田田说:“通过一部热线电话,965885热线,把老人在生活中的所有服务进行详细分类,派遣专业的服务团队上门给老人服务。”
家住兰州城关区的71岁老人张玮家的水龙头有点漏水,于是她通过虚拟养老院的热线电话预约了修水龙头的服务。虚拟养老院很快给平台合作的家政服务公司派了单,不到半个小时,修水龙头的师傅就来到了张玮家。
虚拟养老院为居家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四大领域的150多项服务,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收集需求,再以派送订单的形式发放给各个合作的企业,由他们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虚拟养老院把需要服务的老人按照社会兜底、高龄优抚和普通老人三个不同的标准划分,分别由城关区财政予以补助。
杜鹏说:“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自己家实现养老需求,能够尽可能长地生活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里,这是对他生活质量最好的一种方式。所以说现在很多政策立足于把各种资源向社区延伸,向老年人身边延伸,向老人床边延伸。”
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医疗条件不如城市,涉及第三方的服务行业也不如城市发达。农村很多空巢老人不愿意离开乡土投奔城里的子女,身体健康的农村老人如何休闲,身体抱恙的农村老人谁来护理,一直是困扰农村养老的问题。
农村老人如何居家养老?浙江德清就探索出这样一条农村养老服务的路子。2019年,德清县在各个镇建设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在村里建了养老照料中心。
村里的养老照料中心,由镇上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分派服务人员到村里驻点服务。每个村配备两到三名服务人员,组织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政府根据当地老年人实际需求,建立健康监测、棋牌娱乐、餐饮服务等需求清单,根据需求清单制定帮助老人就餐、理发、体检等日常项目,定期举行健康讲座、义诊活动,让村里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满足居家养老的各种需求。除了满足老年人的生活、休闲需求,养老照理中心还针对老人们的身体特点,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健康服务。
上午9点,德清县钟管镇钟管村的村民费凤清准时来到镇上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姚春霞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费凤清今年69岁,6年前因右腿神经病变,经历过一次大手术后植入了钢板,需要长期康复训练。由于子女都在外工作,家中只有他一个人,如果从家赶到县城的医院做康复,坐车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很不方便,平时他只能自己在家做康复运动。
由于缺少专业医护指导,运动了几个月后,腿部疾病并未好转反而愈发严重。钟管镇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有专门的康复护理区,购置了专业的康复器材,同时中心还与社区卫生院合作,专业医护人员会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量身定制康复方案,并亲自指导康复训练。
目前,钟管镇共有1个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村养老照料中心,12项上门服务,实现了12000多名乡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
杜鹏说:“‘十四五’包括政府工作报告里,突出有一条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比如说,针对养老服务缺少的情况,每个县建立一个集中养老服务中心,对于一些经济困难或者失能状况比较严重的,每个县‘十四五’期间至少要有一所这样的养老机构。同时,结合现在技术发展,城市向农村服务延伸,加大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投入,包括技术方面的指导,长期护理保险在很多地方已经在试点,把农村也覆盖到里面,机制建立起来会逐渐引导一些护理的力量在农村发挥作用。”
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且老龄化速度快。把居家养老这件事办好,让人民群众安心舒心,挑战不小。大家看到,各地都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强化服务,探索居家养老模式。比如,长期护理险使得失能老人护理难题有了突破;虚拟养老院让老人享受到了实打实的服务;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在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另外,还有很多地方在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打造十五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等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居家养老方面不断打通“堵点”、消除“痛点”,才能让老人有一个更健康、更幸福、更高质量的生活。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2年03月22日 20:0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十四五”末期,中国老年人口预计将突破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在2035年前后突破4.2亿人,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养老几乎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有调查显示,有九成的老年人喜欢在家中安度晚年,也就是居家养老,但同时,居家养老也面临很多困境,比如儿女时间、精力有限,专业护理人员不足,经济负担重等等,为此很多地方都因地制宜想了不少办法。(《焦点访谈》 20220322 老有所养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