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2中国诗词大会》:品读藏在诗词里的稻香

CCTV节目官网-CCTV-10 2022中国诗词大会 来源:央视网2022年03月10日 20:06 A-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勤劳的中国人自古热爱土地,诗词中也留存了许多讴歌劳作、期盼丰收的佳句。本期《2022中国诗词大会》走进千年诗词中的“稻香”,感受这片土地上的奋斗、收获与富足。

龙洋开场

龙洋开场

读古诗,走进绵延千年的耕种文化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纪实与写意的集大成者,极具现实与浪漫色彩。本期节目,以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那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开场,阵阵稻香、声声蛙鸣扑面而来,这是古人对丰收的极致表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个中国人都能熟背的这首《悯农》生动形象地写出,农民在田地中辛勤劳作的画面,真切表达了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一辆不停转动,引水灌溉的水车映入眼帘。古人对耕作与耕种工具的描述使人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古人绝妙的智慧。“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这是古人对生活的感悟,人生归依有常理,衣食是每个人生存的头等大事,所谓衣食足,方可万物兴。

王立群讲解水车

王立群讲解水车

诗词是古人对生活经验与情感的表达,虽历经千年,但那份记忆与情感却因诗词而留存至今,为当代人所共情!

历生活,见证国人骨子里的奋斗与乐观

本期主题“稻香”看似是在品读古诗词,实则是在歌颂这片土地上至纯至真的人情与生生不息的活力。无论是节目中消防搜救犬驯导员元硕和搜救犬安安的感人故事,还是康震老师讲解毛主席《七律·送瘟神》中那份不惧危险、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都体现了国人骨子里的奋进与乐观。

《2022中国诗词大会》现场来了一位特殊的小伙伴——消防搜救犬安安,元硕是安安的驯导员。在一次桥体坍塌事故中,元硕带着安安执行桥底搜救任务,安安独自进入满是钢筋水泥的废墟缝隙中搜救,出来时已经全身血肉模糊,但这个过程中安安却无半分后退,始终一往无前,坚守着自己的使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在安安的身上,我们看到作为搜救犬的责任与使命。

搜救犬安安

搜救犬安安

面临同样紧急的事件,毛主席的心态常常令人佩服。“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面对肆虐的病毒,毛主席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方式表达了战胜疾病的决心;也总结到,要战胜疫情,一靠党的领导,二靠科学家,三靠人民群众。这可谓相当精髓,这些经验对于当下国内乃至全球的疫情防控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何种困境,请满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相信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

康震讲解《送瘟神》

康震讲解《送瘟神》

品稻香,致敬土地与不朽的袁隆平

“喜看稻菽千重浪,吃米不忘育种人。他的一生走得很短很短,始终没有走出那块稻田;他的一生走得很长很长,从稻田走向了千家万户。在我们的餐桌上,在我们的丰收的喜悦里边,到处都有他辛勤的汗水。”节目开场,王立群老师的一番言语,带领观众回忆起袁隆平院士面朝土地、深耕稻田的画面。

王立群致敬袁隆平

王立群致敬袁隆平

袁老对“稻香”的渴望,来自对惨痛历史的亲历。作为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经历者,袁老曾目睹过遍地饿殍,所以“吃饭”就成为他下定决心要解决的问题。他曾说:“饥荒的时候饿死人,我都亲眼见过。吃饭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他深知粮食是国之命脉,所以他立志要带国人走出饥饿,更要把粮食生产牢牢攥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而今随着杂交水稻产量日益增高,人民生活也日渐富足。袁老离世后,他生前念念不忘的“禾下乘凉梦”也得以实现。曾经为了看到稻谷的生长状况,他便将住宅安置到了试验田旁边,力求“躺在床上侧个身子就能看到(农田)”。袁老的所作所为让人动容,袁老毕生都在为人民嘴里的这口“稻香”,国家的粮食大计而努力。

袁隆平耕种图(来源:人民日报)

袁隆平耕种图(来源:人民日报)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现在闻着阵阵稻香,看着滚滚麦浪,总能想起袁老。感谢这位“身形瘦小,皮肤黝黑”的庄稼人吧。闻稻香,品诗词,向为稻香努力一生的袁老,致敬!

惜时光,体悟诗意下的新时代新农村

人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感恩袁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的丰衣足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正如王立群老师在讲解《观刈麦》时说到,真正的田间劳作并非“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而是要忍受长时间弯腰割麦所造成的腰疼,还有被麦芒割伤手,满手起红疙瘩的疼痛,而这些都是真正耕作过的人才会懂。

王立群讲解割麦

王立群讲解割麦

这“艳阳”下的辛苦,本期康震老师体验到了。康老师走进贵州万峰林,山峦叠嶂间,深入稻田,体验了一回“新时代”的农民,与农民伯伯们一起捞草、聊天,感受他们的那份快乐,康震老师说:“现在的新农民比他更懂拍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下,迈入新时代的新农村可谓是一派生机盎然!新时代的农民,在学习前人耕作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耕种,实现产量和品质两手抓。

康震体验田间劳作

康震体验田间劳作

由古至今,时代变迁,耕种技术也日新月异,但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对粮食的敬重亘古不变,而那些藏在古诗词里古人的智慧也指导着今人耕种,所谓“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就是古人对耕作时令的总结,唯有把握好这二十四节气,稻香方可轮回。所以用心体悟诗词里的智慧,珍视这片肥沃而厚重的土地,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吧!

《2022中国诗词大会》已于3月5日正式播出,3月5日-12日:1-8集;3月14日-15日:9-10集。CCTV-1 20:06首播,CCTV-10 当晚22:05,次日17:15播出。节目过半,精彩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