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来自韩国的教练
2006年夏,一座短道速滑职业训练场馆内,30名女子职业运动员站成两排,同时向一位来自韩国的教练鞠躬。这位韩国教练给她们制定的日常训练计划异常残酷,所有人早上5点半出操,2小时后吃早餐,8点开始冰上训练,10点下冰后跑楼梯1个半小时,吃完午饭紧接着又是长达5小时的冰上密集训练,直到下午7点半,一天训练才算结束。
其中一名运动员叫张虹,她是教练重点关注的“好苗子”。在所有人结束训练后,她与少数几名同样是“好苗子”的队员还要加练半小时,跑一万米。一整个夏天,无数次的抽筋,无数次的咬牙,当时年仅18岁的张虹内心只有一个信念——进国家队。
不可否认,当时的韩国队在短道速滑领域是公认的强者,所以对于这位韩国教练,所有运动员都心存敬畏,对于教练的每一句话都用心牢记。这其中自然包括张虹,所以当教练跟张虹提出“减肥”的建议后,张虹毫不犹豫便答应下来。
从那时起,张虹不再吃肉,不再喝奶,甚至远离水果,每天只靠煎饼和鸡蛋充饥。这还不够,在平均气温30多度的夏天,她在胳膊,腿和腰等部位分别缠绕3层保鲜膜,身穿棉衣在操场跑步,圈数是男队员的两倍。就这样,张虹迅速减重20斤,可体重是减下来了,但成绩却未见提高。
眼看成效不大,教练只好再度提高训练要求,甚至加上了体罚。所有队员每天训练完都要测量体重,一旦发现数值反弹,就会受到教练的严厉惩罚。张虹回忆说,“那时经常不敢吃饭,甚至喝水都很谨慎,因为体重一旦超标,教练是真的会打你。”
全队30名运动员,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4人,张虹是其中之一。但她很快就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19岁的女孩儿,居然连续11个月没有来例假。心急如焚的母亲带着女儿去看病,大夫给出的结论是长期营养不良外加情绪紧张导致的生理周期反常。外界干预治疗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最终还是需要张虹自己调整情绪和心理压力。
虽然家人非常担心,但张虹自己却心中有数。她相信自己的病根在于“不能吃”,只要让自己正常吃东西,就一定能恢复正常。于是趁着放假的几个月,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张虹不再约束“吃东西”这件事情,整个人体重逐渐回升。以至于在假期结束后返回训练场的第一天,教练看她的那个眼神,充斥着失望与崩溃,张虹至今难忘。因为她知道,教练已经放弃自己了。
不过,张虹并未因此自暴自弃,她依旧倔强地跟在队伍后面训练,这一切都被教练看在眼里。两人虽然都很固执,不跟对方说话,但训练中两人也达成了一种默契,随着身体慢慢恢复,张虹的速度不断提高。
2008年,韩国教练的聘期到期了,离开前,教练与张虹进行了一年以来唯一一次对话,也是两人的最后一次对话。教练说,张虹是一名很有天赋的运动员,至少在韩国,他从未见过减重20斤后又增重30斤的人,居然还能继续滑冰。他承认张虹的力量非常强,并且对滑冰这项运动非常热爱,如果张虹还想继续滑冰,他愿意自己出资,送她去韩国最好的俱乐部训练。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张虹必须减肥。
最终,张虹婉拒了教练的好意,因为她真的不想再减肥了。2008年,在相关领导的建议下,20岁的张虹决定转型,从短道速滑选手变成速度滑冰选手。用当时领导的话说,“这个大胖丫头的身体已经‘炼废’了,不如死马当活马医吧。”
“大胖丫头”也会有巅峰时刻
初到速滑队,教练就给张虹吃了一个大大的“定心丸”。教练说,“在我这里,你不用考虑减肥,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我只要求你把我每天的训练计划完成。”这是张虹这么多年以来听到的最感动的话。
改练速滑一年后,张虹的1500米成绩就排进全国前八,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这让她开始有些沾沾自喜。然而,接下来的两年多,她的成绩一直未有寸进。于是教练张虹谈话说,再这样下去就转业吧。
2011年,张虹以替补的身份参加了她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比赛。谁都没想到,张虹居然以500米第五名,1000米第七名的成绩顺利跻身世界前10强。也就是从那时起,张虹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训练时的她眼里有光,目标坚定。
2013年,张虹开始备战索契冬奥会,她选择的项目是1000米速度滑冰。在这个项目上,中国代表队自参加冬奥会以来,还从未赢得过冠军,所以赛前,张虹并不被外界看好。
不过张虹并不在意这些,她最关心的是接下来的资格赛。首先要去的地方是卡尔加里,由于之前多数好成绩都是在这里获得的,因此张虹对这里的赛场十分熟悉,信心十足。但万万没想到是,她第一场比赛就在一处弯道超越对手时出现失误,滑出赛场。她当时整个人都懵了,迷迷糊糊走出赛场后,才发现自己的脚踝已经动不了了。医生确诊为右腿深层肌肉拉伤,这下把所有人都急坏了,张虹甚至觉得自己参加冬奥会的机会已经没了。
但命运似乎对努力的人格外眷顾。受伤后的第四天,张虹就奇迹般地从床上站起来了,虽然右腿还不敢发力,但伤情的迅速好转让张虹看到了一线希望。一周后,她顺利地在盐湖城拿到了500米和1000米两个项目的冬奥会参赛资格。此时距离索契冬奥会还有三个月,回国后的张虹全力备战,在团队的集体努力下,她终于在冬奥会之前将自己调整到了正常状态。
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赛,张虹首先在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拿到了第四名,由于这个项目是她的副项,所以她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真正让她在意的是接下来要面对的速滑女子1000米项目。似乎是上天有意捉弄,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发烧了,浑身上下充满了不适感。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这只会让别人徒增烦恼,于是她自己默默咬牙坚持,独自承担这一切。直到她站上1000米决赛起跑线的那一刻,她发现自己整个人进入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状态,从裁判开枪的那一刻,她什么都听不到了,周围的世界一片安静,张虹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自己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摆臂,在这个“小世界”里,只有她和她的对手。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她滑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才突然结束,之后,她听到了现场如雷般的掌声……
最终成绩1分14秒02,张虹打破了这项赛事的纪录,同时也为中国夺得了首枚冬奥会速滑金牌。一个“大胖丫头”,站上了索契冬奥会领奖台,实现了中国23年来速滑项目的金牌梦。
2016年,28岁的张虹状态达到巅峰。那一年,张虹总共拿了5个世界冠军。而速滑世界杯500米比赛中,张虹虽然在总决赛排在第二位,但她在那个赛季,连续三次战胜了上届冬奥会冠军,速滑5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李相花。张虹说:“我能赢她三次,比拿到奥运冠军还要高兴,因为500米是我的弱项。”
巅峰过后,人生依旧精彩
巅峰过后,张虹遭受了接连不断的伤病折磨,最严重的时候,她一次性从右腿抽出近35毫升的积液。即便如此,张虹依旧没有放弃,虽然在之后的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并未取得理想成绩,但张虹坦然表示,自己已经拼尽全力,超越了自我,没有遗憾。
在当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后,当了二十多年运动员的张虹,迎来了一项巨大挑战——恶补英语。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最开始与外国委员一起开会,几乎听不懂,到后来跟来自各个国家的委员无障碍沟通,融洽相处,张虹这些年的压力一点不比运动员时期少半点。身为最年轻的委员,面对各国代表,张虹内心却是自信的,她说,自己的身后是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中国要举办冬奥会,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是其他国家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如今,张虹当选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她也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协调委员会主席,并将代表奥委会去跟主办方协调各项比赛相关事宜,可以说,现在的张虹已经完全适应了在国际组织中的各项工作。
张虹说:“练体育不仅仅是要练专业技能,更是要懂得,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看到自己的进步。有了这样的体育精神,我们才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畏困难,坚定步伐。所以我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无论何时,体育精神都会一直支撑着我走下去。”
参考资料《北京2022》《冬奥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