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7月15日,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国家统计局的发言人用“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来形容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这其中就包括物价的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4%。不过,和CPI比较低的涨幅水平相比,上半年,受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影响,PPI也就是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却同比上涨了5.1%,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的价格指数表现为什么出现明显差异?全球大宗商品涨价是否会引发输入性通胀?中国经济面临哪些风险呢?今天我们要为您详细解读。
猪肉降价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猪肉上半年价格降幅达到19.3%。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半年同比温和上涨0.5%,这和食品价格明显回落有着直接关系。
据悉,由于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中央和地方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已于7月7日、7月14日分两批公开竞价收储,以避免猪肉“价低伤农”。而从最新发布的相关数据来看,我国下半年食品价格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和消费端温和上涨的物价指数相比,今年上半年,生产端对于价格波动的感受则要明显许多。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也就是PPI同比上涨5.1%,5月份这一指数曾一度达到9%,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这也直接反应在许多生产加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一边是源源不断的客户订单,另一边是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产品不涨价,生产就亏本;产品涨价,则会面临失去客户的风险。这正是2021年上半年以来,不少国内中小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共同困境。放眼全球,这也是疫情之后,经济恢复过程中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供给和需求错配的集中体现。
今年上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纷纷创出高点,其中螺纹钢价格一度超过6000元/吨,年内最高涨幅超过40%;动力煤价格今年5月曾最高涨到944元/吨,涨幅同样超过40%,涨幅最引人注目的大宗商品是铁矿石,铁矿石期货价格指数从2020年最低时的每吨565元上涨到2021年最高时的每吨1310元,涨幅高达132%。
除了阶段性的供需失衡,过度的货币投放被认为是此轮全球大宗商品涨价的主要推手。疫情暴发后,欧美主要经济体为刺激经济采取了非常规性货币政策,通过各种手段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疫情暴发以来,各国政府为救市大约推出了18万亿美元的扩张计划。这种方式短期内是为了稳住经济和金融系统的运转,而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它的弊端也暴露出来。
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CPI即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5.4%,环比上涨0.9%,创下最近13年以来最大环比涨幅。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涨幅达4.5%,创下近30年以来最大同比涨幅。由于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也是全球各种大宗商品期货的定价货币,美国的通胀压力也很快向全球蔓延,与此同时,美联储近期表示,短期内无意上调利率,改变现有的货币政策,这也意味着全球性的通胀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将继续存在。
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无疑也随时面临着外部形势的影响,不过,疫情以来,我国一直坚持较为稳健且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既保持了流动性的充裕,给市场形成稳定预期,另一方面,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精准施策。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提出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一方面我国主张,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针对全球大宗商品涨价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困境,国家多次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投放了首批国家储备铜、铝、锌,共计10万吨。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我国已向市场投放了部分政府煤炭储备,在供需偏紧时段有效补充市场供应。
此外,各地政府也在出台针对性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在浙江,政府派出多路联企专员去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困境。
在东莞,政府一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提供各项融资服务,另一方面与行业协会等联手打造了统一的采购平台,帮助企业对比市场价格。
投放国家储备,引导上游企业增加供给,打击囤积居奇,维护市场秩序,一系列组合拳已经收到了效果。据了解,6月份,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价格下跌,直接带动PPI环比涨幅收窄;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等输入性因素,能源类价格上涨。专家表示,随着供需矛盾缓解,调控政策效应持续显现,预期中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动能明显减弱。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表示,综合食品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以及服务价格三个板块未来发展的态势判断,全年保持物价温和上涨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实现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也同样有基础、有条件。至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风险,一方面,我们有政策定力和稳步恢复的经济基本面,不用过度担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大量位于产业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差,短期可能需要纾困解难,而长远来看,只有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练好内功,才能够更有效地抵御外部风险。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1年07月16日 20:4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7月15日,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上半年,CPI同比上涨0.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4%,而PPI同比上涨5.1%。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价格指数表现为什么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全球大宗商品涨价是否会引发输入型通胀?中国经济面临哪些风险呢?(《焦点访谈》 20210716 保供应 稳物价 强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