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国资委文旅部中国中铁在京津冀交通枢纽工程 讲述红色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永做开路先锋

来源:央视网2021年07月06日 09:15 A-A+

6月29日,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在京津冀交通枢纽工程——109国道新线高速公路的工地现场,联合举办《红色故事会——永远的开路先锋》集体学习活动。

据了解,正在施工的109国道新线高速公路,全线设置互通式立交5座,桥梁共35座,长约23公里;隧道16处,长约34公里;全线桥隧比高达88%。全线布设隧道群2处,长度均为10公里左右,是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罕见的大跨度公路隧道群。建成后的109国道新线高速公路,不仅可以满足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需要,也可以缓解北京西北、西南通道交通压力,打通京西大动脉,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来自浙江嘉兴南湖风景名胜区、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詹天佑纪念馆的讲解员,和成昆铁路、青藏铁路、坦赞铁路、京张高铁的建设者一起,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永做新时代的开路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铁路建设者要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本次活动是《红色故事会》继进机关、进学校、进景区以来,首次走进工地,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感召一代代铁路建设者感悟党的百年初心使命和数代中国中铁人的“中国梦”、“铁路梦”,用好革命文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举措,和一堂创新思政课。

上午10点,在蒙蒙的山间细雨中,活动拉开帷幕。2位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优秀选手、8组中铁优秀讲解员依次登台,饱含深情地讲述了《红船依旧 精神永恒》《为有牺牲多壮志》《两辈京张人 一个中国梦》《“拆弹大王”郭金升》《做一簇隧月追光的薪火》《一条兰新线 三代筑路人》《风火山上60年的守望》《5分钟 12年 4700天》《我们圆了非洲兄弟的铁路梦》《永远的开路先锋》等红色故事,与一线建设者代表一起重温,在党的百年征程中形成的红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昆精神、坦赞铁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等伟大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毛主席与毛岸英的父子情深,和中国中铁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南征北战、四海为家、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奋斗征程。

《红船依旧 精神永恒》,百年党史由此启航。首先开场的是浙江嘉兴南湖风景名胜区讲解员蒋昕莹。历史沧桑,烟雨茫茫,100年过去了,作为历史的见证,红船永远定格在1921年的时空,但是,作为永恒的旗帜,红船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烈士夏明翰,“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用生命托起中国战鹰”的英雄罗阳……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映照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让红船精神熠熠生辉。

中铁工业职工张海明、朱婷婷,讲述了《两辈京张人 一个中国梦》故事。在“中国铁路之父”、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逝世两年之后,党的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受李大钊委托,带着红船精神来到山海关铁工厂。白天,他是和工人一起翻砂冶铁的学徒工;晚上,他是在工友俱乐部教授文化、宣传革命的夜校老师。他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讲解马克思主义;他用耐心的说服,入情入理的引导,消除工人间的成见,凝聚斗争合力。他让一颗鲜红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启了中国铁路筑路报国的百年红色征程。

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讲解员李瑛,讲的是《为有牺牲多壮志》。1990年,中央警卫局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同志在清理毛泽东同志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柜子。柜子里装的,是毛泽东亲手珍藏的毛岸英的几件衣物,有衬衣、袜子、毛巾,还有一顶军帽。然而这些物品,并不是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收拾的,甚至他们都不曾见过。我们不知道,这位老年丧子的父亲,是如何瞒过所有人,把孩子的遗物珍藏了26年?我们无法想象,这位在人民面前无比坚强的父亲,是如何在一个个悲伤的夜里,睹物思人,倾诉他对毛岸英的哀思?我们不忍想象,这些衣物,是否沾满了毛主席的泪水?我们甚至不敢想象,当毛主席豪情万丈地写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候,是否对满门忠烈有着痛彻心扉的思念……毛岸英牺牲后,当有人建议把他的遗骨迁回国内的时候,毛主席说,“共产党人,牺牲在哪里,就葬在哪里吧!”可是,一位把儿子的遗物都视若珍宝的父亲,又何尝不想孩子落叶归根呢!当这些衣物,再一次呈现在大家面前时,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过去了整整40年,距离毛主席逝世也过去了14年,一个老父亲对逝去儿子的思念,就这样被默默地珍藏在衣柜里,埋藏了近半个世纪。

《风火山上60年的守望》的讲述者中铁科研院宣讲员常正功,曾在青藏高原风火山冻土观测站担任站长并工作过11年时间。他代表青藏铁路风火山观测站四代科研工作者,讲述了一代代科研人在这个海拔4780米的生命禁区,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攻克高原冻土筑路技术难关的故事。1961年,中铁西北院老一辈科研人响应祖国号召,奔赴高原,在风火山北麓,建起了世界上唯一一座全年连续有人值守、海拔最高的高原冻土观测站。由于高原反应,即使普通感冒也会导致肺水肿、脑水肿,甚至危及生命。

1979年初,在风火山工作了20多年的王占吉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在住院治疗期间,他还盼望能重回风火山。临终前,他留下遗言:“我活着没能看到青藏铁路修通,是我一生的遗憾。我死后,请将我的骨灰埋在风火山上,我要看着火车从我身边通过。”此后,王耀欣子承父业,担任了风火山隧道的工程师,院里曾想调他去条件更好的地方,但他坚决要求留在风火山,留在父亲身边。在青藏铁路通车的那天,王耀欣到风火山坟前跪拜父亲:“爸,您看到了吗?青藏铁路的火车正经过您的身边!爸,我知道,您看到了!”

《我们圆了非洲兄弟的铁路梦》讲述了以普通铁路土方工毛忠满为代表,为援助坦桑尼亚国家建设而殉职的中国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故事。中铁三局宣讲员代琳琳深情讲述,这条长1860.5公里的铁路,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迄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要穿过高山、峡谷、急流、丛林,全线共建桥梁320座、隧道22座、车站93个、建造房屋37.6万平方米;中国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场的中国员工达1.6万人。

建设期间,先后有60多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因毒蜂、恶性疟疾和工伤事故不幸罹难,永远长眠在那片土地上……牺牲时,毛忠满才刚刚41岁;他的小儿子,还不满5岁!如果将这些烈士的事迹铺展开,那将是共和国援外史上一段既悲怆又壮烈的记忆。援建任务既有牺牲,同时也会铸造“铁磁”般的感情。中国铁路施工人员同非洲兄弟朋友休戚与共,为新中国在非洲大陆赢得广泛赞誉和威望。

《“拆弹大王”郭金升》讲述的是71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郭金升和战友们铸造一条“打不烂,炸不断”钢铁运输线的英雄事迹;《做一簇隧月追光的薪火》讲述了新成昆铁路建设者接过先辈的旗帜,履行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一条兰新线 三代筑路人》讲述了三代筑路人六十二年间“三上兰新”,共同筑就兴疆富民之路的动人篇章;《5分钟,12年,4700天》讲述了“史上最难掘进隧道”大柱山隧道十二载攻坚克难,“豆腐渣里开隧道,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新愚公穿山故事;《永远的开路先锋》讲述了一代代中国中铁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民族复兴筑路的奋斗历程。

中铁六局的员工创新表达方式,通过情景剧,重温“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小伙伴们略显青涩,但充满真情、丝丝入扣的演绎,让不少观众潸然泪下。

讲解员们声情并茂的讲述,至真炽热的情感,感染了现场观众和建设者代表,大家深受鼓舞。

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义豪表示,活动非常好,故事很感人。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见人见物见精神,既是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也是企业精神文化传承。两者实现了高度融合,是一道“精神大餐”,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对于提升央企干部职工民族自豪感、增强“四个自信”,持续传播正能量和好声音,起到了模范和引领作用。

中国中铁党建工作部部长陈宝华感谢红色讲解员和铁路建设者带来的高水平分享。他认为,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多样,效果非常好,让每个人在感动之余受到教育和洗礼。讲解员既有国内一流的红色讲解员,也有企业职工,融合编排非常精心,欢迎这些好作品,更多地融入建设者中间。

中铁二局职工表示,老一辈筑路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无悔付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激励我们不断前进。我之前参加过一些报告会,也听过老一辈铁路人的感人故事。但如此系统、生动、全面的红色故事会,还是第一次参加。尤其是讲到成昆线“千里成昆线,一里一忠魂”的时候,我忍不住落泪。几乎每个站点都有烈士陵园,平均每500米,就有一个人献出生命。前辈们的牺牲奉献和不朽功勋,让我们重新思考,开路先锋精神该如何传承;让我们明白,新时代的建设者,应该勇挑重担、无私无惧。

学习强国网友留言表示,向为祖国建设和发展默默奉献的英雄们学习、致敬!

本次活动由央视网、央视影音客户端、CCTV手机电视、中国互联网电视,学习强国,未来网等中央新媒体平台,千龙网、澎湃新闻等网络媒体,国资小新、文旅中国等行业媒体,以及今日头条、百度、微博、B站、快手、斗鱼等商业平台同步直播和联合推荐,截止6月30日15点,传播量超过435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