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陕西榆林佳县是黄河边的一个小石头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不仅缺水,还缺医,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很差。1968年,北京姑娘路生梅从医学院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这里工作,从此她的人生就和这片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尽管一次次有机会可以回到北京,她却一次次选择了留下,给这里的乡亲看了一辈子的病,直到现在。
每周一三五上午7点半,在陕西榆林佳县,77岁的路生梅都要穿过半个县城,到医院义诊看病,一大早路上人虽然不多,却总有人跟她打招呼。
换上白大褂,路生梅一扫来时略显疲劳的神色,微笑着迎来当天的第一个病人。
给孩子们看诊时,路生梅总是一边检查,一边不停地跟他们聊天。虽然时不时会说些佳县方言,但话说多了就能听出她的北京口音。53年前,年轻的北京姑娘路生梅从医学院毕业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在陕北的这个县城,一待就是半个世纪。
1968年,24岁的路生梅和她的同学们从当时的北京市第二医学院毕业了。根据之前学校毕业生的去向,他们都应该被分配到北京市各大医院,儿科专业的她正期盼着自己会去北京哪个医院的儿科报到。让她和同学们都没有想到的是,时代的车轮将他们送往了完全不同的未来。
当年12月5日,路生梅第一次离开北京,离开家人,踏上了西行的列车。佳县位于陕西榆林,地处黄河之畔,却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石头城,艰苦的自然条件使得它成了榆林地区最穷的县,路生梅来到这里才第一次了解到,生活竟然会如此不易。
生活上的困难只是一个开始。上世纪70年代的佳县,乡村医疗卫生条件非常不足,所有的医生来到这里后都需要承担全科医生的工作,对于儿科专业出身的路生梅来说,许多成人的医学专业知识都要从头学起。
因为交通闭塞,她和同事经常需要走着去佳县的各个村送医送药,一趟趟下乡义诊,她看到了许多让人痛心的事。
为了让病人得到科学的护理,下乡出诊时,路生梅常常会住在病人家里,直到病人康复她才走。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佳县人知道了这个北京来的女医生。
在佳县县城的这个窑洞里,路生梅已经住了五十多年,这儿也成了她在医院外的第二诊室。直到今天还有许多病人和家属络绎不绝地找到这里来。
和成人相比,孩子通常说不明白自己的感受,儿科医生往往要比其他医生需要更多的耐心。对路生梅来说,给孩子看病,一直是她学医的初心,能有一个独立的儿科,更是她到佳县当医生后最大的心愿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佳县要建成分科室治疗的现代化医院,独立的儿科也在筹建中。为了补上前十几年缺失的儿科专科经验,37岁的路生梅争取到了去北京协和医院进修的机会。离家13年后,她第一次回到了家乡,却很少回家,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的地方。
也正是她在北京进修的这段时间,许多支援农村的大学生开始回城,一些和路生梅一样当初分配到佳县的大学生也纷纷找机会回到家乡。
一年的进修结束后,路生梅很快回到了佳县,1984年,佳县人民医院设立了独立的儿科,40岁的路生梅担任了第一任儿科主任,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儿科的建设中。
除了儿科医生们需要路生梅手把手地带,儿科护理更是县医院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也曾是路生梅最操心的事。
路生梅找机会把护士们送到上级医院参加儿科护理的专业培训,回来后又要求他们不断练习。佳县人民医院曾经是榆林市硬件最差的医院,但医院的儿科护士们拿下了市里儿科护理比赛静脉穿刺的第一名。此后,路生梅又担任了医院的副院长,在她工作期间,佳县人民医院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的验收,并且因为儿科和妇产科的出色工作,获得了“爱婴医院”的称号。
1999年,55岁的路生梅退休了,她终于能抽出时间养养花、练练字,在病人不多的日子里也会去看看老朋友。
在佳县,路生梅的朋友几乎都曾经是她的病人,一家几代人都在路医生这儿看病是常有的事。
退休后,外地不少大医院都找到路生梅,高薪聘请她去医院坐诊,子女们则希望把她接到身边养老,但是她都拒绝了,依然选择留在佳县,为这里的病人看病解难,一看又是20多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76岁的路生梅再次主动请缨,要求支援抗疫。尽管没能去往抗疫一线,她在佳县带头发起了隔屏诊疗、线上咨询等医疗服务。如今,在看诊之余,路生梅还会像50多年前刚来到佳县时那样,背起看病的工具,到佳县的各个乡镇,义务看诊、普及医学常识。
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为了坚守这个承诺,路生梅把青春岁月、把大半个人生都奉献给了这个黄土高原上的贫困地区。石头城里连树木扎根尚且都很困难,可路生梅却如同倔强的梅花牢牢扎根在这里。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无数病人的康复,这一诺何止重于千金。在一穷二白的贫困地区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她是开拓进取的拓荒牛;克服重重困难治病救人,她是艰苦奋斗的老黄牛;把自己毕生所学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当地人民,她也是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1年03月18日 20:09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陕西榆林佳县是黄河边的一个小石头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不仅缺水,还缺医,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很差。1968年,北京姑娘路生梅从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这里工作,从此她的人生就和这片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紧紧连在了一起。尽管一次次有机会可以回到北京,她却一次次选择留下,给这里的乡亲们看了一辈子的病,直到现在。(《焦点访谈》 20210318 五十年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