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赖玉春的父亲在葛竹村经营着一个茶厂,父亲找她就是因为年纪大了,要把个茶厂交给她来打理,而赖玉春当时很喜欢教师这份工作,从来没有想过接手茶厂的事情,慌忙中拒绝了父亲。
赖玉春:不行不行(闽南话),我就这么给他说,我父亲说为什么不行,我说我没有去想过这件事情。
葛竹村距离南靖县城有40多公里的山路,交通不便,以前茶农们制作出来的茶都是卖给赖玉春的父亲,再统一销售出去,而在2001年的时候,市场行情不好,她的父亲收回来的茶,赔本卖都没有人要,很多茶农赚不到钱,只能外出打工。
村民:(茶叶)价格很差,一个月赚不到100、200元。
村民:当时打工一个月赚1000元。
赖玉春:大家都出去打工了,就没有心思在经营这个茶园了,所以草就长得特别茂盛,特别厉害,所以心里就觉得慌乱,这个没人来管肯定不行。
茶树是当地村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如果赖玉春不接手父亲的茶厂,茶厂就会倒闭,没人收茶,茶农更不会去打理茶树,茶树一旦荒废,就意味着当地老百姓吃饭的饭碗没有了,想着年迈的父亲,赖玉春思来想去,决定辞去教师工作,接下父亲交给的重任。
赖玉春:我们这个茶叶是我老祖宗1733年开始种,种了几百年了,也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生命,所以我不愿意让它就这样给荒废了。
然而接手父亲的茶厂只是一个开始,更难的事情还在后面,这让她煎熬了12 年时间。
接手茶厂后,赖玉春到处考察学习,她发现,茶叶之所以销售不出去,就是因为当地的茶没有突出的特色,更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赖玉春在想一个办法打破茶叶销售不出去的局面。
2001年,赖玉春走街串巷收一种特殊的茶,只要听说谁家有,就赶紧跑过去看质量,然后收购,但是她却只收不卖,这一收,赖玉春就收了12年,她按照父辈们流传下来的储存方法,把收来的茶藏在这里,编织袋里的宝贝就是她多年来大量收回来的茶。
赖玉春:我们旁边这些都是我们的茶梗,我们把最好的野生茶放在最中间。
记者:那这个茶梗是不能卖的
赖玉春:茶梗不能卖,我们藏着十几年的茶,都不用去动,到我们开袋的时候,它还是照样的清香,还是那样的甜美,就不会有杂味。
原来,周围的编织袋里装的都是废弃的茶梗,目的是为了防潮和吸附异味儿,让中间的野生茶品质不变,如果摆放不到位,就会影响质量,袋子上的特殊标记就是防止把茶梗和野生茶弄混。
赖玉春收的这种茶是野生茶,是茶农们从山野林间的野生茶树上采摘下来的,以前没人收购不值钱。到2013年时,12年时间,赖玉春收藏了1万多斤的野生茶,她收这么多茶干什么用呢?她说她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6月16日 23:08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福建省南靖县的赖玉春在不起眼的编织袋里藏了一堆宝贝,珍藏16年,价值上千万元。她曾经是一名教师,因为父亲的一个托付,最终选择辞职创业。经营12年,企业只能维持基本运转,这让她很受煎熬。后来她借助野生茶的名气带动普通茶的销售,借助当地的旅游资源促进茶的销售,走出了事业低谷。 (《致富经》 20170616 旗袍女人和她编织袋里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