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仍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约有1000万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这些地区是经过多轮扶植都没有啃下来的“硬骨头”。
他们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异地搬迁能否让他们彻底改变命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云南、四川等地进行了采访。
买米步行十小时 “鸟人”路难行
念坪,在傈僳语中是“鸟飞过的垭口”的意思,也就是只有鸟才能飞过的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念坪村有202户人家,通往念坪村将近12公里的路程只能靠步行。山路蜿蜒曲折,最宽的也不足七八十公分,坑坑洼洼全是石头,旁边就是陡坡和悬崖。要到达念坪村的俄夺各村组还要再穿过山石突兀的原始森林,绕过两个山头。经过六个半小时的艰难跋涉之后,记者终于看到了这个坐落在山峰最高处的小村落。
俄夺各小组地处怒江岸边海拔2200米的高山上,是念坪村委会中最高最偏僻的村民小组,四面都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悬崖,房屋就这样依山而建,一眼望去,几乎没有一块平地。
李三益全家5口挤住在这个光线昏暗的茅草屋里。包谷稀饭和水煮青菜几乎是他们每天不变的一日三餐。家中仅有的十几斤大米,平时根本舍不得吃,因为一斤大米要三块钱,而且买一袋50斤的大米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从古登乡镇的集市上背回来。除了大米,家里所有的日常用品,甚至连四亩地所需要的800斤肥料都要靠53岁的李三益一点一点从山下背上来,这对他来说难度越来越大了。
李三益:背不动了。
由于山高坡陡,这里几乎没有一块平整的土地,此外,地里到处都是石头,可耕地面积少,能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只有玉米。李三益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收获却微乎其微。一亩地只有150斤产量。
为了种好这四亩地,李三益年复一年付出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即便这样,就算收成好的时候,四亩地产的粮食加起来还不够一家人的口粮,更别提拿去卖钱了。李三益和老伴每个月加起来两百多元的低保是这个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山高路艰难 进出贫困村只能弯腰前行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50%的行政村不通客运班车,87.1万个自然村中,有将近40%不通沥青(水泥)路。而和念平村一样受交通条件所限,严重制约发展的,还有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则普乡觉里村。
通往觉里村剩下的11公里,也只能靠步行。记者走过了不足一尺宽的羊肠小道,路面和巨石间的夹缝只有1米左右高,只能弯着腰前行;趟过了湍急的河流,接下来的路程就几乎没有平坦的山路可走了,上山的小道蜿蜒曲折、盘山而上,翻过了的四座大山,可这就是则普乡4个村2069名村民在大山里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通道。在走了4个多小时的山路之后,中午十二点半,记者一行终于到达了觉里村。
贫困户吉古日布今年47岁,全家8口人就挤住在这间破旧的土房子里,妻子外出看病,吉古日布带着最小的三个孩子留在家中。土豆和苦荞粑粑几乎是吉古日布和孩子们每天不变的主粮,说起要在这片土地上脱贫致富,吉古日布的脸上总是一抹苦笑。
吉古日布:三亩荞麦,一亩玉米,两亩土豆。
觉里村海拔在2800至3500米之间,属于高寒地区,只能种植土豆、苦荞和玉米。但是土地贫瘠,吉古日布勤勤恳恳耕种一年也只能换来非常低的产量,质量更是远不及平原地区。
吉古日布:一亩土地只有两百斤的收成,没什么收成,我们很喜欢种植玉米,但是只能长成这样,就连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保障不了。
在吉古日布种植的所有农作物中,产量最高的就是土豆,亩产能达到1000斤左右,可是没有通往山外的道路,农民想要把土豆卖了换成钱,也只能是一个奢望。
走出大山,是吉古日布最大的心愿,就在2016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明确了易地搬迁的对象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计划五年内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涉及22个省约1400个县,着力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而截至9月底,今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工县数1270个,占计划县数的99%以上。开工项目17269个,项目开工率达到98%。
先搬迁后脱贫 大凉山搬迁村民生活焕新颜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实施脱贫攻坚的第一年。这一年来,各地都把精准扶贫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工作都取得了很多显著成绩。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大工程,在很多地方让当地村民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认识了一名叫保期阿哈的村民,他今年48岁,是普格县特补乡特补乃乌村的村民,他们一家正在热火朝天修建的,是让保期阿哈已经盼了大半辈子的新家。
保期阿哈:差了两三天就完工了,我心里非常高兴,国家给我们补助那么多钱。
能搬到交通便利的山下居住,是保期阿哈一家人多年的夙愿。为了能尽快修好新房,一家五口日夜赶工,吃住都在工地上,可是眼看着马上就要封顶完工,他们却遇到了棘手的难题。建房用的砖头不够了。记者了解到房子全部建完至少还要一万块砖,这需要将近4000块钱。
为了建新家,保期阿哈除了贷款,已经东拼西凑借了两万多,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在建房,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这让保期阿哈犯了愁。无奈,他只好找到了特补乃乌乡的乡长日黑此哈。乡长告诉他,每户搬迁户修建新房可贷款的额度是三到五万元,但是每年只能贷款一次,保期阿哈今年已经贷过了,因此不能再向银行借钱了。
为了保证搬迁工作顺利进行,日黑此哈马上找了辆车,去镇上的砖厂想办法。事实上为了支持特补乃乌乡“美丽新村建设”,砖厂老板高兴莺已经给每个建房的农户每块砖便宜了三分钱,算下来已经让利几十万元了,无奈日黑此哈拿出了自己的工资来垫付砖钱。
根据特补乃乌村的“幸福美丽新村”统一规划,搬迁下来的农户新房建设完毕,等待验收合格之后,就可以获得35000万元的补助款,因此眼下,这194户农户能否按时完工,是日黑此哈最牵挂的事。
事实上尽管有补助款,《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中也强调,建档立卡搬迁户住房建设面积要严格执行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确保建档立卡搬迁对象不因建房而举债,不因建房而影响脱贫。但是对于一穷二白的贫困户来说,盖房子的钱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自筹资金又谈何容易?每天的搬迁工作都考验着基层干部的智慧。
然而挪出穷窝还只是第一步,怎样才能让老百姓真正脱贫致富呢?四川省凉山州木邦营村47岁的莫色阿散,5年前他从附近的高山上搬到了这里,住上了他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房子。
莫色阿散:全部用电,现在来的那个灶都不用了全部用的是电、沼气,不用柴火了。
2009年,木邦营村被纳入彝家新寨建设试点村,总体规划搬迁农户200户,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20万元。如今,一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彝家特色的新寨拔地而起。7年的时间,搬迁户不仅仅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搬到山下的莫色阿散承包了五十亩地,跟着村集体一起规模化发展马铃薯,核桃、和花椒等农作物的产业化种植,每年能有两三万元的净收入。
2008年,木邦营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950元,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就有139户。2015年,木邦营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8916元,搬迁后收入翻了近3倍。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挪穷窝和换穷业齐头并进是尽早斩断穷根的条件之一。为了确保搬迁下来的农户能够“稳得住、能致富”,虽然特补乡的搬迁工作还没有完成,但是已经建设了1200亩规模的烤烟基地和打造1853亩优质核桃基地。不过,说起搬迁到彝家新寨的最大的好处,莫色阿散说还是方便了孩子上学,解决了教育的问题。
现在,木邦营村有了自己的幼儿园、小学,村民们再也不用走上十几公里的山路护送孩子上学。他们希望,孩子能从小接受教育,彻底摆脱穷根。
半小时观察: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要想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必须要以后续产业为支撑,通过扶持后续产业,增强贫困村、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
这些工作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和扶持,从贫困地区的现实条件出发,量体裁衣,坚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更离不开广大基层干部的投入和奉献,帮扶到户,措施到人,斩断穷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11月24日 22:43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川滇黔交界处,交通不便,地势险恶,高山、深谷阻碍了不少村民与外界的交流。为了让大凉山深处的贫困户脱贫致富,2015年,凉山州提出未来5年,对仍居住在高寒山区的约30万群众进行移民搬迁。本期节目记者对搬迁的村民进行调查,更多详情,敬请收看。(《经济半小时》 20161124 精准扶贫一年间:搬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