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名叫《十六年前的回忆》,它让一代又一代小学生记住了“李大钊”这个名字,记住了这位伟大的共产党员对革命事业的热忱忠诚与坚贞不屈。“七一”前夕,来自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十多位主播走进李大钊故居,聆听前辈的故事,感受先烈的风骨。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的李大钊故居,简陋、朴素、清雅。这里的一桌一椅、一书一画,都仿佛在讲述当年的故事。
大家在每一个房间,每一处角落,静静地想象着当年院子的主人在这里时的样子,他的笑容,他和家人相处的画面,他奋笔疾书、大声演讲时内心涌动的激情……
一起来听听主播们的观后感:
长啸:去了李先生的故居才知道什么叫“身居斗室,心怀天下。”李先生的献身和信仰,先驱者开创事业和对主义的执着,永远值得我们去崇敬和敬仰。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书写自己的壮丽诗篇!
欧阳夏丹:讲解员提到了一个细节,李大钊在北大任职期间,会把每个月三分之二的收入用来扶贫济困和支持革命活动,以至于自己家里常常揭不开锅。这是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有着崇高而伟大的理想,却一生甘于清贫与艰辛,虽然只活了短短的38年,却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该如何度过这一生,才能不负时代的期望与托付?这是当我们再次汇入那车水马龙的喧嚣浮躁时,一个萦绕在脑海久久无法平静的问题。
潘涛:一段艰辛的成长历程,一段忘我的革命情怀,激励着我们后来者矢志不移,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梁艳:李大钊的精神最触动我的地方:信仰之坚贞,“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在狱中备受酷刑,仍大义凛然始终严守党的纪律和秘密;奉献之彻底,一生俭朴清廉,淡泊名利,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经常倾家纾难,接济贫寒的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动。
贺红梅:雨中静穆、朴素的李大钊故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共产主义先驱者的无限敬仰和崇拜,更重要的是使我触摸到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伟大灵魂,激励我踏着先驱者的足迹无私前行。
郑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革命先驱李大钊坚定的革命意志,高尚的道德节操深深震撼我们的心,更叩问我们党员的灵魂,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们又该如何做、做些什么,才能无愧于先烈,无愧于党,更无愧于这个时代 ?!
颜倩:“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的灵魂所在,也是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者是丰碑,缅怀先行者,共筑中国梦。
章伟秋:走进李大钊故居时正天阴下雨,等走出李大钊故居时心里却无比亮堂。看到了一个伟人最朴素的生活,却以恒久理想,照亮一代又一代人!
宝晓峰:大钊先生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踏实、端正、真诚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只有于细小处见态度,才能于关键时担责任!
何岩柯:李大钊虽身处社会上层,却没有忘记生活在底层的贫苦劳动大众,这种精神不仅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需要,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依然需要,用这种精神武装每一位党员,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王音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先生的一生甘于清贫、笔耕不辍,矢志于爱国救国的崇高理想。高贵的灵魂让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