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我》栏目是展现了国家力量的一档公益寻人栏目,以服务于百姓,传递社会正能量为主要宗旨。从开播以来,栏目组受到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逐渐成为荧屏中的收视强者。
2015年6月,我刚刚进组。那时《等着我》面临着报名数量较少、选题来源匮乏、协作力量较弱、影响力及知名度偏低等状况,这与如今的《等着我》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刚刚来到节目组的我,由于没有接触过导演的工作,对于很多流程都是陌生的。与选题的近距离接触,最先是从值守热线电话开始。很快我就感受到,每接通一个电话都是给一个求助人圆梦的机会。从这项工作中我感受到了这个栏目组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可以带来的物质满足,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予我精神层面的满足,让我意识到每做一个选题都是行善积德之举,因此也坚定了我奉献于这个栏目的决心。
高莉莉工作照
虽然在这20个月的工作中,经常出现熬夜、加班、赶不上吃饭、带病坚持工作等多种状况,致使自己经常面容憔悴地出现在远道而来的求助人与被寻人的面前。但是这却没有影响我们在这些人心中的美好形象,相反总能换来他们对我们的真切关心。每次看到老友相聚或者一家团聚的场景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之前所有的疲惫感就会瞬间消散,因为这一刻,让我意识到自己从事的工作多么有价值。
我录制的所有选题中,有一部分是以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英雄们的故事为题材。这些选题中,有普通的农民为素不相识的抗战烈士遗骨苦苦寻亲的,有见证了历史时刻的伟大人物的再次相聚,有几十年未见的曾经出生入死的老兄弟重逢的,也有为了一张曾经的合影而苦寻照片中的战友回忆青春年代的……为他们圆梦,讲述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国家与人民对曾经为国奉献的英雄的怀念与敬重之情,同时也起到了对年轻一辈的教育与警示作用。
这些选题中最令人难忘的是潘庭槐老人的故事。他来寻找南京受降仪式上的战友。94岁高龄的潘老,坐着火车从浙江温州来到北京。第一次见到潘老,对他的敬意便油然而生。老人腰板挺直,走上千米的路都不用别人搀扶。回忆起当年自己在部队的生活,老人精气神十足,踢正步、敬军礼样样不减当年。老人在80多岁的时候,为了收集抗战时期留下的资料,主动学习使用电脑,用网络查询资料,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再一次震撼了我的心灵。
高莉莉与潘庭槐老人
在节目录制现场,老人见到当年一同见证日军受降时刻的老营长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两位近百岁的老人,在数十年之后的相聚,让在现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两位老人相互敬礼的画面,也成为我记忆中无法磨灭的感动瞬间。这个选题的录制,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那些让我们仰视着的老英雄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无法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回顾在栏目组工作的20个月,让我从一个对工作毫无头绪的实习生,渐渐成长为一名可以自己独立工作的导演。虽然其中有过许多辛酸与疲惫,却让我的生活充满感动与挑战,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饱满。这段工作经历对于年轻的我,将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