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131 春运回家路:电网上“舞蹈”的九零后

来源:央视网2016年01月31日 22:23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导语:前些天的极寒天气让全国的许多地方都改写了当地有记录以来的气温极值。极端寒冷的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其中铁路系统,尤其是高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高铁运行的动力是来自于电力,通过车顶的接触网给车辆供电,无论天气如何恶劣,都要确保在列车高速运行的前提下,接触网和电力线路能够连接通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凛冽的北风中,一群年轻的工人每天都奋战在铁路路线上,保障着全路网的供电安全。

  零下三十度野外作业,电网“蜘蛛侠”遭遇极度深寒。

  马鑫涛,是呼和供电段古营盘接触网工区工长。接触网指的是沿铁路上空架设的特殊的输电线路,为电力机车输送电能,不管是电气机车还是动车,它们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接触网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

  检测工作开始前,马鑫涛对自己工区的工人点名,并仔细检查了设备。

  对电力机车而言,铁轨有多长,接触网线就有多长,一旦断电,就很可能影响机车的正常运行,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每周四到五次,马鑫涛和他的工友们都会对段内的接触网进行检修。尤其是到了每年春运前,供电段都将展开一次设备集中整治,消除各种可能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设备缺陷。

  呼铁局呼和浩特供电段古营盘接触网工区工长马鑫涛:所有人员,携带手机的人员交手机。

  接触网工的工作都在高空、高压、高速的环境下进行,为了避免分心,保证作业安全,每次开始检修工作之前,所有的操作人员都必须上交手机。
  春运的前一天,马鑫涛要带着工友对内蒙古进京的一条大通道,进行电网检查。检修接触网的时候,必须要切断接触网电源,这也意味着这段铁路暂时不能通行火车,所以接触网的日常检修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定,需要提前一周申请作业时间,也就是所说的“天窗作业”,一般情况下天窗时间在两到三个小时。

  每次接触网的维修都是一次大规模的团体作业,20多人的团队有两个平台操作的作业组,每个组五人。

  这天马鑫涛负责一组的平台操纵,其它四名工友在平台上进行作业。

  记者:我看好像咱们就是挨个这电线杆?

  马鑫涛:对,挨个挨个检查,而且他们负责,而且把这条杆分好几个切面,分区域的进行检查,一个人负责一部分。一共检查15根。两个作业车应该是30个。

  在6米左右的高空,3米左右的轨道车作业平台上,2个小时的天窗时间要完成15根电线杆的检修,既要小心翼翼,又要分秒必争。而这天恰逢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流入境,处于正北方的内蒙地区自然首当其冲,白天的最高温度也达到零下二十四五度,而地处旷野的作业地点更为寒冷。在小雪中作业的马鑫涛既挂念工友们的安全,又担心极寒气候给接触网带来的安全风险。

  白天的最高温度零下二十四五度,而地处旷野的作业地点更为寒冷。  

  马鑫涛:本来就在高速作业,比较危险,而且再加上有雪比较滑,人员比较容易从上面滑下来。这线是有热胀冷缩的过程,它到了那个时候,如果是它的张力不够的时候,它会把线拉断,整个就是形成短路,接地,断线,这一般就是大型的事故发生,所以说就必须要求我们在平时检修过程中必须很细很细。

  这样的气候是26岁的马鑫涛从出生以来就没有遭遇过的极度深寒,更为严峻的是,这次严寒几乎伴随着春运同时到来,安全和效率两根担子,重重地压在马鑫涛和所有工友们的心上。

  风险预想会是每次作业之前的必须环节,在预想会上,每一位接触网工都会领到属于自己的具体任务,并在领到任务后对马鑫涛重复一遍,同时还要再口述自己工作中的每一个流程细节。

  当天晚上,马鑫涛就带着古营盘工区的十几名工友赶到60公里之外的卓资东工区,他们要在这个工区,开始晚间天窗的作业。

  古营盘车间下面三个工区,东头是兴和接触区工区,西头是卓资东工区,马鑫涛所在的古营盘工区正好位于中间,到其它两个工区进行支援是家常便饭。

  记者:那就连轴转。受得了吗?

  马鑫涛:应该现在,它也不是受得了受不了,等到明天礼拜五没有天窗了,就能休息一天。

  卓资东工区管辖着从集宁到包头一共136条公里的接触网设备,集包线是内蒙古第一条动车线路。为了方便旅客出行,所有的动车车次都安排在白天运行,因此留给工区的天窗时间只能是在凌晨和半夜。

  这天的作业区间旁边有一家钢厂,日常生产中产生的粉尘会飘落在接触网的绝缘子上,所以每过半年就需要进行一次清理,以免影响行车安全。
  呼铁局呼和浩特供电段古营盘车间副主任董伟青:这也是我们春运前最后一次,也最后一点任务了,把这点任务完成以后,所有的设备都清扫完成了。

  这次天窗作业期间只是上行方向断电,下行方向仍有列车正常通行。

  这是一次艰苦的作业,夜间气温已经降至零下三十多度,38个多位接触网工拿着各自的工具,陆续出发,从车间步行到作业区间。

  茫茫雪原寒风刺骨,积雪厚达二十多公分,马鑫涛和他的工友们要人拉肩扛地把6米高200多斤重的作业车推上铁轨。

  十几个小伙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作业送上铁轨,缓缓推到电线杆下。

  高空作业人员登顶,在一平方米左右的操作台上,一丝不苟地用酒精擦拭着绝缘子。

  记者:您穿了多少件?

  呼铁局呼和浩特供电段古营盘车间工作人员王涛:穿挺多的,里面的保暖背心,到保暖秋衣,然后再大衣,但不敢穿太多,因为会影响作业、影响操作。

  记者;你要负责多少根杆?

  王涛:今天我负责20根杆。

  还没擦上几根杆电线杆,作业车的轱辘就冻上了,工人们赶快想办法把冰块敲下来。

  呼铁局呼和浩特供电段古营盘车间工作人员孟强:冬天作业都这样,就是有一层冰,把轱辘弄上以后这就不转了。

  马鑫涛今天的工作是测量接触网参数,但是在这个寒冷至极的环境下,红外线测量仪已经无法工作。

  马鑫涛:现在只能是把它捂着以后,捂着以后再使用了。

  马鑫涛取下冻得冰凉的电池,把它放进了自己棉衣里面,在胸口捂了三四分钟,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时的温度足以让电池重新工作了。但是没想到,因为温度太低,连激光头都冻住了,测量仪依然无法使用。

  极寒天气下红外线测量仪无法工作,马鑫涛取下冻得冰凉的电池,把它放进自己的棉衣里,捂在胸口。

  记者:您脖子这一圈是霜是吗?

  马鑫涛:对,全是霜,冻的霜,哈气。

  在这个吐气成霜的寒夜里,拭擦绝缘质和进行测量的工作一直持续将近两个小时,而在这段时间里,23岁的石凯硕一直站在作业区间的一头,做为防护人员,他要比其他作业人员早进场,晚撤离。

  呼铁局呼和浩特供电段古营盘车间工作人员石凯硕:我一直需要站到作业结束,所有人员撤离以后我才可以离开。我主要职责是防护来车,提醒所有人员避开车辆,保护所有作业人员的安全。

  古营盘供电车间担负着张集线、集包线共173公里的牵引供电设备,随着2015年动车开通,车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繁重压力,但是在126名职工的努力下,实现了全年无供电事故,有效保障了铁路的安全运输。

  记者:今年春节咱们车间里边不回家的有多少人?

  呼铁局呼和浩特供电段古营盘车间副主任董伟青:车间主任书记肯定回不去,班组至少得有一个班组至少有14个人值班,保证一个抢修队伍,车间50%以上的人不回家。

  父子两代铁路人服务春运难团圆。

  中午11点,火车大厨马立全正和同事们正忙活着为旅客们准备午饭。马立全的儿子就是做“接触网”工作的马鑫涛。今年56岁的马立全已经在火车的餐车上干了35个年头,今年的除夕夜,又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他已经是习以为常。

  马鑫涛的父亲马立全已经在火车的餐车上工作了35个年头,今年的除夕夜,他又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

  呼和客运公司旅服车间餐车主任马全正:我们都在把春运,忙春运,反正是。

  餐车里的饭菜热气腾腾,餐车外却是一片冰天雪地,这让老马更加挂念跟自己一样忙春运的儿子。

  随着春运在极端天气下拉开帷幕,马鑫涛和工友们的神经绷得比任何时候都紧,因为寒冷的天气可能会有很多的设备被冻坏,同时春节期间车次增多,不能像平时那样经常进行正常天窗检修,供电段的工作人员只能加大巡视频次。

  马鑫涛:非常处理。所有人都是24小时值班。

  马鑫涛没有当上铁路工人的时候,特别不了解自己的父亲,总是埋怨爸爸为什么到了过年的时候还是那么忙,而如今他自己也成了因为工作无法回家过年的一员。

  父亲老马在火车上跑了大半辈子,为旅客做饭,尽管有这么一个大厨爸爸,马鑫涛吃到的,却往往只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翻热的饭菜。虽然勉强能够保鲜,日子久了却难免心生埋怨,缺的不是那顿饭,而是团圆。

  马全正:反正是一回来媳妇、孩子埋怨,一过年就走车。我走之前做好了半成品,冻上,拿小盒装上,过年的时候,年夜饭自己拿锅里稍微热热就行了,都现成的。

  父亲常年不在家,从小陪马鑫涛最多的人就是妈妈,现在他最放心不下的也是妈妈,他来到供电段工作以后,妈妈就更孤单了。他家就在集宁本地,开车回家只需要十几分钟。平日里基本上在每个周末能回家待一天,但是春运开始后就没准儿了。周日下午,忙完了手里的活,马鑫涛打算回去看看妈妈,否则春节之前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家了。

  马鑫涛:我爸呢?

  马鑫涛母亲李芳华:你爸没回来。

  马鑫涛:他啥时候走的?

  李芳华:前天。

  和大多数时候一样,家里只有妈妈李芳华一个人。

  敞亮的客厅贴着喜庆的福字,桌面上摆着精美的糖果,李芳华在尽力营造着家中的年味,却难掩只身一人的孤单与冷清。

  马鑫涛:他最近身体咋样?

  李芳华:就是血压高,颈椎病。

  母子交谈间,马鑫涛对自己的父亲很是挂念。实际上,经过这几年工作的历练,现在的他对父亲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

  马鑫涛:然后就越来越感觉,这不能怪我爸,只是因为这个工作就是这么需要,这些铁路人去在过节时候保证设备,保证运输。

  马全正:工作的第二年,就是父子俩谈谈话,开始这个跟我这样说开了,我说你才理解我?我真理解你了。

  列车呼啸而过,父子俩“一闪而过”的团圆。

  前两天的寒流来势汹汹,火车上的老马几天没睡踏实。

  马全正:又雪又是寒流,我说电网线上,是不是挂霜了,是不是他们上去打冰溜去,挂霜了往下打,还得,是这样的,咱担心这些东西。

  都是铁路人,老马知道安全第一,尤其是对儿子这样的工种,一到作业现场就是高空高压高速,容不得半点闪失,所以每次给儿子打电话最多响五声,如果没人接,再着急他也强迫自己挂断。

  时间久了,老马也总结出了经验,一般在下午四五点,这时候如果没有紧急任务,儿子都能接听电话。他现在所在的这趟车,4天一个往返,在回程时能看到儿子所在的古营盘车间,而且时间刚好就是在下午五点左右,所以每次老马都会在这个时候给儿子打一个电话,就当是父子见上了一面。

  记者:春节又见不到面了?

  马全正:见不到,我二十九走,他值班。打个电话,他在外面我在车上,一招手就行了。

  这趟列车还有两个小时就到达终点站,所以餐车上已经没有客人。老马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同事闲聊,但看得出他多少有点心不在焉。

  列车还有两个小时到达终点站,为了能在经过工区的时候看见儿子,老马早早地拉开了窗帘。

  马全正:就趴这儿看,看到皮革城一按电话就过去的。

  记者:早早的就做好准备了。

  马全正:嗯。

  老马越是想见上儿子一眼,就越是紧张,生怕儿子出门干活不在车间,如果这次见不到儿子,老马回家休息的4天儿子也不在,所以如果要等到下次路过这儿,那就等再等上8天。

  还没有等看到集宁皮草城,老马就迫不急待地拨打儿子的电话。幸运的是,电话接通了。

  马全正:儿子,我往你那开呢,你在哪呢,在里面在外面啊?我车马上就过去,看不见你啊,看看我来吧,我马上就到你那了。

  正在工具库检查的马鑫涛接到父亲的电话,也放下手里的活,往车间门外走,那里正是风口,但也是视野最好的地方,也许能在火车一闪而过的时候看上父亲一眼。

  马全正:马上进去了,马上到你工区了。到皮革城了。

  马鑫涛;哦,那就马上进来了吧。

  马全正:看到给我晃手机,摆摆手。

  马鑫涛:每次只能在火车下面看,连人都见不着。

  马全正:我走到楼群了。走到你们工区旁边的楼群了,看到火车没有。

  眼看着儿子工作的车间越来越近,老马更加激动,但这时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反向驶来的一列货车挡住了老马的视线,这个意外可能完全破坏父子俩的这次瞬间的见面。

  马全正:有个货车挡住了,见不了面了,无情的货车啊,挡住咱们俩的笑容了

  马鑫涛:没事,我再看看,我再等等你,看不见你看看你车也行。

  就在老马几乎绝望的时候,飞驰的货车就像看懂了老马父子的心一样,快速驶过,老马终于看到了在寒风中已经快冻透的儿子马鑫涛。

  老马的车五点的时候会经过儿子马鑫涛的工区,马鑫涛在工区门口挥手,这几秒的一闪如果也算见面的话,下一次父子俩的见面至少还需要8天。
  马全正:儿子,儿子。

  马鑫涛:过来了,我看见你了,看见你们车了,我跟你招招手。

  呼铁局呼和浩特供电段工作人员:感谢爸妈这二十年的培育之恩,然后在今年也是回不了家,当班。

  呼铁局呼和浩特供电段工作人员:想跟爸爸妈妈说,就说新年快乐吧,我在这边挺好的。

  呼铁局呼和浩特供电段工作人员:在过年的时候放心,儿子会好好工作,会想着他们。

  呼铁局呼和浩特供电段工作人员:也就希望他们老人在家,也过个快乐的节,然后新的一年身体越来越健康吧。

  半小时观察:舍了小家顾大家

  马鑫涛是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但通过他和他们这个团队,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春运工作的紧张,更感受到春运安全的来之不易。铁路是一个公共产品,人员密集、流量密集,安全工作容不得丝毫的马虎。但要保证安全,还不能只凭主观上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从工作流程上、工作标准上执行更严格的规范。尤其是在极端天气的状态下,虽然天窗时间没有变,检验检测的任务量也没有变,但寒冷之下检测设备故障、人的速度变慢,都是特殊情况,都隐藏着看不见的隐患,但这些都被一一克服,安全仍然被牢牢地把握住,其中的经验值得借鉴。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1月31日 22:23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极寒天气给全国多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铁运行的动力来自动力。无论天气如何恶劣,都要保证接触网和电力线路的链接通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一群年轻的工人每天都奋战在铁路路线上,保障着全路网的供电安全。本期节目走进呼和浩特电网上“舞蹈”的九零后,敬请收看。(《经济半小时》 20160131 春运回家路:电网上“舞蹈”的九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