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114 乙未农村纪事:老村寨亮“新招”

来源:央视网2016年01月14日 22:30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2008年,一场天灾令北川县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几年后,伴随着地震之殇,北川种下的新希望早已破土而出。那么,现在的北川农村到底什么样?我们一起去看看。

  生活改善,设施升级,北川农村焕新貌

  新年第一天,香泉村的电商服务点合伙人刘小虎正忙着给村民们配送快递。

  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香泉乡香泉村服务站合伙人刘小虎:包裹到了。

  北川羌族自治县香泉村村民刘其均:好,来了。

  刘小虎:微波炉你的,还有一台电视机。

  收件的村民叫刘其均,两件电器其中一件是一台50英寸的网络电视,刘其均迫不急待地把新电视搬上了二楼客厅,换下了家里的旧电视。

  刘其均:02年买的。但是质量很好,质量好,没一点毛病,只是觉得它小,想换一个大的。

  刘其均家一共四口人,他和妻子平时主要在外打工,母亲和孩子留在家,住在这栋面积将近200平的两层小洋房里。

  刘其均:妈,快上来凑一下热闹。买了新电视来分享一下。

  宽敞的客厅换上了新电视,刘其均打算把旧电视放到家里的老屋去。

  记者:那这个路是以前的老路吗?

  刘其均:以前这还算是好的。

  记者:好窄呀。

  刘其均:其它都是土路,比这个难走,下雨天滑得很。

  这条陡峭狭窄的石板路如今在村里已经不多见了,路尽头就是刘其均家保留下来的老屋,这样的小青瓦房从刘其均的父辈开始一住就是几十年,本来有五间,在2008年的地震中,受损严重,现在只留下这两间。

  刘其均:这个房子现在在做厨房,后面就是相当于库房,腊肉粮食都放在后面。

  香泉村是个典型的地少人多村。在2008年以前,村里主要种植的都是玉米和油菜,因为地势偏僻,交通不便,产业落后,人均收入在2007年仅为2000多元。大多数村舍都是这样简陋的房屋,年代久远,矮小阴暗,没有自来水,没有天然气,烧的是柴火,用的是旱厕。

 2008年以前,香泉村势偏僻,交通不便,产业落后,大多数村舍简陋矮小。

  刘其均:反正看上去就是很穷很寒酸的感觉。

  2008年汶川地震,香泉村的房屋损毁严重,162户房屋垮塌或者成为危房。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北川羌族自治县坚持县乡村一把尺子量到底,统一规划,不但注重村容村貌的打造,还坚持民族特色的传承。

  刘其均:那简直是天壤之别,地震过后的变化速度比地震之前的快了不晓得多少倍。

  现在的香泉村,村民们几乎全都住上了新房,一座座外墙由薄薄的青石片砌成,内部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洋房,透着浓浓的羌族文化气息。人均住房面积也从以前的30多平方米增加到现在40多平方米,村里还修建了14个垃圾池,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家家户户门前道路通畅,屋后绿树成荫,环境清净整洁。屋里通上了水电气,大部份村民家里都接上了互联网。

现在的香泉村,村民们几乎全都住上了新房,通上了水电气,连上了互联网。

现在的香泉村,村民们几乎全都住上了新房,通上了水电气,连上了互联网。

  记者:是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网络是吗?

  刘其均:我们四家都有。我们这几家都有。

  记者:哪家是你的?

  刘其均:这个TP-Liu这个。

  刘其均家的网络是两年前运营商免费接通的,现在他使用的是每个月138元的套餐,经过一翻调试,刘其均和母亲李素琼终于看上了新电视,但是很快发现画面不够流畅,母子俩又决定尽快去给家里的网络套餐升个级。

  北川羌族自治县香泉村村民李素琼:网络升级了,挣钱,使劲去挣钱。

  李素琼:挣钱也升级。

  兴奋了一阵,去厨房做晚饭的李素琼,发现儿子又给了她一个惊喜。

  李素琼:早就在说,我们老大也在说,就是想买个微波炉

  记者:方便。

  李素琼:主要就是热菜方便,放里面就打热了,你放锅里热要沾锅,洗这儿洗那儿的。

  李素琼在厨房操持了大半辈子,这几年觉得做饭越来越方便,厨房也越来越亮堂。

  记者:阿姨,天然气是什么时候装的?

  李素琼:天然气是前年装的,这个又省时间又快,火力要多大有多大。这个好用又干净,往年烧柴熏得家里到处都是烟,熏得漆黑。每年腊月间还要打阳春。

  记者:从柴火灶到天然气灶,再到微波炉,还是家庭生活还是在改善。

  李素琼:是,现在改善得多。

  李素琼说,现在不但儿子在外的收入节节升高,自己也购买了社保,和城里人一样每个月都能领700多元的养老金。这让以前一直都担心养老问题的她,心里踏实多了。

  李素琼:知足了,老年人要是没有大的病痛灾难,这些钱吃饭穿衣是够了。

  刘其均:以前像城里的生活,农村根本就没法比。现在我觉得还是,有些地方我觉得还比城里占优越性。

  这个时候在自家厨房忙活晚饭的,还有石椅村的村民魏明会。她家的厨房这天刚刚装上了一种先进的炉灶,燃料既不是传统的柴火,也不是沼气或者天然气,而是使用了更为先进的清洁能源。

魏明会家的炉灶,使用的是秸秆、果树枝条等原料生产的清洁能源。

魏明会家的炉灶,使用的是秸秆、果树枝条等原料生产的清洁能源。

  石椅村清洁能源项目负责人:秸秆,一些果树剪下来的枝条,这些都是生物质,都是我们生物质燃料的它这个原料,用了我们这一款炉子以后,它厨房的污染物的浓度会降低70%多,80%这样子,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做为联合国低碳环境村落工程项目点,从2015年7月份开始到现在,石椅村陆陆续续有120户人家都用上了免费安装的新式炉灶,短短几年间实现了从柴火到液化气再到清洁能源的三级跳,这也将更好地保护村里的青山绿水。而悄悄发生变革的,不仅是在厨房,同样还有村容村貌。

这里曾经是一片地震废墟,如今被改造成了老年人活动健身的场地。

这里曾经是一片地震废墟,如今被改造成了老年人活动健身的场地。

  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这个房子,就体现了我们震前的住房。

  记者:在地震之前相当于很老旧的一片。

  陈爱军:很老旧,废墟,比较脏,淌臭水沟的地方,我们把这块废墟利用起来,老年人这些健身的地方,还有乒乓球台,篮球场。我们这一块也是着重我们石椅村宣传法制治村的一个点。

  石椅村村民以羌族居多,所以又称石椅羌寨。它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群山环抱,绿树成荫,历来有“云朵上山寨”的美誉。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枇杷、李子等水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村里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展水果产业。但山高路陡,交通条件牢牢扼住了村里发展的喉咙。魏明会家的这个背篓,如今已经算是“老古董”了,但魏明会一直舍不得扔,因为过去她都是背着这个背篓走下山卖水果的。

  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村民魏明会:就是。就这么(满满)一背篓,就去卖。

  记者:这么一背篓枇杷有多重。

  魏明会:有50斤。

  记者:当时这个路有多宽?

  陈爱华:这么宽,当时这个路这么宽,只有50公分宽。

  记者:那背着背篓的时候要怎么走?

  陈爱华:就这么扶着往下挪。下去过后到以前赶场(的地方)都还有7公里路。我们一天从早晨8、9点钟到下午晚上黑了才回来,有时卖不完的水果要寄(存在)街上然后再往回走,当时生活确实比较艰难,老百姓生活比较艰难。

  过去一到水果丰收的季节,村民、村干部都要发愁,由于路不通,他们只能靠自己一筐筐的把水果背出去卖,现在路通了,运输方便多了,再也没有出现像过去一样大量积压的情况了,背篓也不再需要了。魏明会家如今也是2层小洋楼,丈夫唐万斌正在家门口修剪李子树,在他眼中,这颗树现在简直就是一棵摇钱树。

  记者:这棵树是您的宝贝?

  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村民唐万斌:宝贝。

  记者:去年(果实)卖了多少?

  唐万斌:去年卖了1700。大概前头两三年都卖了700、800。

  记者:去年一下卖了那么多?

  唐万斌:去年一下就卖了1700。

  记者:是因为结的特别多,还是价钱涨上去了?

  唐万斌:价格涨高了。

  除了李子,唐万斌夫妻俩还种了十多亩枇杷。这两年这些水果的价钱都水涨船高。

除了李子,唐万斌夫妻俩还种了十多亩枇杷。这两年这些水果的价钱都水涨船高。

除了李子,唐万斌夫妻俩还种了十多亩枇杷。这两年这些水果的价钱都水涨船高。

  记者:你们家种枇杷种了多少年了?

  唐万斌:大概有10年左右。

  记者:最开始多少钱一斤?

  唐万斌:2、3块钱一斤。

  2015年村里的枇杷已经卖到了15元钱一斤,夫妻俩光是种水果就能有5万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养鸡,每年还能多收入1 万多元。夫妻俩的日子越过越火红,2015年,他们还把家里又装修了一番。

  记者:这个吊顶什么时候做的?

  唐万斌:(2015)年我老婆生日之前,以前上面的是空的,都看得到上面的瓦,我们家在石椅村之前算是最穷的,以前不要说家具,以前电器都没有。

  记者:电灯。

  唐万斌:只有电灯泡。

  记者:那现在呢?

  唐万斌:基本上都有了。

  刚才我们看到,这里的农村已经不再是脏乱差和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改观,极大地缩小了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唐万斌夫妻俩种的枇杷,前几年还卖二三元钱一斤,2015年已经卖到了15元钱一斤。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现代农业作为支撑,这里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到底是什么?水果的身价又为什么能翻好几番呢?再来看记者调查。

  羌族特色旅游火爆,产业支持助推羌寨新发展

  欢迎辞:羌寨贵客到,远来的朋友大家辛苦了,现在以我们羌族的最高礼节,欢迎客人,鸣炮响。

  元旦上午十点刚过,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就迎来了新年的第一批客人。2015年8月,石椅村刚刚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冬天虽然是这儿的旅游淡季,但是它仍然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记者:大姐从哪里来的?

  游客一:我是绵阳本地的。

  游客二:我是从成都过来的。

  游客三:我们是江油的。

  游客四:经常来,经常来。经常来。

  记者:你遇到最火爆的情况是火爆到哪种程度?

  游客四:我地地道道的北川人在这里来都订不到房间了。

  每年枇杷和李子成熟的季节是石椅羌寨最火爆的季节。水果产业的发展,加上便利的交通,整洁的环境,富于羌族特色的村落,为石椅羌寨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现在全村已经有将近20户利用自家的新房从事乡村休闲农家乐。30多岁的陈继良就经营着其中的一家。

  现在石椅羌寨已经有将近20户利用自家的新房从事乡村休闲农家乐,30多岁的陈继良就经营着其中的一家。

  游客:你们这儿有没有wifi?

  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村民陈继良:有。

  游客:我就有说,他说没有。

  陈继良:密码8个8,

  游客:密码8个8听到没有。

  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毯,还有无线网络,客人们对房间的配套很是满意,一口气就订了7个房间。

  陈继良:这边三个房间要住,这边三个,那边两个。

  游客:两个对面。

  陈继良:就是这个不住。

  陈继良家一共11个房间,这一下就订出去了一大半,开门大吉,陈继良夫妻俩喜上眉梢,在宽敞亮堂的后厨里忙着给客人准备农家饭菜。

  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村民黄彦:夏天比这个还忙,每天都十多桌。

  记者:忙得过来吗?夏天?

  黄彦:就多请几个人。

  大山之中的石椅村人多地少,全村92户,328人,仅有耕地180亩。地震以前,村里的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和村里大多数村民一样,当时陈继良夫妻俩守着家里的3亩耕地,种点茶叶,油菜和玉米,偶尔出去打点零工,辛苦一年,收入不到两万元钱,勉强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开支。

  黄彦:我们以前过的日子就是上山去挖折耳根,然后上山带的中午饭就是买的烂苹果,比较烂,有个洞洞,然后我们把那个洞洞削了削,然后用口袋装好,然后再买点馒头或者是在家里蒸点红薯那样子上山去挖折耳根。挖一天挖二三十斤,那时卖1块5一把,一天才挣三十多到四十元钱,就是挖一天,卖一天,就要花两天的时间。

  2012年,看好村里旅游业发展的夫妻俩利用自己的新房开起了农家乐,一下就火了起来。

  黄彦:十一个房间还剩一个了。

  记者:今天晚上几桌?

  黄彦:四桌,五桌。

  记者:那够忙活了,先忙吧。

  陈继良家的农家乐还是村里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这个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通过整合全村农家乐经营资源,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产品价格,严格规范管理农家乐旅游市场,使农家乐的经营得到了良性发展。陈继良家的农家乐在2015年纯收入十多万元,加上家里的果树收入,全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

  村民:昨天几桌人?

  黄彦:昨天(晚上)加中午7桌人

  村民:每桌都坐满了吗?

  黄彦:基本上。

  村民:还在你那儿住宿了的

  黄彦:嗯。

  村民:住了好多人。

  黄彦:住了23个人。

  村民:那昨天卖几千块钱。

  这天,同村开农家乐的车春华家中一下来了九桌客人,一时间忙不过来,于是请黄彦来帮忙。村里的农家乐都是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社员,相互帮忙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同村开农家乐的车春华家中一下来了九桌客人,请黄彦来帮忙,村里的农家乐都是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社员,相互帮忙很平常。

  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村民车春华:减少我们的开支,平时请人,请人要花钱,有客人的时候我才喊人,我就不用固定的人员,我就不用给他花钱,我们自己又挣到钱。然后周围又带动这些老百姓,没开农家乐的,他也把钱挣到了,我们都把钱挣到了。

  记者:相互还比较团结。

  车春华:是,我们这个主要是现在生意这么火爆,因为我们从来不喊客,我们也不拉客,客人随便在哪里吃都一样,只要你把钱消费到我们石椅村,都是一样的。

  为了更好地打造石椅羌寨这张旅游名片,合作社还成立了文化协会,通过培训,社员们平时是烹饪农家菜和打理客房的好手,在客人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又能载歌载舞,打造原汁原味的羌族篝火晚会。

  黄彦:今天下午要早点收。

  陈继良:今天下午?

  黄彦:六点半要在羌寨跳舞,让你把背心穿上,只有你(在)才有气氛,没有你就没有气氛了。

  陈继良:人家都还是跳得好。

  黄彦:是,但是人家都离不开你,你是我们群里的一个精品,只有你一个男的。

  陈继良:一枝独秀。

  黄彦:你准备换衣服了。

  陈继良:那你先走。

  黄彦:我先去了。

  记者:换了衣服就上舞台了?

  黄彦:经常这样。

  陈继良夫妻俩都是表演队里的骨干份子,只要家里忙得开,这样的活动他们都不会落下。

  记者:跳舞去呀?

  陈继良:对。

  记者:这样的活动多吗?

  陈继良:多。

  记者:穿得真漂亮,走吧。

  这天晚上的表演者都是和陈继良夫妻俩一样的旅游合作社社员,通过和游客的互动,晚会气氛热闹非凡。这家农家乐因为是本村合作社社员,像这样的一次表演,总共只需要支付大伙200元报酬。而正当其他人都还围着篝火跳锅庄的时候,村支书陈爱军又接到了邻村的农家乐邀请他们去表演的电话。

  表演者都是和陈继良夫妻俩一样的旅游合作社社员,通过和游客的互动,晚会气氛热闹非凡,大家还围着篝火跳锅庄。

  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今晚上人员到齐了的,真话。刚才我接的电话是我们另外一个寨子,他叫我们的这些妇女现在过去给他们表演羌歌羌舞。

  记者:这应该也是有报酬的?

  陈爱军:有报酬。而且我们跑过去就是1000元一场。他们都可以去挣钱。也同样把我们这个地方宣传出去,同样把我们这个地方的羌族文化也弘扬出去。

  记者:这样的机会多吗?

  陈爱军:多,多得很

  通过发展旅游业受益的不仅是村里旅游合作社的成员,在旅游旺季的时候,30多户农家乐经营者还会额外聘请三四名村民帮工,每天的报酬在80到100元左右。同时,旅游业和村里的种植业相互推动。去年全村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比2014年又增加了3万,大量涌入的游客让村民们种植的水果供不应求,村里的果园面积已从地震前的1000亩增加到了2000亩,不但产量上去了,价钱也涨了,枇杷这几年从每斤8元涨了到了15元,李子从每斤2元涨到了7元,全村人均收入从2007年的不到3000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1万8千元,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黄彦:是不是这几天没在一起又想见一面?

  村民:的确是那么回事。

  黄彦:真的还想。

  村民:久了在一起聚一下。

  村民:我说让你们再多几头猪来杀,又来。

  黄彦:哪天你们又杀(猪)我们又来。

  村民:猪都杀完了,哪儿去杀?

  村民:我还有。

  村民:这马上接着(县里)春晚了。

  黄彦:就是,要上春晚。

  村民:春晚你们连节目都没想出来。

  村民:想出来了!

  村民:去。

  通过灾后重建和产业发展,古老的石椅羌寨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近年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美丽中国十佳旅游村,在2015年又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通过灾后重建和产业发展,石椅羌寨焕发出新生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美丽中国十佳旅游村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瞿永安:我们现在的县城也好,特别是我们村镇也好,基本上每到一个地方都是一个很好的景点或者说一个景区,所以我们旅游产业比必将作为北川一个支柱产业来推动这个群众这个致富增收。

  富民强村不是做秀,不是走过场,光有一座座整齐划一的独栋“洋房”还不够,要想真正民富村强,新农村建设还必须有产业发展作支撑,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而这背后,关键还在于有一支富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干部队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其中的一位。

  农家乐、水果合作社,农民收入翻几番

  陈爱军:我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当好一个村干部,把这个地方发展得更好。年幼的时候十几岁的时候,当时放牛的时候我有这个想法,当时老百姓觉得这个小伙子从小就吹牛,笑了我好多年。

  石椅村的当家人陈爱军今年已经40出头了,说起少年时的这个梦想他还依然满怀激情。从小过苦日子的他16岁就出门打工,做生意,2008年地震以后,他却毫不犹豫,回到村里,重建家园。

  陈爱军:当时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我回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当时配合村支党委抓灾后重建,恢复产业。第二件事就是成立水果合作社。

  虽然暂时没能当上村干部,但并没有影响陈爱军的工作热情。他一门心思想把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带到村里。但是最初,习惯了单打独斗的乡亲们,又没见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大多数人并不买陈爱军的账,在他苦口婆心劝说之下,只有30多户跟他交情比较好的水果种植户同意加入他的合作社。

  陈爱军一门心思想把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带到村里,但最初只有30多户跟他交情比较好的水果种植户同意加入他的合作社。

  陈爱军:我们合作社主要干什么呢?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打造一个品牌。所以使老百姓等于在这个价钱、管理和生产上节约成本,而且是在价钱上卖得更高。

  同时,灾后重建使村里道路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陈爱军和村里几户村民也开始经营农家乐,他的想法是通过旅游业和种植业两条腿,让村里发展的步子再迈大一些。但没想到的是,最开始这两个产业不仅没能迈开腿,还相互绊脚。经营农家乐的毕竟是少数几家村民,更多的村民主要还是靠水果种植。

  陈爱军:最开始搞旅游的时候,有部分老百姓不接受,因为客人来了以后会影响他的果果。以前老百姓有客人摘他果果,他要骂人,而且摘一个果果50元钱一个,还要罚人家款。

  唐万斌:好像觉得也一点想不通,你摘我一个果子吃,那个果子要卖多少钱之类的。

  记者:就是你(农家乐)赚了游客的钱,结果还把我的果子给吃了。

  唐万斌:就是。

  每年水果丰收的时候,也是农家乐经营的旺季,游客们最看中的项目就是下地亲自采摘水果,但是这样难免会影响到其他农户家的果树。陈爱军已经记不清楚当时为了调解种植户、农家乐经营者,还有游客之间的矛盾做了多少工作。不过事实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水果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翻着番往上涨,村民们终于尝到了双赢的甜头。

  唐万斌:但是现在考虑起来,你要搞一个地方发展,人家来品尝一两个(水果)无所谓。

  殷实起来的乡亲们不再把陈爱军当年的想法当成笑话,而是满满的支持和期望,这也让陈爱军在村支书这个位置上越干越有劲。

  陈爱军:我赞助十万元钱,你把这个修起,修起之后,比如说我的店里客人安排住过来,我们就在(住宿费)里抵就是了,你要把(农家乐)做起来,真话。

  眼下,陈爱军希望能有更多的村民能加入到农家乐的经营中来,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得更大。每年到了旺季,陈爱军自家开办的农家乐接待能力都有些不足,他觉得邻居邓家会家的位置不错,希望能把客人分流一些到他们,有钱一起赚。但是对邓家会来说,这就意味着要贷款几十万对自家的房子进行改造,这在她心里,还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坎。

  每年到了旺季,陈爱军家开办的农家乐接待能力都有些不足,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村民能加入到农家乐的经营中来。

  村民:我们这些人贷那么多账心里好发焦。

  陈爱军:没有给你压力,你就没有动力,知道吗?你看我们这个地方搞旅游越搞得多越好,因为客人来有选择的余地,知道吗?

  陈爱军明白邓家会的顾虑,耐心地给她讲解,而除了旅游,水果产业的规划也不能落后。现在陈爱军的水果合作社不仅吸收了本村全部92户种植户,还辐射到邻近的村庄,共计107户。

  2015年,陈爱军正在发展的是一块400亩地的标准化果园,以股东入股,公司化管理的形式,推动村里的水果产业升级换代,帮助村民实现持续增收。

  陈爱军:他不善于管理的,他一亩达到3、4千块钱,达不到5千块钱收入。我们这一片标准化的果园打造出来过后,我们的亩产能达到上1万元的收入。

  瞿永安:我们要进一步抓好以下的工作,第一个方面进一步要深化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第二个方面要加大对新农村这个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引领社会群众参与建设。第三个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持续的增收。

  半小时观察 老村寨 新生活

  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也进一步指明了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如何让农民普遍富裕起来,让城乡区域更协调,是我们国家一直努力探索的治国理政新实践,许多地区也都在积极行动。今天的节目,我们看到了震后的北川,这里有农家乐经济、有特色农业、有农村电商、有文化场所,美丽经济竞相盛开,以新业态发展带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这样的变化无疑是人们所期待的。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所以,只有让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中国的富强才更有意义。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1月14日 22:3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北川县的5万2千套安置房、33所学校、24家医院和大批基建项目相继投入使用,这成为北川重生的重要标志。老百姓住上了新房子,孩子有了新学校,城镇的商铺也一个一个开张迎客。本期节目记者来到北川的一些山村山寨进行调查。香泉村损毁严重,灾后重建后,老村寨亮“新招”。更多详情,敬请收看。(《经济半小时》 20160114 乙未农村纪事:老村寨亮“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