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110 乙未农村纪事:他带我们奔小康

来源:央视网2016年01月10日 23:10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导读:贵州目前是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8.9%,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为此,贵州省把“扶贫”作为“十三五”时期重点实施的战略行动,坚持每年选派5万多机关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进行蹲点帮扶。

  怀孕三月,奔波不止,“第一书记”点亮山村希望

  12月30号,蟠龙乡发贡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他们最喜欢的“樊莹姐姐”。

  曾经做过支教工作的樊莹,如今是发贡村驻村“第一书记”。对于这个偏远贫瘠、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来说,这些孩子是发贡村的希望,但校长胡光元却说,樊莹是他和孩子们的希望。

  在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樊莹是孩子们的希望。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贡小学校长胡光元:自从樊书记来了以后,4月份给我们迁了水,我们200多孩子都有水喝,现在解决了我们建校40多年来饮水问题。

  发贡小学的孩子们以前上学都是从家里自己背水喝,学校中午给他们做饭用的也都是雨水,一旦出现干旱天气,就会面临没水喝的难题。2015年3月,刚刚硕士毕业才参加工作一年的樊莹,作为贵州省农委选派的一名驻村干部,来到了发贡村担任“第一书记”。樊莹来这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措了2.4万元从隔壁乡镇牵引4000米水管,解决了发贡小学和附近170户村民的饮水问题。

  樊莹筹措了2.4万元从隔壁乡镇牵引4000米水管,解决了发贡小学和附近170户村民的饮水问题。

  蟠龙乡发贡村是贵州省水城县西南部大山里的一个小村庄,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一直以来这里的村民都是靠种植玉米、土豆维生,当樊莹来到发贡村时,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也超出了她的想象。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蟠龙乡发贡村第一书记樊莹:有不少农户家都住在茅草屋里面,四处都是透风的,很难想象就是说,到现在还有那么穷的地方。

  樊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村里265家农户。作为一个同样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农村姑娘,她在自己的民情日记里这样写到:我难以想象,发贡村村民的现状比我20年前生活的地方还要贫穷。

  今天,樊莹和村主任杨仁发一起去村里的养殖户家中走访。樊莹现在已经怀了两个多月的身孕,这两天下雨,走访要经过一段泥泞的土路,骑摩托车容易摔倒,所以他们只能走着进去。脚下的这条通往第二村民组的1.8公里道路,也是樊莹来了之后筹资修建的,刚刚开挖出来还没来得及做硬化。有了这条路,第二村民组的50多家农户终于不用再为出行犯愁。

  走了半个多小时,樊莹和杨仁发来到了位于半山腰的邓国明家。

  邓国明和老伴儿今年养了将近80多只黑山羊,家里有3个羊圈,其中两个都是用木棍和茅草搭建的,四面透着风,羊圈里又冷又挤,一旦下雪,岌岌可危的茅草屋还有可能坍塌下来压死小羊羔。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蟠龙乡发贡村村民邓国明:压死了五六个。

  邓国明养得一些母羊正怀着羊崽,眼看着下崽后就要达到100只羊的规模,可是要建一个能满足100只羊的羊圈至少需要4万多块钱,邓国明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实在拿不出这笔钱。

  从邓国明家出来,樊莹继续在村里走访摸底。杨仁发心疼她怀有身孕还到处奔波,让她歇歇,可是樊莹不肯。今天,他们要把村里有困难的养殖户全部走完,樊莹不敢休息。

  在发贡村,有很多农户都在养殖黑山羊,像邓国明这样养殖20只以上规模又建不起羊圈的贫困户至少有5家,需要建羊圈的资金至少14万元。

  樊莹:现在天气越来越冷,然后产的羊崽又多,建羊圈这个问题,必须得想办法给他们解决了。

  建羊圈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这14万元的资金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樊莹的心头。她打算回自己的娘家农业局协调这笔资金,一定要把羊圈建好。

  走访完村里的养殖户,下午四点,怀孕两个多月的樊莹顾不上休息,又一个人来到村民的养蜂场,看看蜜蜂过冬的饲料是否备足。

  樊莹:这些蜜蜂没吃的,今年全部都冻死了,明年就没有蜜蜂可以繁殖了。

  樊莹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就是蜜蜂饲养,在来到发贡村之后,她想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村里发展养蜂产业,帮助村民致富,但刚开始却并不顺利。

  樊莹:很多村民都有养过蜂,他们的观念里,蜜蜂不可能像我所说的那样去养。

  樊莹没有放弃,她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上门讲解,还亲自动手、现场演示,免费开办培训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有一些村民开始接受了她。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蟠龙乡发贡村村民王文艳:我从5月份开始养蜂,现在有45群,通过这六、七个月时间,就挣到了六万多块钱。

  经过半年的发展,村里由原来28箱蜜蜂发展到现在的150箱,已经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万元左右。樊莹还筹措了45万元养蜂资金来帮助村里贫困户养蜂,计划明年发展到1000箱蜜蜂。

  樊莹:村里边整个收入的话要达到200万,明年我们是打算建立一个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然后村民以蜜蜂进行入股,然后变成股民,然后我们周围的这些资源变成股权来带动老百姓共同发展。

  今天是2016年的第一天,村里事情太多,樊莹没有回家,她的爱人对她怀孕还不满三个月,一直不放心,专门从贵阳赶过来看她。

  自从樊莹驻村以来,夫妻俩总是两地分居,聚少离多。可刚坐下没暖和一会儿,樊莹就拉着丈夫往村里跑。

 

  樊莹的丈夫彭屹所学的是兽医专业,这段时间村民顾建平的养殖场里总是出现母羊怀孕频繁滑胎的现象,樊莹想让丈夫来帮忙看一下。

  这已经不是彭屹第一次来给老乡家的牲畜看病了,因为所学专业对口,每次放假过来,他都会被妻子“抓壮丁”,樊莹开玩笑说这是“物尽其用”。

  樊莹的丈夫所学的是兽医专业,每次放假过来,他都会被妻子“抓壮丁”。

  樊莹的丈夫彭屹:怀孕三个月了,我也挺担心的,如果万一有一些闪失的话,作为老公,我也应该做的事情,反正能做一点算一点吧。

  目前,像樊莹这样的驻村干部,贵州省总共有5万多人,他们组成1.1万个驻村工作组,进驻到全省的贫困村,扎根基层、定点帮扶。从2011年至2014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148万人减少到623万人,贫困村从13973个减少到9000个。

  “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驻村书记带来山村新生

  上午十点,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莲花村第一书记周齐兵正在给花江镇莲花村的村民派发免费的李子树苗,这批树苗主要针对的是莲花村剩下的156户贫困户。这几年,在周齐兵的带领下,莲花村正在大力发展李子产业,为了实现脱贫增收,周齐兵希望村民们人均都有一亩以上的李子树。

  现在正是种植李子树苗的时节,今年,周齐兵打算再扩大种植1200亩李子树,眼前他最着急的就是让村民们把这1200亩李子树赶快种下去。

  周齐兵:离春节就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个是种李子的黄金季节,要想办法,让全村把1200亩的李子再种植下去,季节不等人。

  和村民们一起下地干农活,对于驻村5年的周齐兵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2011年,周齐兵作为安顺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选派的驻村干部,来到了花江镇莲花村。这里曾经被当地人叫做“被遗忘的死角”,不通路、不通水,村民们长期过着闭塞的生活,几乎每家每户都是家徒四壁。在走遍了莲花村全村536家农户之后,周齐兵做出了一个决定。

  周齐兵:请大家注意,今天有件事通知一下,为巩固咱们莲花村产业发展,完善拓展合作社,支持股份制合作。

  今天,莲花村村委会正在通过广播动员村民入股,加入最新筹建的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周齐兵想利用村里现有的1200亩火龙果基地套种牧草,开办养殖场,周齐兵想通过这个项目带动村里最后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但是,很多村民都是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入股。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莲花村村民黄显军:我是在想,假如你们做失败以后,我的娃儿就上不起学了,就回家了, 跟我一样种田了,所以我就不敢承担这个风险。

  黄显军家有三个孩子在外上学,除了农忙时节都在外地打工,在他的观念里打工比加入合作社可靠,对于入股一直游移不定。

  周齐兵:就在这几年的扶贫工作当中,我们感觉一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百姓的观念,思想观念的转变应该是最难的。

  2013年,周齐兵给莲花村制定了从2013年至2017年的四年规划,洋洋洒洒的列出了规划项目45个,火龙果合作社是其中之一,整个涉及项目投资资金6000多万元,并把它张贴在村委会的公示栏中。但是这个宏伟的规划蓝图,在当时遭到了全村所有人的嘲笑。

  原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莲花村村主任罗永富:我们当时不相信,几千万国家的钱,国家的钱又不是你一个人,凭你讲了算,当时我们是不相信他。

  周齐兵:明明感觉自己做的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但是老百姓不理解。还有的是村干部,咱们村主任村支书,对咱们村里面的发展,就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咱们在吹牛。

  这份规划是周齐兵通宵达旦、熬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写出来的,面对村民的不信任和村领导班子的怀疑,周齐兵心里觉得既难过又委屈,他甚至想过离开莲花村,但是一想到村民们贫困的生活现状,又让他不忍离开。

  周齐兵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我坚信项目会逐一落地,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会负责任的履行同步小康的驻村职责,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随后,他开始不停的跑部门、跑资金,2014年5月,村里主要发展火龙果产业的哨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如今,全村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4000多亩,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选择回来入股合作社。“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也是贵州省正在探索的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眼下,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项目已经开始着手筹备租用场地,但是资金却还没有到位,虽然通过动员,村民有入股意向的已经达到将近三分之二,但对于庞大的资金需求来说,还是杯水车薪。周齐兵之前向县扶贫办、交通局、移民局等部门申请了项目支持资金400万元。每年年初都是各部门下拨扶贫资金的时候,他打算去各部门去看看。第二天一早,他来到关岭县扶贫办了解他申请的100万资金何时能下拨。

  贵州市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扶贫办主任彭志坚:资料我们收到了,但是我们还得有个过程,要把你的这个项目可行性还得研究好。

  按照扶贫办程序,下拨扶贫资金必须要组织专家对所申请的项目是否可行进行论证,论证通过之后,才能下拨资金。“等米下锅”的周齐兵显得有些心急。

  彭志坚:因为投入资金量是比较大,所以我们必须要按照程序要求请专家论证。

  周齐兵:这个时间大概需要花多长?

  彭志坚:是在十个工作日,专家论证一旦通过,我们就保证在十个工作日之内把这资金计就下达给你们,你们就放心组织开工。

  虽然对自己的项目信心满满,但是从扶贫办出来,周齐兵还是有些担心,因为涉及部门多,他最担心的是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项目不能及时实施。

  周齐兵的目标是到2017年莲花村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一万元,村集体收入超过一百万元。而就在2011年,他刚到莲花村时,村民人均收入还不到1800元,现在已经达到将近7000元。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周齐兵1600个日日夜夜的艰辛付出。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莲花村村主任黄显友:白天他到百姓家每一家去转转,晚上,每天晚上他基本上工作到12点多钟,就是搞我们村里的规划,具体怎么搞这些方案。

  周齐兵妻子丁丛仙:忙的时候就是一两个月都回不去吧,家里面的事都指望不上他了,都是我自己搞定,要把自己都练成女汉子了。

  1600个日日夜夜的艰苦付出,换来了莲花村翻天覆地的改变。现在,莲花村共有李子2600亩、火龙果4000亩,人均产业达2.5亩,村民们用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门前也通了路,如今,太阳能路灯也架进了大山深处。

  周齐兵的努力下,村民们用上了自来水,门前通上了路,太阳能路灯也架进了大山。

  现在,每当傍晚的时候,莲花村的村民们都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广场舞,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变。

  从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变。

  周齐兵:我从驻村开始,我就有一个承诺,就是我要把莲花村的小康梦实现。

  半小时观察:驻村扶贫扶起一片新天地

  2016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目标,实现“十三五”脱贫攻坚良好开局。这也是我国自2014年以来第三次制定年度千万减贫计划。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逾7亿人摘掉了贫困帽子,与过去相比,贫困面大幅缩小了,但现在面对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在“精准扶贫”上下苦功,是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新要求,而开展干部驻村帮扶,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管道”。很多贫困地区穷就穷在观念上,通过干部驻村带去改变贫困地区的发展观念,这样,能使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才能让那些勤劳的村民,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脱贫。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1月10日 23:1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贵州目前是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8.9%,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为此,贵州省把“扶贫”作为“十三五”时期重点实施的战略行动,坚持每年选派5万多机关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进行蹲点帮扶。本期节目中将跟随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蟠龙镇发贡村第一书记樊莹和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莲花村第一书记周齐兵,一起看看当地贫困村的改变。(《经济半小时》 20160110 乙未农村纪事:他带我们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