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7 《致富经》

[致富经]沙漠中的骆驼财富(20150817)

来源:央视网2015年08月18日 00:59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满都拉:卖菜的时候仔细想了,这么多年过来,为啥干啥啥不成,卖力自己也卖力了,就是没用过脑子,没用过心应该说,我说我满都拉连个菜都卖不好,我还能干啥呢?我就想,想想别人咋卖的,自己想应该卖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菜了,咋能卖的把客户都能拉过来,这么一想出路就出来了。卖了不到三天、四天,生意一下就火了。

  原来,满都拉根据当地人买菜的习惯,只用了三招就让生意起死回生。首先,他将那些很少有人买,一般菜店不卖的稀罕菜,各进两三斤,顾客发现他的店什么都能买到,不用乱跑,这就吸引了顾客。其次,当地人每顿必吃西红柿,所以西红柿价格人们记得最清楚,满都拉的西红柿就按照进价卖出去,其他菜正常加价,留住了顾客。最后,满都拉把前天没有卖掉的菜,放到店门口,供人免费拿,又赢得了顾客的心。

  满都拉:他不可能天天拿我的菜,他肯定也说这个蒙古娃子也不容易,多买点他的菜,一传十,十传百。人都说卖菜第一个想法去买满都拉的,满都拉肯定菜又全,态度又好,西红柿又那么便宜,有的菜还不好,咱们可以拿一把,他也不要钱,这就是生意经。

  2008年底年,一下开窍的满都拉生意异常红火,周边五家蔬菜店最后只剩下他一家营业。仅仅一年,他不但还清了所有欠债,还赚了七八万元。

  2009年4月的一天,满都拉听到,在呼和浩特开特产店的叔叔说,阿拉善土特产生意还比较空白,做的人很少,满都拉觉得大干一场的机会来了。

沙漠中的骆驼财富

  虽然阿拉善只有二十多万人口,但每年10月涌来的几十万游客,让满都拉嗅到了旅游市场的火爆,他决定拿卖菜赚的七八万做旅游特产生意。随着阿拉善沙漠、胡杨旅游的升温,满都拉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一个月的销售额就有5万多元。

  然而,不久之后,因为外地游客的一句话,满都拉做了人生最大的一次选择,为此,他不惜搭上全部身家,还欠债二十多万。

  2009年10月的一天,几位游客走进了满都拉的特产店。

  满都拉:(进来)转了两圈,看了半天,最后就说,诶,你们咋尽卖我们包头和呼市那面的特产,你们阿拉善人就不会做自己的特产了?他们说那个是半成品。

  原来,这几位游客从几百公里外的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过来旅游,想顺便带点特产,发现店里根本就没有值得带的。这深深刺痛了满都拉,也让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商机。凭着这个发现满都拉开始逆袭。

  阿拉善是中国的驼乡,全国有三分之一的骆驼生活在这里,很多牧民家都养骆驼,少的几十峰,多的一二百峰,以前主要作为生产和交通工具,如今作为牧民的经济来源之一,一峰成年的骆驼可以卖到一万元左右。

  这里的骆驼全部放养在野外,只有到每年产子和剪毛的时候才会圈过来,平时就在阿拉善广袤的草原、沙漠里游荡。无论是夏天四五十度的高温,还是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都不用去管。

沙漠中的骆驼财富

  这里民风淳朴,即使自家的骆驼一个多月没回家,牧民也从来不担心会被偷走,他们只需为骆驼做上标记就好。

  记者:它(们)多长时间回来一次?

  牧民:像秋天的话,哎呀,几乎是一个月半个月不回来。

  记者:你不担心它被别人偷走吗?

  牧民:不可能的。

  记者:为什么?

  牧民:这个地方暂时还没有那么个人。

  阿拉善骆驼资源丰富,又都是半野生放养,满都拉就想,能不能把这么天然绿色的骆驼肉,加工成像牛肉干那样的食品。

  当时,内蒙古各地也只有各种牛肉干和牛奶制品,还从来没有人生产过风干驼肉。

  满都拉:骆驼是我们从小在阿拉善看着它长大的,外地人对骆驼的认识少么,当时就想的只能骑。像我们这天然牧场多漂亮,正适合骆驼生长。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8月18日 00:59

视频简介:2009年,他发现一个商机,一年就纯赚100多万元,5年时间,积累了千万财富,并成为当地一个产业的领军人物,他是如何成功逆转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