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50607 生态文明建设前沿报告:水污染治理进行时(三)

来源:央视网2015年06月08日 00:12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利用装置制造漩涡吸入蓝藻进行处理?明明是风光秀美的荷花池其实却是污水处理厂?没错,这的的确确是发生在巢湖。巢湖是我国受污染较重的一个湖泊,它的污染源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来自农业面源污染。今天就来一起看看合肥在治理巢湖污染中都用到了哪些“黑科技”。
  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  湖面绿色 一小时打捞上百立方米

  安徽省合肥市义城街道义务打捞队队长姜清泉:我家就住在巢湖边,一直就生长,看着巢湖水长大的。

  姜清泉今年62岁,从小便生活在巢湖的岸边,吃着巢湖水长大。姜清泉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巢湖水体的富营养化日益严重。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巢湖水体的富营养化日益严重

  姜清泉:年年都有,年年都在6、7、8(月)这个高峰时期,这三个月。

  记者:最高峰时期湖面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姜清泉:全部是绿色。

  2009年,在政府的号召下,一个由十来个人组成的义务打捞队成立了。眼前的这条小船就是姜清泉和队友们打捞垃圾和蓝藻的主要工具。一次需要两个人来配合,一人划船,一人打捞。平时打捞垃圾还够用,到了蓝藻爆发的时候每天就要往返多次。

  2009年,在政府的号召下,一个由十来个人组成的义务打捞队成立了。

  2011年安徽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巢湖湖区全部划归合肥市,作为全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治理巢湖的重担落在了合肥市的肩上。2013年7月,巢湖第一座藻水分离港——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在合肥市包河区破土动工。2014年8月底,项目完成建设。9月2日正式投入运营。

  2013年9月2日 巢湖第一座藻水分离港——塘西河藻水分离港正式投入运营

  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建华: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就是塘西河,十五里河硬质围堰,那么这是我们这个就是蓝藻控制的第一道防线。

  围堰将大部分蓝藻挡在近岸区的外侧,然后通过人工和机械进行打捞。

  塘西河十五里河硬质围堰 也是蓝藻控制的第一道防线

  在一座打捞平台下,几名打捞员正在用织网将聚集到平台周围的蓝藻汇聚起来,集中到打捞平台的取藻口进行处理。

  马建华:它的原理就是利用一个装置,在水面形成一个漩涡,那么这个漩涡呢,就可以把周边的这个水的表面的蓝藻,浮在水面的蓝藻,把它吸进去,它这个一个小时可以吸这个水面的蓝藻,可以吸一百多方。

  围堰将大部分蓝藻挡在近岸区的外侧,然后通过人工和机械进行打捞

  目前在包河区16.8公里的巢湖岸线上共设立了四十个这样的打捞平台。通过这些打捞平台,加上人工打捞队的辅助,将巢湖夏季汇聚起来的蓝藻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在这里经过藻水分离和加工,变成有机肥料。

  马建华:这个就是咱们从这个巢湖里打捞上来的藻浆,那么这个藻浆通过管道输送到这个咱们藻水分离站,进行这个分离之后,分离之后呢,它就变成这个藻泥和去藻水,这就是藻泥,我们现在主要是把它用作这个有机肥,如果把它进行进一步的钢化处理,可以做成塑藻粉,这个塑藻粉可以作为生物塑料的一个原料。

  从这个巢湖里打捞上来的藻浆

  合肥启动巢湖污水处理厂项目  小小荷花池内有大玄机

  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江洪:从巢湖的治理污染的结构来看,一个是东半湖污染轻,西半湖污染重;第二个巢湖的污染源里面是以总氮总磷为主,其它的指标基本上都很好;第三个是从污染的源的来源来看就是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各占一半。

  从巢湖的治理污染的结构来看,其中面源污染主要为农业面源污染,占到巢湖污染源的45%。

  江洪:一个是农村里的污水;第二个大的污染源就是农村的养殖场。农村的养殖场,我们调查了一下,大概在我们这个区域范围内,就有1093家养殖场;第三个重要的污染源,就是农业,农业上面的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

  2013年12月,合肥市启动了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共有42个项目,其中污水处理厂、湿地及管网项目35个,独立污水管网项目7个,管网长度达到300千米,建成后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0400吨。

  2013年12月,合肥市启动了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眼前的这座污水处理厂位于合肥市坝镇,是这个乡镇兴建的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坝镇紧邻巢湖,拥有3万8000多人口,每天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大约有500吨左右。作为合肥市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之一, 2013年12月20日,配套污水主干管网开工建设,2014年7月厂区开工建设,12月30日开始试运行。

  安徽省巢湖市坝镇副镇长郑宏文:现在目前运营的话,处理能力每天大概500吨。

  经过处理的污水从出水口流到旁边配套建设的45亩人工湿地,经过进一步净化后最终排放到周围的河流中。

  安徽省合肥市坝镇污水处理厂项目负责人江志涛:污水处理厂它的出水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而且有些个别指标比A标还要更严格一些,像氨氮,像总磷。

  除了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合肥市还在探索如何解决分散的自然村的污水处理。眼前的这个荷花池位于炯炀镇中李村,不过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水池,而是2014年6月份建成的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装置,属于合肥市美好乡村建设项目。

  这个位于炯炀镇中李村的荷花池 是2014年6月份建成的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装置

  安徽省巢湖市炯炀镇中李村村支书司友成:这个村庄168户,家庭生活用水全部搜集进来,通过总管道进入这个污水处理系统每天早中晚三次,只要达到固定的水位,它就通过太阳能、电能处理,达到三级农用水标准。

  中李村一共有18个自然村,目前共有5个自然村在进行污水处理试点。

  江洪:下一步我们什么想法,能够把我们全市1.15万平方公里,所有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完,所有乡镇的垃圾全部管起来。

  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合肥市调整产业结构 退出传统农业种植30万亩

  在中科院合肥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研究室,记者见到了研究员余增亮。从2003年开始,余增亮便一直在巢湖边从事水污染治理的研究。2006年,发明了控制化肥流失的技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余增亮:就是这个施肥点在这个地方,如果一米开外的距离,氮的流失可以减少80%。磷的流失可以减少更多一点,可以减少95%。

  在保障粮食自给自足的前提下,2012年至今合肥市累计退出传统农业种植30.4万亩,新增蔬菜瓜果面积10.8万亩、苗木花卉2.6万亩、生态林17万亩;环巢湖区域每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0多万亩次,削减氮磷排放8%以上。

  合肥市在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上面 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在巢湖边一处正在建设的农业现代产业园里,管理人员和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发明了一种替代农药的产品。

  安徽省合肥临仙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吕治春:这边有大蒜,有这个辣椒,还有一些苹果,然后几样东西给它进行生物发酵,然后主要是采用酵母菌。

  吕治春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替代污染严重的传统农药,而且成本也降低了70%。除了引进新技术,园区在有机肥配置上也有自己的发明。

  在巢湖边另一处正在建设的农业现代产业园里,管理人员和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也发明了一种替代农药的产品

  吕治春告诉记者,通过测土配方,一亩地现在只需使用30%的化肥,其余采用园区自制的这种肥料,不仅减少了对于巢湖的污染,作物的长势也比过去更好。

  根据2010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4.09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

  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数据显示  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

  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农业源水污染物首次被纳入总量控制范围。但是其中并未包含种植业化肥用量的减排要求。马友华告诉记者,除了技术和监管上的难题外,更重要的是考虑了粮食的稳产。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马友华:一般来说,如果长期来看,如果降到25%到30%以上,就会减产。

  马友华的团队也参与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2007年和2010年他分别在环巢湖的两个镇设立了两处试验田,测算化肥的氮、磷流失系数。 眼前的这一个个矿泉水瓶里装的就是每次从试验田采集的水样,经过检测和测算,便可以分析不同施肥条件下对于水源的污染情况。

  马友华:不同的作物会有一些差异,你像水稻的氮的流失率,一般要占到5%-12%左右。

  这些矿泉水瓶里装的就是每次从试验田采集的水样  经过检测和测算,便可以分析不同施肥条件下对于水源的污染情况

  2015年,农业部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马友华认为,长远来看,化肥农药的减排将是一个趋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技术等手段保障粮食的产量。

  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  传统养殖业治污标准严

  黄云飞过去经营着一家养猪场,每年的出栏规模在2000头左右。2014年,这个养猪场被政府纳入拆迁的范围,如今只剩下这片废墟。那么,黄云飞的这家养猪场为何要拆迁掉呢?

  原来2014年5月,合肥市出台了《全面加强畜禽规模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面启动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黄云飞的这家养猪场便位于禁养区内。由于缺乏配套的环保设施,过去这家养猪场给周边的水体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黄云飞:这一块反正污染比较严重。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觉得严重呢?

  黄云飞:整个河沟里面水都黑掉了,夏天。

  2015年1月份,养猪场拆迁完毕,拆掉养猪场不仅保障了水源,还给黄云飞带来了一条新的创业途径。原来,紧邻养猪场有几个水池,过去主要接收来自养猪场的污水。随着养猪场的拆迁,水池里的水质也开始好转。黄云飞利用政府的拆迁补偿款,承包了这片水池,搞起了养鱼。今天是他的鱼池第一次下网捕捞,作为新上任的老板,黄云飞忙着指挥大家收网捕鱼。

  拆掉养猪场不仅保障了水源,还给黄云飞带来了一条新的创业途径。

  记者:估计一网能捕多少?

  黄云飞:四五千斤鱼。以前污染,不能养鱼,现在猪舍拆掉了,现在养鱼可以了。

  就在黄云飞忙着打捞自家的鱼塘时,在合肥市某中型养猪场里,一整套污水处理设备正在处理从猪舍流出的污水。这家养猪场共有母猪2950只左右,每月诞生的仔猪数量大概在6000只。

  记者:像我们可能每天产生多少的粪便、尿液?

  合肥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环保专员张俊:干粪这一块能产生八到九吨的干粪,水这一块的话现在是两百多方,250方左右。

  张俊是这家养猪场的环保专员,2012年大学毕业后便进入厂里从事污水处理。他告诉记者,2001年,国家便出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是这一行业标准在地方却并没有真正执行,也缺乏相应的监管处罚措施。以这家养猪场为例,过去每天产生的粪便尿液经过沼气池的简单处理后,作为肥料提供给周边的田地,尿液等污水只经过简单的厌氧处理。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农业污染源纳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范畴,重点推进畜禽养殖业中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的污染治理。2011年,全国共有5125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按照减排要求新增处理设施,并纳入全国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范围。也就是在这一年,张俊所在的这家养猪场新增了这套污水处理设施。

  张俊:现在国家对我们畜禽养殖行业水处理这一块,要求场部的水处理要达到400毫克,COD这一块达到400毫克升,氨氮这一块是80毫克升。根据最近的检测,我们COD都在100毫克升左右,氨氮是低于1毫克升的

  为了配合这套污水处理设施,猪舍里采用了干清粪模式收集猪粪,之后通过固液分离机,将猪粪进一步清除.污水则通过管道进入处理池,经过多道处理程序,最终排放到湿地里。

  张俊所在的养猪场新增了污水处理设施

  张俊:这是我们出厂的一个进水,这是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一个出水,像这个原水的COD在6000左右,氨氮在600-700之间。我们这个出水这一块结果最近的几次检测,COD在100左右,氨氮在1以下。

  通过多年来的综合治理,近年来环巢湖流域的水质也在逐渐改善。

  江洪:我们去年的蓝藻面积是在40平方公里,前年是70平方公里,2013年。2012年达到超过一百平方公里。

  每年4月1日到10月30日,监测专员每隔两天便要对巢湖水质进行人工监测。同时巢湖还设立了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每四小时更新一次水质监测数据。

  安徽省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李菁:据201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湖水的话,目前巢湖是四类水,达到四类水的标准。污染程度从重度污染的话,转为轻度污染,目前的水质营养状况,从中度富营养转化为轻度富营养,整个水质是朝好的方向在转化。

  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巢湖综合治理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合肥市也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和目标。

  江洪:一个确保国控断面达标;第二个确保巢湖水质的改善,按照我们的想法,巢湖的东半湖的水质稳定在3-4类,以3类为主。西半湖的水质稳定到4-5类,以4类为主;第三个目标,就是我们巢湖的蓝藻,有所控制。

  半小时观察:

  来自农业部的最新统计,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第十五条明确指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种养业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一条第三款也指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制定实施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目前农业部已向全国农业系统发布通知,要求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并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量、基本回收利用秸秆、畜禽粪污、地膜”的新常态发展目标,希望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6月08日 00:12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巢湖是我国受污染较重的一个湖泊,它的污染源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来自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包括施肥、农药、畜禽养殖以及水产养殖,还有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等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排放或者地下渗漏,进入江河湖泊而形成的面源污染。那么巢湖是怎么治理面源污染的?敬请关注! (《经济半小时》 20150607 生态文明建设前沿报告:水污染治理进行时(三))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