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50410 渠江边的“人为”干旱

来源:央视网2015年04月10日 22:51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四川是我国的产粮大省。眼下正是春耕时节,然而,当地一些粮食主产区的春耕正面临缺水问题,有些村庄的田地里因为无水浇地,至今还没有播种。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是什么状态?潮湿的蜀地为什么会缺水?又应该如何破解缺水困境呢?】

  四川是我国的产粮大省。眼下正是春耕时节,然而,当地一些粮食主产区的春耕正面临缺水问题,有些村庄的田地里因为无水浇地,至今还没有播种。我们的记者在四川渠县认识了一位村支书,最近他一直在为村里的水四处奔走。

  守着渠江却用不上水  七百多亩水田改旱田

  四川渠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38岁的何健,是渠县万家村的村支书,也是四川省人大代表。2015年2月,在四川省“两会”期间,他提交了这样一份提案。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万家村村支书何健:通过走访我们土溪镇,还有三汇镇,总共十多个村。写了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深丘地区,水利建设投入力度的建议。

  何健说,自己走访的十来个村,其实都或远或近都挨着他们的母亲河——渠江。渠江是长江支流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常年水量十分充足。但家门口守着一条大江,却用不上水。

  何健告诉记者,川东属于丘陵地带,有些自然村,特别是他走访的这些村都处在丘陵高处,因为缺乏基本的农田水利设施,所以只能望水兴叹。那么,当地的水利设施究竟怎样?

  3月30日,记者来到渠县万家村。刚进村不远,记者就碰到一位村民正挑着一担臭气熏人的水去浇地。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万家村村民雷学安:这是粪便池里,粪便在里面。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说是粪便池的水?

  雷学安:嗯,是。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万家村村民雷学安告诉记者 因为没水 只能用粪水浇灌庄稼

  村民雷学安告诉记者,他家这块地本来是水稻田,现在因为缺水,已经改种玉米了。事实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土地包产到户后,他们这里就再也没有修建过什么水利设施,家家户户都是靠天吃饭,过去十几年由于雨量充沛,日子还算过得去,但是,最近几年,气候变化太大,每隔两年不是天旱,就是水涝。今年种地又赶上了干旱。他这几天,每天都得从家里的粪便池里挑粪便水浇地,每一次来回1公里多,每天往返得十多次。像他这块九分地,靠人工担水,得花将近一周的时间,才能浇灌完。

  在万家村,记者看到像雷学安这样的情况还不少。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万家村村支书何健:土都干了,没办法。这个都没有办法了,根本没有办法了,根本就没有办法。

  记者:这地多少时间没下雨了?

  何健:有两、三个月了。

  由于缺水,每年的玉米产量,只能看老天的脸色。下雨正常的年份还好,如果赶上天旱,有的年份甚至都没有收成。

  记者:一般像一亩地,能产多少?

  雷有志:一亩可以产一千(斤)。

  记者:如果说不下雨的话?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万家村村支书何健:不下雨,就没办法。如果天干的话,一亩产100多斤。

  记者:像去年呢?

  何健:去年就没收(成)了。

  实际上离他们村大约一、两公里的地方就是渠江,旁边还有一条渠江的支流。但是眼看着水就是用不上。

  村民告诉记者 他们距离水源近但用不上水的原因就是没有大型水利设施

  记者:那守在江边,怎么会缺水呢?

  何健:没有水利设施啊,主要是没有水利设施。没有大型的水利设施,水无法灌溉,水引不上来,就没有办法。

  记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灌溉设施的?

  雷学安:灌溉设施,原来是灌溉田,可能有接近20年了,有20多年了。

  记者:像村里这样情况的地,大概还有多少?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万家村村支书何健:估计还可能有,700多亩的水(田),这种情况下。

  何健说,原来全村800多亩水田,现在能种水稻的田大约还剩100来亩,其中有30来亩地是最好的良田。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万家村共有8个社,仅仅有2个社有山坪塘,就是蓄水池。其余6个社,连这种基本的收集雨水设施都没有。而且现存的这两口山坪塘中,只有这口因为去年刚修完,可以正常使用。

  何健:也满足最多二百亩,如果是正规水田用的话,可能只能一百亩这样子。

  记者:就一百亩,那你们整个村的话多少亩?

  何健:我们有八百多亩了。

  记者:那就像八分之一。

  何健:现在就是这个现状。

  而另一口山坪塘,由于长年缺乏维修、加固,现在只能蓄很少一点水。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万家村村主任肖发明:可能就是一两千个立方的水。

  记者:能满足多少土地的浇灌呢?

  肖发明:无非是二、三十亩,通过这个。

  记者:杯水车薪。

  另外一口山坪塘由于缺乏维护 蓄水量也严重不足

  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是山坪塘却是全村唯一的灌溉水源。万家村守着一条大河,能不能把河里的水利用起来呢?何健告诉记者,以前有这样的提灌站,但是因为年久失修,基本无法使用了。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万家村村支书何健:锈坏了,好多都锈坏了。

  记者:村里就只有一个提灌站?

  何健:只有这个。

  记者:就这个提灌站什么时候建的呢?

  何健:这个是(上世纪)70年代。

  记者:这个还能恢复用吗?

  何健:这个根本就不能恢复了,这个恢复了,肯定要好几百万(元),这个无法恢复了。

  万家村以前的提灌站 因为年久失修 管道锈坏 基本无法使用了

  记者发现,从大河到提灌站,水管大约长1公里,现在已经全部腐蚀生锈,接口部分有的已经裂开,有的已经断开,中间一节水管完全不见了。河边取水口的情况就更糟了,不仅取水口早已生锈,而且里面已经被泥土、杂物塞满。万家村的水利灌溉设施是这样,那附近别的村呢?何健带记者前往附近的涟水村、坪溪村。

  从大河到提灌站的水管已经全部腐蚀生锈 接口有的裂开 有的断开

  涟水村就在渠江边上,一些村民的土地离渠江很近,只有几十米,远的也不过二、三百米,但这里的农田还是缺水。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涟水村村民雷云林:浇水,就是没有水浇,我们都要到河里面去挑。

  记者:你这个守到江边,怎么还缺水呢?

  雷云林:就是没有(水利设施),抽到上来,有什么东西,拿得上来啊?

  雷云林这1亩多地,从早到晚,要挑30多担水,连续几天才能浇灌完新种下的玉米苗。他的另外一块地,离渠江边也只有6、70米远,但还没来得及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旱,干着急。

  雷云林:多少年了,年年天干都是,解放都是这样。

  记者:解放以后,就是这样?

  雷云林:都是这样啊。

  在离这块地不到100米远的地方也有一口山坪塘,但同样因为年久失修荒废了。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涟水村村支书何荣政:1978年,打井时候组织修建的。

  记者:如果说正常蓄水的话,多少立方米?

  何荣政:正常蓄水,立方米,至于多少我算不出来,但是要管70来亩田,全靠这边过去的。

  记者:那如果说我们要重新加固维护,重新利用起来的话,这个投入(有多少)?

  何荣政:这个投入,至少都要20万(元)。

  记者:像这样的山坪塘,村里面有几个?

  何荣政:我们这样的村里面有6个。

  村支书何荣政告诉记者,涟水村原有11口山坪塘,已经废弃6个,现在剩下5个勉强可以使用。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涟水村村支书何荣政:我们村整个的耕地面积是1764亩,水田是738亩,地就是一千一十几亩。我们目前种的田,可能全村种的水稻,还是有600来亩。

  在涟水村,春耕时节,水稻如果全部种完是700多亩,目前有100多亩因缺水没种。在渠县,记者走访的几个村中,坪溪村水利设施是最好的,村里现有12口山坪塘,可以灌溉2000亩左右的土地,但全村耕地面积大约2700亩,还有700亩的缺口。村里原来有两个提灌站,现在也已经不能用了。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坪溪村村支书代明才:这个提灌是在1968年修的,建的提灌站。这个水管现在不能用了,已经生锈了。作废了,都作废了,要换就全部换了。

  记者:这个管道,报废的有多长?距离?

  代明才:可能全村的管道,或者是这个渠道,两公里到三公里。

  代明才:在2000年过后,就没有使用了。

  记者:那就十几年了。

  代明才:十多年了。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坪溪村村支书代明才介绍说 村里原有的两个提灌站都是1968年建的 现在全部两三公里的水管都报废了

  代明才告诉记者,这个提灌站是第二级提灌站,如果能正常投入使用,能够满足周围三个村,不低于五千亩土地的灌溉。顺着这个提灌站,往下面江边走大约两公里,还有一个第一级提灌站。记者走到江边,只看见半人高的杂草,人走进去大半个身子被淹没其中,不是当地熟悉的人,根本找不到通往提灌站的路。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坪溪村村支书代明才:这个提灌站,一级提灌站,因为(电动机)无法安装,没摆放的地方,就之后用了一条,滑车轨道到河边来取水。

  记者:那个电(动)机是通过,那个用轨道来上下滑动。

  代明才:对。

  记者:那轨道现在还看得见吗?

  代明才:看得见,还有痕迹。

  记者:在哪呢?

  代明才:这就是。

  记者:这个是轨道。

  代明才:这个就是轨道。

  记者:现在多长时间没有使用了?

  代明才:十四五年了。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坪溪村村支书代明才带记者来到江边的一级提灌站 入目之处是半人高的杂草 不是当地熟悉的人根本找不到通往提灌站的路

  在四川渠县,记者走访了多个村庄,那里尽管守着大河,却因为没有灌溉设施只能望水兴叹,土地撂荒的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川东的粮食生产大县渠县如此,那么川西处于平原地区的都江堰灌区,那里的农田缺水吗?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提灌站维护费用高灌溉面积小  为抢水社区主任都被推沟里

  崇州在成都西边,古代叫做蜀州,已经有4300多年的历史,属于都江堰灌区。坪坝占52.9%,低山和丘陵为8.7%,有“蜀中之蜀”之称,也是粮食主产区。

  4月3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崇州顺交村看到,一些油菜地旁边的沟渠,已经被杂草、淤泥覆盖、堵塞。

  记者:除草、清淤、加固,平时谁去做?

  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顺交村村民:生产队的。

  记者:生产队?

  村民:生产队维修。

  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顺交村村支书程元勇:整个沟渠我们是通过(成都市)公(共)服(务资金)和税务部门,包括今年国土部门帮我们村上做好事,已经修了14000米,我们只有8000米没修。

  村支书程元勇告诉记者,要不是当地政府做好事,好多地都根本浇不上水,这些通往农田的毛细血管--农田水渠早就被泥沙和野草埋起来了。好在村里现在的提灌站还能用。

  记者:这个提灌站,是什么时候修的,这个?

  程元勇:1995年。

  记者:1995年? 

  程元勇:对。

  记者:那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程元勇:现在是房子也烂了,加上设备老化,每年都要维修,但是地下这个水量不够。

  程元勇:一百多个立方。

  程元勇说 要不是当地政府维修沟渠 好多地都根本浇不上水 但这仍然不能满足全部浇灌需求

  程元勇说,提灌站是上个世纪90年代修建的,运行到现在,年年需要大笔资金维护,而且已经不能满足全村灌溉需要。所以这个提灌站现在是程元勇最头疼的事情。

  记者:能管多少亩的土地浇灌?

  程元勇:就是三百亩。

  记者:三百亩?

  程元勇:三百亩。

  记者:那你全村总共是多少亩地?

  程元勇:两千一百三十亩。

  记者:那管大概六分之一,七分之一。

  程元勇:七分之一左右,七分之一。

  程元勇说,这个使用了快20年的提灌站虽然对全村人都很重要,但每年的维护费用很难保证。

  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顺交村村支书程元勇:这一口井,(维护费)要四万五左右,40米深,要四万五左右,但是村上没有钱。 

  在崇州燎原乡安顺社区,记者了解到,最近几年这里气候变化异常,不是旱就是涝,给当地水利设施带来极大影响,维护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安顺社区沟渠总长接近三十公里,现在还有五公里沟渠需要清淤除草和维修加固。

  记者:这个一公里的沟渠投入需要多少资金?

  四川省崇州市燎原乡安顺社区党支书黎元康:投入需要140万(元)。

  四川崇州市道明镇顺交村村支书程元勇说 提灌站虽然对全村人都很重要 但每年的维护费用很难保证 他们村上的井一年维护费用要四五万 但村上没钱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都江堰灌区,以前因为缺水,还发生过上下游村庄争水的矛盾。

  四川崇州市燎原乡安顺社区主任杨云良:主要是因为用水的问题。 以前有,以前经常打架,以前我们最早,因为我们当村干部都比较早,以前我们放水的时候,晚上都组织人去放水,等于整夜整夜都在河边上,从那个地方把水慢慢地清理,(水渠)到处都堵塞,你得把它清理出来,有的把衣服裤子脱下来,去(疏导)水,对不对?你把水要引一下,老百姓只找你干部,我没有水,栽秧怎么办,必须要用水,对不对。(急了)把我推到沟里面去,因为老百姓要灌溉,我们要跟他(上游村)分(水),他肯定不愿意,所以就是(争水矛盾)。

  目前在四川地区,春旱已开始露头,截止2015年3月16日统计,全省作物受旱91.1万亩,其中重旱18.91万亩,水田缺水69万亩、旱地缺墒37.1万亩。从记者在四川的调查看,目前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水利设施缺乏,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也就是进入村庄、田地的提灌站、沟渠等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的困局?各地又有哪些解决办法呢?
  小型水利灌溉设施缺乏成常态  多管齐下能否解决浇灌难题?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四川采访了解到,无论是深丘地区的川东渠县,还是坪坝为主的川西北崇州,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普遍缺乏。

  四川省渠县水务局杨志全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洪涝、干旱交替进行,对水利设施影响很大。据渠县水务局统计,最近十年,渠县每一、两年就有一次特大洪涝灾害。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水务局总工程师杨志全:从2004年开始,连续5次特大洪涝灾害,对水利设施造成了一定不同程度的损毁,所以说也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罗谦:其他的领导说,为什么不建提灌站?它实际上跟很多洪涝灾害有很大的联系,你一旦建起之后,洪涝灾害一损毁了,也要去修复、也要去建设,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它有一个协调、配合。

  而位于都江堰灌区的崇州,虽然大部分是坪坝、浅丘地区,但仍然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限制。

  四川成都崇州市副市长王成龙:我们季节性的缺水,比如说我们都江堰灌区一般是4月份才开始放水,但是我们3月底我们就开始育秧,存在季节性用水矛盾的问题,包括我们有水,但是因为我们水利设施的末端系统不发达,有些年久失修,排灌也不畅。
  历史欠账,年久失修是水利设施缺乏的第二个原因。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四川渠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共有水库94座,其中农村小型堰塘有5500多口,其中山坪塘占30%到40%,沟渠配套目前只有50%左右。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水务局总工程师杨志全:因为前期农业水利的投入,确实还是比较薄弱,不管是从各方面的资金,包括从2008年以前,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前,我们不管是国家资金,还是县级资金,对这些实力,都比较薄弱,我们吃的都是老本。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土溪镇党委书记肖毅:如果是整治136口堰塘,89亩(地的)渠道,这个钱我估计会要上千万(元)。中央的投入都是大水库的投入。

  记者:就是说中央目前对农田小型的水利设施没有投入?

  肖毅:没有投入。

  达州市渠县土溪镇党委书记肖毅说 因为资金不足 目前地方政府和村民对农田小型的水利设施投入不积极

  记者在四川调查发现,目前水利设施缺乏的第三个原因是小型水利项目资金缺乏。肖毅说,他当乡镇干部二十年了,从没看到过中央、省市对农村小型水利灌溉设施点对点的资金投入。目前中央、省市拨付的资金,主要投在大中型水利设施的主体工程上,而直接灌溉到耕地的小水沟、小水渠等到农田的“最后一公里”都是由当地政府和村民出钱出力。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配套设施投入的钱要远远高于中央、省市投入主体工程的钱,因此地方政府和村民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积极性。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罗谦:我给你举个例子,就是1000万方到1亿方的叫中型水库,2个亿的给你补助,实际上这个补助就20(%),大概中央给你拿点钱,然后地方政府就要配套30(%)。你必须到位,不到位就一票否决,下步就不给你安排(项目),第二年可能取消。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财政局副局长伍治盛:有一年,我们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个多亿,我的配套设备,把中央所有项目加上省上项目下来7个多亿,根本不现实的东西。但是你如果不那么做,上面项目就下不来,上面项目下来了,你又做不到。

  伍治盛说,渠县是个穷县,2014年渠县财政收入8个亿,支出42亿,其中缺口33亿,完全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因此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确实很困难。

  那么这样一个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县,又拿什么去建设、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呢?在经过反复思考、研究讨论后,当地政府做出了一个明确的承诺。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水务局总工程师杨志全:就是利用三年时间,每一年,县级财政拿出3000万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就是我们推进三年,小农水攻坚行动,这三年就是从2013年开始到2015年。

  具体到万家村村支书何健等人反映的山坪塘缺少、维修加固问题,当地负责人也明确表示,正按照县里统一安排,一个村一个村的逐步推进。 

  记者:能不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让他们看见一个希望?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罗谦:下来之后,我到现场去看一下,我配合我们相关的一些部门,确实是他们积极性搞好建设,我们是要求,马上就开始实施。如果建提灌站很快,建起之后,建起很快就能够满足它那一片。

  而位于都江堰灌区的崇州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正在尝试一个新的做法——村民自建项目。村民自建项目虽然大部分资金也来自国家,但首先是以大多数村民的意愿为主,让村民主动地参与到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维护中,以此来破解小型水利设施维护难、监管难问题。

  四川省崇州市元通镇聚源村村支书季云鹏:以前我们没搞村民自建之前,都是政府代建工程。反正是政府投入的现金,与他没有关系,那么造成整个工程使用年限,一到两年就遭到了破坏。我们通过村民自建以后,角色的转换,从形成专项服务,让老百姓自主决策,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让老百姓积极参与进来以后,他的责任心,以及他对本项目的支持,大大提高。

  四川省崇州市元通镇聚源村的村民说 老百姓愿意搞村民自建

  季云鹏说,村民自建项目,从水利设施的立项、建设,到资金的使用、项目的验收、评审等都经过村民集体投票来表决。这样,村民自动就承担起水渠的清淤、维护监管责任。

  四川省崇州市元通镇聚源村村民:以前不好清(淤),不好办,又费水又费力,要很多人。

  记者:现在呢?

  村民:现在这些水渠就好清理了。

  村民:老百姓自己做的,他自己满意,而且以后他们自己做,他们自己晓得爱护,哪里烂了,把哪里补好。

  【半小时观察】

  守着江水却用不上水,荒废的提灌站和水塘不断在提醒我们,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最后100米缺口还很大。其实,最近几年,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非常大,但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上。小型农田水利费工、费时、不好维护,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果毛细血管不畅通的话,前面的投入事倍功半。前两天,我们接到万家村村支书何健的短信,他高兴地告诉我们,渠县水利局已经到他们村进行了调研,准备整治六口山坪塘。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村小水利设施能够重新发挥作用。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4月10日 22:5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四川是我国的产粮大省。眼下正是春耕时节,然而,当地一些粮食主产区却遭遇缺水。有些田地因为无水浇地,至今还没有播种。记者在四川采访了解到,无论是深丘地区的川东渠县,还是坪坝为主的川西北崇州,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普遍缺乏。(《经济半小时》 20150410 渠江边的“人为”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