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7 科技苑

[科技苑]趁早断了牛犊的奶(20130125)

来源:央视网2013年01月25日 19:41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相关稿件

  【解说】:牦牛本身的产奶量很少,还不到黄牛的一半,而雪上加霜的问题是,牧民们还要挤奶,这么一来,留给小牛犊的母乳就更少了。尤其是到了冬天,母牛只能吃点枯草,营养不足,奶水更少,小牛的日子非常难熬。

  【采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 阎萍:如果现在要下雪的话,对小牛就是一种灾难,真的是。但是青藏高原这种气候说变就变,你也说不上。

  【解说】:刚出生不久小牛犊还吃不了干草,只能靠妈妈的奶水维持所需的营养,幸运的话能拖到第二年青草发芽的季节。但是带犊过冬,对母牛的影响非常大。

  【采访】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繁育中心 主任 殷满财:牛犊越大,吃奶越厉害,厉害的话,母牛这个膘情、体况就恢复不上,越来越差,甚至到冬天的话过不了冬,这个母牛。

  【解说】:殷满财说的情况还真不是耸人听闻。在春天牦牛迁徙的时候,记者曾经遇到过一位名叫尉存守的牧民,他告诉记者,他邻居家的母牦牛就在头一年的冬天损失严重。

  【采访】尉存守:我隔壁的大母牦牛死了十几头。冻死的冻死了,饿死的饿死了,损失特别大。

  【解说】: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小牛犊吃奶的时间长,牦牛妈妈的消耗就大,营养跟不上,身体恢复不好,奶水就会越来越少。小牛越吃不饱越要吃,母牛的健康每况愈下,结果就是,母子俩都很弱,有可能挺不过冬天。

  【解说】:除了过冬有困难,带犊的母牛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发情,第二年就不会再产犊。尉存守自己家的牛群就出现了这种问题。

  【采访】记者:你们家养了多少头牛?

  青海省大通县独林乡牧民 尉存守:60头。

  记者:今年下了几头小牛了?

  尉存守:十几头。

  记者:有十几头?

  尉存守:去年下了十几头,今年再不下了。

  记者:今年没下呀?

  尉存守:下不下了。

  牛群里的小牛都是头一年春天出生的,已经一岁多了。

  【采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 阎萍:你看都这么大了,一岁了,还在这儿吃奶,看到没有,还在吃妈妈的奶。它要是不隔开,这样的话,繁殖率就会明显地下降。

  【解说】:所以,牧民家养牦牛,一般是隔一年生一胎。为什么带犊的母牛不发情呢?

  【采访】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繁育中心 主任 殷满财:犊牛在哺乳的时候,母牛它这个黄体是处于静止的,卵泡不发育,所以它就不受胎,不排卵,它不受胎。

  【主持人】:牦牛本来就长得慢,母牛一般要到4岁才能婚配。2年生1胎这样的繁殖速度,对于殷满财所在的大通种牛场来说是不行的。因为大通种牛场的牛很特别,这是世界上惟一的人工培育的牦牛品种。

  【解说】:大通种牛场的牛名叫大通牦牛,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取的。这是种牛场与专家阎萍所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共同培育出的牦牛新品种,这项研究在2007年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采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 阎萍:现在我们以野牦牛为父本培育的大通牦牛,体形外貌高度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明显高于其它品种的牦牛。

  【解说】:大通牦牛含有一半的野牦牛基因,体型比家牦牛高大,抗寒抗病的能力也比家牦牛要强,是牧区改良家牦牛生产性能的主推品种。

  【采访】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副场长 冯宇诚:一头种公牛发挥的作用比较大,它按照比例来说的话,一头牛可以改良25头家牦牛,那么这头牦牛每年都发挥作用,可以利用10年左右。

  【解说】:高原牧区对大通牦牛的需求量非常大,种牛场为了让牛犊长得好,从一开始,就不允许人工挤奶,把所有的母乳都留给了小牛。后来他们又尝试在入冬之前给半岁以上的牛犊断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采访】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繁育中心 主任 殷满财:隔开以后,我们把补饲的这些跟上,在草丰盛的地方放上,把水源供足,水供足的情况下,它比跟着大牛还好一点,尤其在冬天。

  【解说】:丰盛的牧草、补饲、在加上水源,半岁以上的牛犊在入冬以前顺利断奶了,可是母牛却错过了发情季节。种牛场每年的出栏量总是不够,一方面是生得少,另一方面是淘汰的多。

  【采访】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繁育中心 主任 殷满财:就像那头牛,它的体形外貌也不错,它的体格也非常大,发育也非常好,但是它有杂色,所以我们就要淘汰。

  【解说】:体形外貌高度一致,这是纯正的大通牦牛外在的特点,稍微有点杂毛的,就得淘汰。除了毛色以外,牛犊的生长发育也很关键。

  【采访】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繁育中心 主任 殷满财:体高80厘米,体斜长95厘米,胸围125厘米。就像这头牛的话,它在同年龄的中,发育比较慢,所以我们就淘汰。

  【解说】:戴红耳标的公牛犊是种牛场最想要的,但小牛生下来基本上是公母各半。母牛大部分留用,公牛犊里面淘汰掉不符合品种要求的,种牛场留足生产需要的,每年能提供给牦牛产区作为种用的就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解说】:要想提高种公牛的出栏量,就得先提高每一年产犊的总量。作为繁育中心的主任,殷满财思前想后衡量利弊,终于下了决心,要把牛犊断奶的时间再提前2个月,也就是说4个月就断奶,好让更多的母牛能在当年发情配种。

  【采访】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繁育中心 主任 殷满财:现在正是草比较茂盛的时候,气候也比较好的时候,也是牛发情的时候。断奶了以后,首先这个母牛,它体况恢复得比较快。恢复快了以后,它就能受胎、配种。尤其是在断奶12天到15天的时候,它开始发情。发情的话就能受胎,第二年就可以再产一胎,整个场来说,联产率就大大提高了。

channelId 1 1 2 0a0b9f66267340f792f8e3a90ac3eb8c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25日 19:41

视频简介:本节目主要内容:青藏高原上养牦牛,牛犊吃奶要吃到一岁才断奶,可是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的殷满财偏偏就让4个月大的牛犊断奶,大家是一致反对,都说母乳好,可为啥不让小牛吃呢,殷满财认为早断奶不仅能让母子平安过冬,也能让母牛早发情,多产犊。本期节目讲述趁早断了牛犊的奶。






收视TOP榜

860010-11331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