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国腐植酸协会理事 木金林:这是我们试验的韮菜大棚。
为了展示液态地膜的效果,木金林把记者带进了他的试验大棚。在液态地膜的试验田,分行种着不同生长期的韭菜。
【采访】中国腐植酸协会理事 木金林:这个地它是刚刚喷过一个星期的韮菜,它刚刚破土而出了,它就自然冒出来了,长出来了。苗出来非常壮,你看看后面那一垅,后面那一垅是喷了半个月以后的韮菜苗,它的长势非常旺,非常好。
旁边的这片韮菜地就要进入收割期了,看上去一片翠绿。
【采访】中国腐植酸协会理事 木金林:你看这垅是喷了一个多月后的韮菜苗,它的长势绿油油的,多么旺多么喜人。
长势好归好,但是记者并没有看出地膜的感觉来。
【采访】中国腐植酸协会理事 木金林:液态地膜它是喷在土壤的表面,两到三厘米厚的一个连接体,就像我们平常的那个锅巴一样,厚厚的一层。
这液态地膜记者怎么看也不过是一层土嘛,它怎么就能起到塑料地膜的作用呢?为什么要把塑料地膜换成它呢?用这种液态地膜到底值不值?
为了验证这一系列疑问,记者专门设计了一场液态地膜与传统塑料地膜的比赛,不防让它俩PK一下。
第一局马上开始,看看谁更省工省时。首先要进行一场铺地膜的比赛,看看哪方先铺好同样大的地块,两块地均为2米宽10米长。
双方几乎同时完成比赛,看似乎打成平手了,不过数数人数就知道哪方胜出了。喷液态地膜只需要1人,而铺塑料地膜需要2到3个人。
所以第一局液态地膜胜出。
第二局:比一比保温保墒效果。塑料地膜由聚乙烯制成,别看就薄薄的一层,由于质地紧密,只透光,不透水不透气,所以保温保墒是塑料地膜的强项。
液态地膜喷施在地壤上,会在地表上粘连住土壤颗粒,形成一张两三厘米厚的土膜,要比塑料地膜厚得多,再加上液态地膜是黑色的,在阳光照射下能吸收到更多的热量,所以整体保温保墒的效果和塑料地膜差不多。
这一局双方难分上下,打成平手。
两局比赛液态地膜1胜1平。如果再往下比的话,液态地膜的优点就更加明显了。
【采访】中国腐植酸协会理事 木金林:农作物出苗的时候,是自然地这样拱出来,这样就省掉了塑料地膜要人工放苗的工时了,这样就是给农民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庄稼人都知道,当农作物出苗时,由于小苗无法顶破塑料地膜,所以需要人工放苗,费工费时。而如果使用液态地膜就省去放苗这个麻烦了。
除了省人工放苗的优点外,液态地膜还有一大亮点。
【采访】浙江博龙公司技术员 黎丽:液态地膜它就是通过封闭土壤表层的缝隙来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它对土壤的改良有很好的作用。像一些盐碱地的使用,长时间使用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非常好。
液态地膜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究竟怎么呢?专家专门给记者展示了当地不同的土壤样本。
【采访】中国腐植酸协会理事 木金林:这三种土壤是采自于本地不同的土壤样本。
三种土壤从外观上就能看出明显的差别。由一号土壤到三号土壤颗粒越来越细致。
【采访】中国腐植酸协会理事 木金林:你看这种土,它是长期使用化肥,用得土壤都全部板结了,并且它还有泛碱。这种土它是用的是农家的有机肥,所以它的土壤结构也引起了一些变化,跟这个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种土它是用了液态地膜以后,它土壤的结构完全增加了它的透气性。你看颗粒都这么细了,土壤结构是特别细,像蚯蚓的粪一样,非常好。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16日 19:31
视频简介:本节目主要内容:曹明是一个种植能手,他非常喜欢去摆弄和尝试一些农业上的新玩意和新技术。这次他买到了液态地膜,打破了传统铺塑料薄膜的方式,用搅拌好的化合物来为农作物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