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 曹成全: 我们保护这种资源。否则这种昆虫就越来越少了。至少在某一个区域里面越来越少。
【解说】:可是,怎么保护?禁止大家利用是不可能的。倒是当地老百姓的一句话,“要是爬沙虫能养就好了”,让曹成全茅塞顿开。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 曹成全:把它人工养殖合理地开发,这样的话我们就把这个问题,把这个矛盾给解决了。
人工养殖爬沙虫,说起来是很轻松的。但是在学术界,属于这种虫子的习性都不了解,怎么去人工养殖。而且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
【采访】:北京农业大学 副教授 刘星月: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包括我们研究广翅目的专家到目前为止还都没有成功养成过全虫态的这么一个报道。
【解说】:就这样,这个昆虫学博士毕业的大学教师,开始带着学生们,一边研究爬沙虫的习性,一边摸索起了爬沙虫的养殖技术。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 曹成全:人工养殖必须是建立在深厚的科研学术研究基础之上。你试想,你连它的基本的习性都摸不清,你怎么可能很好的做这种养殖呢。
【解说】:长期以来对爬沙虫科研上的空白,让向前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科研和养殖的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首先,曹成全决定选择攀枝花的爬沙虫作为种源。这种学名叫东方巨齿蛉的爬沙虫,体型大,肉质肥美,而且市场的认知度也比较高。如果用它来发展养殖应该是最有潜力的。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 曹成全: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几乎全都是这么大的,因为大家都喜欢大,而且吃起来也比较有味。
【解说】:他们在野外不停寻找,终于成功找到了一些爬沙虫的卵块。希望能从幼虫就开始适应人工的养殖环境,并能摸索积累一套完整的养殖技术。
他们把卵块放到培养器中,用25摄氏度的温度进行孵化。十几天后,他们居然成功孵化出了不少爬沙虫幼虫。
【采访】:乐山师范学院 学生 童超:一个卵块可以孵化出一千多条,就是孵化率特别高,几乎95%以上。
【解说】:人工养殖爬沙虫,在孵化卵块的第一个关口,就取得了这么高的孵化率,这让曹看到了养殖爬沙虫的光明前景。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些小小的虫子,带给他的一个个大麻烦才刚刚开始。
【主持人】:你说,一种野生的虫子,研究的相关知识又是这么少,曹成全做人工养殖要想成功,可以想象其中的困难有多大。就是这种虫子的自相残杀,就差点让曹成全走进了死胡同。博士怎样养出怪虫子,明天同一时间我们继续讲述。
CCTV-7《科技苑》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时间:每周一至周五 18:30
重播时间:每周一至周六 14:13
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cctvkjy
电子邮箱:kejiyuan@vip.sina.com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09日 20:20
视频简介:本节目主要内容:说起吃虫子恐怕已经不是稀奇的事,有些虫已经成为了地方美食,而今天介绍的虫子长相怪异。虫子的很多属性在科学上还是研究的空白领域。记者来到了四川的攀枝花见到了这种虫子,爬沙虫。本期节目我们将带您了解博士养起了怪虫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