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施的肥是否有效和土壤有很大关系,像老于这种30多年的老果园,这么几十年的肥施下去,土壤早就变质了。
【采访】王义华:他那地我给他化验了,酸碱度当时是5点多,5.2,正常生长苹果需要的酸碱度是6.5到7,酸碱度到5点多的时候,相当于酸化了十倍。
【解说】:王义华研究土壤和肥料十多年了,根据他的了解,土壤过酸或是过碱都会限制养分的吸收,比如钙肥在土壤酸化严重的时候就会变成结石被固定住了,根系没法吸收,果树就容易缺钙。
【采访】王义华:当酸碱度低于4,用多少化肥都等于零,就是绝产,强酸地,只要PH值低于4,或高于10就不长了,酸碱度问题这些年一直没有引起大家重视。
【解说】:老于的树就是因为土壤酸化,根部营养上不去,开花结果时又得消耗营养。
【采访】王义华:造成两头使劲把它拉空了,之后根尖就瘪死了,造成树越来越弱,根系大量死亡。
【解说】:上面开花需要营养,下面酸碱度过高,树不仅吸不到营养,反而还会因为肥料积累过多,导致土壤盐分过重而倒吸树里面的水分,这么两头一拉,树就逐渐衰弱,而很多不知内情的果农一看树长势不好,还以为是缺肥,于是加大剂量继续施肥。
【采访】王义华:农民习惯性的,只要是树长的不好,因为用化肥用习惯了,长的不好我就买化肥,我买你家化肥不长,我就买他家化肥,买低含量的不行,我就买高含量的,反正是认为只要给它的就是好的。
【解说】:事实上,土里缺了什么元素缺了多少,果农并不是很清楚,土里多了什么多了多少果农也不知道,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给。
【采访】王义华:就是说我不需要不缺磷,但是用了磷酸二铵了,我不需要钾,但是钾肥用多了。
【解说】:结果钱花了,树却越长越不好,果子的质量也越来越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王义华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家的果园都单独测土,了解土壤真实的需求。
【采访】烟台苹果协会会长 赵培策:同一个地块,不同的人来管理,因为使用化肥的时间不一样,使用的品种也不一样,土壤需要什么仍然不一样。
【采访】烟台新华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 王义华:不一样,我们化验过哥兄弟两个,并排两块地,化验能差出7~10倍来,就是用同样的肥也不会有一样的效果。
【解说】:这就是为什么老于会说他的配方单即使给了别人也没用。眼看老于测土配肥的效果这么好,村民都想给自己的果园测测土,老于怕自己说不明白,索性专门把王义华请来现场给大家示范怎么取土。
【采访】烟台新华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 王义华:咱们现在果园每一家有长方形的有四方形,长方形的地划“S”曲线多取几个,取四到五个点 “S”线取四方形的。
【解说】:在选点的时候还必须要注意的是,得躲开施肥的化肥窝和水沟边。
【采访】烟台新华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 王义华:去年用化肥的地方今年不能取,这样防止含量测高了,今年对症就没法对症了,再一个就是让开田间地头,田间地头因为有水流过的地方。
【解说】:地点选定之后,怎么取土也有讲究。
【采访】烟台新华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 王义华:因为70%的果树根都分布在30公分厚的土里,我们把它这个断层取上来,从上到下,一捧然后放到干净的袋里土呢就以30公分为主,从底到上取。
【解说】:每个点取好的土壤混匀之后留出一斤装袋,再放上各自果园的资料就可以寄去测土了。
为了解决果农们的测土难题,王义华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测土配方合作社,免费为果农们一家一户测土,这让大家喜出望外。而眼看着自家的果园丰收也有希望了,于桂义和老村长都不想再砍树了。
【采访】于桂义:赌一下吧,对吧,你种庄稼,你现在种这么点庄稼你能卖多少钱啊,对吧,再赌一下吧。我觉得问题不大,看老于这样我觉得问题不大。
【解说】:目前我国的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测土配肥不仅可以减少果农们的开支,还能保护环境。
【采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 吴文良:肥料上至少减,15~30%大概在这个幅度事实上我们根据经验判断也差不多第一个。第二个它本身就是效率提高了等于就是说我这个浪费的流失的就会明显减少,那么对土壤和水体的减少会明显的降低,进而就对人的生存环境也会非常有利。
【主持人】:老树能焕发第二春的秘密就是合理的供肥和用肥,而测土配方技术的核心就在于解决了果树需肥和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只有清楚了要什么,才能知道给什么,化肥利用率提高了,不仅果农们能节支增收,对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2年12月19日 19:36
视频简介:本节目主要内容:2012年11月4日,眼看离立冬只剩3天时间了,往年的这个时候村民们都急着把自家苹果摘回家,因为立冬一过地里就会下霜,霜打过的苹果没法保存,也买不上价钱,为了抢时间很多村民都恨不得多长一双手出来,然而在这么紧张的时刻,有不少村民却放下手中的农活赶着去看村民于志波家的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