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说】老丈人打老远看见了刚才的一幕,走上前想问问是怎么回事。于是孙秀红就势把拖拉机停在了地中间,跟他聊了起来。拖拉机在那儿突突突地响了有半天,孙秀红这才又继续干活。没想到被樊凤良第二次喊了暂停。
【同期】大兴区荆家务村 村民 樊凤良:先把那钥匙灭了。这谁要找你,中途干着活呢,到地头儿再说,如果你不到地头,站在那儿影响后头的质量。这点你得记住罗。”
【同期】大兴区荆家务村 村民 孙秀红:你要不说,我哪知道呀。
【解说】话虽不重,可孙秀红被这么一说,心里有点不情愿。老丈人要说话,能不停车吗。可樊凤良的这个提醒却十分重要。
第一,半道停车,中间旋耕的地方不连续,会影响翻地的质量。
另外,孙秀红停车的时候,没熄火,发动机一直在空转。原本她想的是,不熄火可以省点油。因为每启动一次,就要消耗半升的柴油。可是她却忘了,长时间这样,会造成柴油机燃烧不良,积炭严重,加快零件磨损,还费油。
【采访】大兴区农机研究所 工程师 李学宾:它就是有一部分燃油呢,没有燃烧,没有做工,直接通过这个排气管排出了发动机,这样呢,既浪费了燃油,造成这个发动机功率下降。
【解说】再说,这一停下来,也耽误干活的时间。在农忙的时候,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樊凤良希望孙秀红,能养成一个好的工作习惯。
看看天色已晚,樊凤良建议孙秀红,翻完一条地,换行的时候,采用倒车的方式,回到起点翻第二条,这样速度会比较快。但孙秀红是新手,后面挂着一个旋耕机进行倒车,难度有点大。
【采访】大兴区荆家务村 村民 孙秀红:他两把就能揉过来,我就得揉三把才能揉正。
【解说】这要是方向盘没揉好,车子走歪了,很容易出现空档,还得重新翻地,又费时间又费油。别看新手和老手就差这一把轮,一天下来,工作量可差不少呢。
【同期】大兴区荆家务村 村民 樊凤良:这一天,如果要是长地头的话呢,差不了多少,要短地头,就是地头比较短,都是拐弯的,现在就是说我跟我媳妇,她就算。记者:新手。我们俩这一天能差二十亩地。
【解说】一天就差出二十亩地,那可不是一星半点。对于孙秀红来说,还要多加练习啊。
【采访】大兴区农机研究所 工程师 李学宾:这个新手和老驾驶员,他们操作同一个项目的区别是比较大的,新手呢,你像他在地头转弯、掉头这块啊,都没有这个老驾驶员熟练。
【解说】老丈人的地,原本二十来分钟就能完活,这一说,一比划,天都快擦黑了,还没整完呢。为了不耽误时间,樊凤良还是自己跳上车忙活起来。
【解说】经过头一天的测试,樊凤良对爱人的技术,基本有数了。别看就这么四四方方的一小块地,对于新手来说,出现的问题还挺多。可经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谁都得过这一关。
【采访】大兴区荆家务村 村民 樊凤良:一般我就是先让她看,你先把这说明书看懂了。看懂之后我在里头操作,你在旁边看着,然后跟你干一个班是两个班,然后自己就可以操作了。就是慢。一般容易点的给她。
【解说】开拖拉机熟不熟练,不光是会操作,还得知道什么情况下怎么灵活处理,樊凤良说,这就得靠平时多干活、多积累经验了,有时候甚至对车辆进行一些改装都是可以的。
比如在播种的时候,要按一般的做法是,拖拉机先挂着旋耕机跑一遍,松完土以后,换上播种机再跑一遍。樊凤良为了少跑一次车,就对旋耕机做了调整。
【采访】大兴区荆家务村 村民 樊凤良:它这个拖拉机的应该它是挂两米三的旋耕机,这咱们呢,给它减小一下耕幅吧,就是变成一个一米八了。
【解说】旋耕机由长变短,那拖拉机不就变成大马拉小车了吗?怎么就能少跑一次车呢?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樊凤良对悬挂的机器先做减法,然后再做加法,来了个一拖二。
【采访】
樊凤良:前面是旋耕机,后面那个呢是玉米播种机,我把这两个机器呢,结合在一起,它就是原来两台拖拉机作业呢,我现在一台拖拉机就能作业了。
记者:那这两个机器怎么连在一起呢?
樊凤良:这个中间有一个连接杆,把它,一共是三条螺丝把它上一下就可以了。
【解说】樊凤良这个改动是从别人那儿学来的,不过,细心的他又在机器上做了些调整,。
【采访】大兴区荆家务村 村民 樊凤良:它原来那种的是无法调整(深浅)的,播种机随着那个旋耕机的深浅,只能随着它。我这个改进之后呢,后头播种机也可以调深浅,前面也可以调深浅。这样呢,就是说可以种各种作物,你看大豆吧,它需要比较浅,这样呢,就调一下中间拉杆,让它浅一下就行了。
【解说】既然这么省事,那何不多挂几个呢?
【采访】大兴区荆家务村 村民 樊凤良:不能了,因为我这车子是65马力,配套这两个机子呢,已经可以了,如果再加一个,马力达不到,第二呢是这个力臂太长了,会造成提升器的损坏。
【解说】樊凤良改装的时候,根据专家的建议,把悬挂的农机具,控制在拖拉机可以承受功率的85%以内。这样一改,不但效率提高、省了油,干起活来,农户还能省钱呢。
以往翻一亩地三十元,再播种一次是二十元,两次加起来就是五十元,可按樊凤良的做法每亩农户可以少付个五块、十块的。
【采访】大兴区荆家务村 村民 樊凤良:咱们把它结合一下,给它挂在一起,然后就等于一台拖拉机,干两台拖拉机的活,这样不是一亩地就五十了,五十了咱们适当少要点,四十五、四十,这实际上你钱也多挣了,他老百姓也少花钱了。
【主持人】:樊凤良是个会干活的人,他的拖拉机,买的时候国家有补贴,自己只掏了一半的钱,再加上科学利用,每台拖拉机既能多挣钱,还能少用油,可以说是省上加省。其实开拖拉机的这些学问,都是樊凤良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2年11月26日 09:41
视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