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40812 云南鲁甸地震救援纪实(上)

来源:央视网2014年08月12日 22:53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房屋夷为平地,巨石阻断道路,云南地震牵动人心;缺水、缺帐篷、缺食物,灾区救援日夜兼程]

  到今天,云南鲁甸6.5级地震的抢险救灾工作已经进入第10天。在云南省昭通市的鲁甸、巧家和会泽三个县,各救援部队和社会力量以及灾区群众,持续展开生死救援,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帮助幸存的人度过灾后最艰难的日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赶赴鲁甸,记录下很多令人动容的人和事。

  救人!救人!快!快!

  2014年8月3日16: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鲁甸“8.03“地震的破坏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最早接到救援命令的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与公安部消防局紧急商议:要不要全国消防总动员。

  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田国勇:我们紧急调集了全省的、周边的,开始第一步是调集了周边的地质轻重型队,这个第一批力量,我们当时就调了400多人,调出来以后,我们公安部消防局首长就打电话来了,问我们需不需要全国的力量,调集全国的力量来。

  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的先头救援部队抵达灾区后,第一时间传回了灾情信息,公安部消防局获知后决定,暂不征调全国力量,由云南省公安消防就近调集兵力开拔灾区。九个支队1030名消防官兵分赴三个战区,在废墟上同时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大救援。

  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昆明支队特勤大队大队长赵勇:第一个就是我们的震中,现在的鲁甸县的龙头山镇,以这个为震中;第二个就是以火德红镇那一片,就是火德红下面是天生桥(红石岩)电站,还有就是我们的红石岩(天生桥),那个地方的情况也是很复杂,那点作为一个战区;第三个战区就是我们的包谷垴(乡),新店(乡)这一块。

震后的云南鲁甸县

震后的云南鲁甸县

  鲁甸县公安消防大队是第一支赶赴震中的先遣部队。

  云南省鲁甸县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陈蓉:5分钟集结。

  云南省鲁甸县消防大队中队长柳川云:我们机组就是全部震坏了。

  陈蓉:到沙坝这里路就堵了,就是地震以后塌方。

  柳川云:是先带点轻型装备,因为大型装备我们无法进来。

  陈蓉:几乎是跑步到灾区的。

  救人是第一任务,震中龙头山镇几乎被夷为平地,废墟连片,哭声求救声四起,从哪里开始搜救呢?

  陈蓉:有很多人求救,还有很多受伤的群众,其中有一个妇女,有一个大姐就跟我们说,说我给你们带路给你们带路,下面有一家人就是埋得特别厉害。然后我们就跟着她就往落马口。

  柳川云:听周边的(群众)询问说里面总共一家,四口人在里面。 

  据村民讲,被埋的一家四口人里,似乎还有生命迹象。但是,地震时他们全部在一楼,被倒塌的二层楼整个压在了下面。

  柳川云:它那个房子是两层房,第一层房几乎没有了,第二层房也坍塌,只有二层的地面(楼板)平平地压下来。

  这极大地增加了搜救的难度和危险性,消防官兵立即勘察地形,找到了搜救的突破口。

  陈蓉:我们就是往那个,比较容易救援的那个三角,梁和板的下面一个孔。 

  大型搜救装备进不来,只能靠小型工具和人力,徒手进行搜救。所以,消防官兵必须借着小孔凿开一个洞口,才能钻进去到废墟下面施救。

  柳川云:我先把那个,就是组织下面的战士,先把洞口加固,我们一般救援是先把洞口加固,然后才能进去。

  柳川云从狭小的洞口钻进去后,却发现一个通道很难施救。

  柳川云: 里面的石头非常大,一个人在 里面操作不行,我就安排了一个战士从正面这边进去,我从右侧那个洞口进去,进去就之后, 就是两个人托在这边,就那个大的石头,他在这边用(手)推,我在那边往这边一个一个地拖。

  当柳川云和一位战士在废墟下艰难施救时,在洞口外指挥救援的陈蓉,紧张得心都快跳了出来。

  陈蓉: 救援的时候,我们几个战士在里面救援的时候,我就在外面,我就拖住我们那个排长,拖住他的腿,就是说一有余震,余震比较强的时候,我就得使劲把他往外拽,因为很快,不管我们做过怎样的加固,但是你根本预测不到余震会有多大。

  柳川云与战士齐心协力,一点一点地把压在楼板下的石头渣块移走后,终于发现了被埋者,场面令人揪心。

  柳川云:我们先是看到那个大人,那个大人应该是那家的女主人,还有他家一个,大概是九个月的一个小孩,在她手里面抱着,当时那个大人是扑着的,她可能当时的反应,第一反应把孩子搂过来,但是她没来得及,那个小孩还是像这种在她手臂外面,在外面还是被压到了。

  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这位母亲保护孩子的本能反应深深地震撼了柳川云,在废墟下,他无法判断被埋者有无生命迹象,只能尽力施救。当大家艰难地把母亲和孩子先后救出废墟后,检查的结果却令人悲痛。

  陈蓉:有一个一岁多的小男孩,当时我们把他抱出来的时候,他的头已经被顶板压得,压得头变形了。

  医生现场确认,这对母子早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已经失去了生命。那么,废墟下的另外一个小孩和大人呢?

  柳川云:3岁多的那个小孩还在里面,手伸向这,被压在里边的,就是一只手压在里面的,头是这样的,像这种的上面二层的楼板,只是下来那么一点。

  陈蓉:孩子的手,是被沙发卡住了,两个沙发倒扣以后把手卡住了。

  柳川云和一名战士 在黑暗狭小的空间里一边往外清理渣块,一边摸索着一寸一寸地靠近小孩子。突然,他们听到了哭声。

  柳川云:来来来,不要哭不要哭,乖啊。

  小孩的哭声让在废墟中徒手刨了几小时渣块的消防官兵一下子兴奋起来。小孩叫“童童”,还不到3岁。看到消防官兵叔叔后,他很听话。但是,小童童的左手臂被顶着大梁的沙发死死地压着,要成功救出并不容易,而且,他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

  柳川云:他有的时候还是慢慢地,眼睛会闭着睡着,因为想睡的样子,但是我们有看到他已经想睡了,我们立马把他叫醒,说立马把他叫醒,再拿水给他喝,一拿水喝他又不睡了。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余震不断,救援通道狭窄,周围土石松散,消防官兵们除了持续给孩子打气之外,还要小心地用手抠掉碎石块和沙土,再用撬杠慢慢地敲碎露出的砖石。然后双手扒开小童童身体周围的沙土,以腾出更大的救援空间。消防官兵们手套磨烂了,手指磨破了,指甲缝里都是沙土,但消防官兵们顾不上休息。

  柳川云:全部掏空了,就剩下那个大梁压在下面,我们没办法。

  又一个难题出现了:怎么把孩子从大梁下挪出来呢?由于孩子的左手臂被死死压了近4个小时,血液无法流通,救援时间越长,孩子的肌肉组织很可能因血液无法流通而导致坏死,将会给孩子留下永久的残疾。所以,既不能简单地往外拖拽,救援速度又要尽可能地快。

  陈蓉:我们又当时就找到千斤顶。

  柳川云:那个千斤顶是大功率的,我们就在里面打,作业面很小,就慢慢地,慢慢地(打)。

  消防官兵们用千斤顶给大梁卸压,终于将小童童的手移了出来,接下来,怎么把孩子抱出洞口,更不能大意。

  柳川云:他的左手刚好在我的左手上,我像这样托着,就是用这两个小腕(肘)这里,肘部这里,还有两个膝盖这里,往后这样蹭一下,往后退一下,蹭一下,往后退一下。我必须慢一点,我还要考虑到他是横着的,洞口差不多这么宽,我必须考虑到他的手(伤),考虑到他的两条(臂),不要碰到墙壁。

  小童童终于得救了,他是消防先遣救援部队从废墟下成功解救出的第一个生还者。小童童立即被送往医院救治。

消防官兵利用千斤顶营救小童童

消防官兵利用千斤顶营救小童童

  地震发生后,云南消防、边防和相邻地区部队等各支力量紧急驰援鲁甸灾区,但是,由于当地地形复杂险要,加上余震和大雨,城区不时出现塌方和山体滑坡。救援队伍尽管不畏艰险,闯出了一条条生命大通道。但时间就是生命,分秒必争。在救援队伍到来之前,一些相对偏远的灾区,当地群众也同时展开了积极自救。

  李家山村的自救

  鲁甸县火德红镇是仅次于震中龙头山镇的第二重灾区,在“8.03”地震中,该镇李家山村的很多社、组遭受了灭顶之灾。

  云南省鲁甸县火德红镇镇长王小虎:我们现在全镇是6个村,重灾有4个村,4个村其中李家山村是最重的,它死亡人数42人,李家山村到现在为止已经死亡的41人。

  《经济半小时》记者赶往李家山村的路上,捎了一个搭便车的青年,恰好是李家山村的村民。

  云南省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村民张顺勇: 我刚从昆明那边回来。

  记者:为什么从昆明回来? 

  张顺勇:我在那打工,家里地震了,我大老远赶回来。

  在昆明打工的张顺勇听到家乡发生地震的消息连夜坐车赶回,但到了镇上之后,并没有立即回自己家,而是先帮人抬伤员。

  张顺勇:我还没回到家呢。

  记者:你是几点到县里的?

  张顺勇:我昨天晚上7点过了,我到县城的时候,到现在还没回到家呢,到镇上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就昨天晚上八点多到镇上。

  记者:那你现在还没回家是忙什么去了。

  张顺勇:我帮他们抬伤员去了。

  记者:有没有问一下你们村子伤亡是怎样的情况?

  张顺勇:伤亡,现在我还没到家,情况我还不知道。

  张顺勇家里的房子虽然没有坍塌但损毁严重。他8岁的女儿发生地震时正好在家里。

  张顺勇的女儿张佳容:怕。

  记者:当时你看到地震是什么样的?

  张佳容:地震是房子倒垮的时候。

  记者:地震的时候你怎么办呢?

  张佳容:我就是背着妹妹,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房子一垮的时候,等地震停的时候我才从房子里钻出来的。

  记者:地震的时候有没有东西掉在你身上?

  张佳容:有。

  记者:什么东西掉哪儿了?

  张佳容:掉在我妹妹的背上。

  好在张佳容和全家人逃过一劫。在李家山村,有一户人家的四个孩子同时在地震中遇难。不过,就在李家村老屋基社,一个12岁男孩成功自救,并同时救下了在自家屋内玩耍的3个小女孩。

  云南省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学生李德尉:房像电视机(演得)那样摇晃了,后来我还没出门的时候我就看见房屋全塌那时我来不及,让妹妹她们出来,就让她们躲到桌下,我是躲在三角形的墙角。

  记者:躲灾的知识从哪学的?

  李德尉:在学校老师给我们演练过。

  记者:演练是让你们怎么躲?

  李德尉:演练是老师在学校的时候,让我们听到有地震的时候,老师是用口哨指挥,听到口哨声老师就会说趴在桌子下,用最快的速度,待地震过后,老师然后又会响起口哨,之后听老师指挥撤到安全的地方。

  第一波强震过去后,李德尉立即招呼三个小妹妹从门口爬出已经倒塌的屋子,并喊奶奶和其他人撤出了村子。在李家山村,地震发生当天,村民们及时自救并互相救援,有效减少了伤亡。

  鲁甸县火德红镇派李家山村救援工作组组长何荣贤:首先电话安排,社长(组长)安排群众,首先疏散到安全的地方,我们最典型的是我们李家山红石岩社的社长余传学,他房屋倒塌以后,当他发现他的母亲,被钢筋插到胸部以后死亡,和他女儿已经死亡的时候,把他的儿子抱出来,送给我们第一个赶到的医生那打了针以后,他自己又回去参与救人。

  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王庆龙:那天死人多得很,伤的也多得很,我就拿着药箱朝那边去了。

  乡村医生王庆龙帮助乡亲们救援,并连续救治伤员,地震发生5天了,还没有回自己的家看上一眼。

  记者:你家离这儿有多远?

  王庆龙:两公里多点,就过去了。

  记者:就过去了,你还没回家看?

  王庆龙:没,我不想去看了。

  记者:你家房子是好的?

  王庆龙:还是塌了,听他们说是围墙哪里垮了,我不管了,因为我(家)五个人都是好好的,我咋还去看。我没伤着人是最大的宝贵,我自己像人家别人我有一份力量,我救出一个算一个,救出两个算两个。

乡村医生王庆龙临时救治点

乡村医生王庆龙临时救治点

  在老屋基村,社长李兴能每天都守望在废墟上,提醒进村的人们注意危险。这个社在地震中有3人遇难。老李说,全村的房子都没了,这几天,村民们最急缺的是帐篷等物资。

  云南县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老屋基社社长李兴能:吃的也没有,水也没有,住的也没有。

  云南县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老屋基社社民:没有帐篷。

  张顺勇叔父:就住在外面,拿防雨布搭个。

  记者:自己搭的?

  张顺勇叔父:自己搭的。

  李兴能:几十个人就是在篷里,头上(顶着)布,他们一直在上面,遮着雨过了一夜。

  在鲁甸县灾区,很多村子都是全村房屋尽毁,火德红镇的李家山村,还有一个社整体被堰塞湖埋在水下。逃生出来的村民们,地震当天晚上都是大雨中,头上顶着防雨布站在山上、路边,站了一夜。到了第二天,大家只能靠近村子在山坡上或路边临时搭建简易的帐篷,但漏雨又不安全。另外,这些村子在地震中都断电断水,大家该怎么办呢?

  在鲁甸县灾区,很多村子都是全村房屋尽毁,火德红镇的李家山村,还有一个社整体被堰塞湖埋在水下。逃生出来的村民们,地震当天晚上又遭遇大雨,不得不头上顶着防雨布在山上、路边,站了一夜。到了第二天,大家只能靠近村子在山坡上或路边临时搭建简易的帐篷里安顿下来。对他们来说,最紧迫的就是得到救灾物资。 据了解,此次地震倒塌的房屋中,有近80%是土坯房,根本没有抗震能力,因此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幸存下来的人们生活也出现困境,水、食物、帐篷。他们焦急地在等待救援。

  帐篷!帐篷!食品!食品! 

  从8月4日起,陆续有企业和社会机构捐赠的救灾物资从云南和附近省区运抵鲁甸。这些物资都是帐篷、方便食品、粮油、药品和水等灾区最急需的。中国扶贫基金会每天都接到国内企业甚至海外华人捐赠的灾区紧缺物资。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我们的物资,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批物资是我们的储备物资。根据我们以往救灾的经验,帐篷啊、必须的衣物、被褥、床啊,我们可能第一批就运过来;第二个组成部分是企业的捐赠的部分,企业有的捐大量的矿泉水,方便食品,这些是第二批, 这个量是最大的。我们会识别,如果灾区能够用上的。有需求的,那我会接受,有一些暂时用不上的,我们也跟企业沟通,暂时先不要捐;第三个来源我们的储备库里的东西,用完了,企业捐赠的东西,也都运过来了。但是还有一些物资,可能我们既没有储备,也没有捐赠,比如说粮食、油,那么这样的一些物资,我们可能就会很快地在周边进行采购。

  救援物资

  救援物资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娄可卿:我们其实是海外华人,听到这个地震的消息之后,立马就组织了1500万元。我们自己生产的物资,从昆明和成都两个我们的仓库,连夜赶过来的。

  但《经济半小时》记者发现,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存放救灾物资的院子里,很多车辆上的物资一直压在车上很久,都还没有发放下去。

  四川籍司机:我们是5号晚上来的。

  记者:就前天晚上来的。

  四川籍司机:是。

  记者:怎么还没走呢?

  四川籍司机:说路不通。

  记者:那你们什么时候才能走?

  四川籍司机:我们也不知道。

  记者:很多车压着这么久,为什么还没发出去?

  中国扶贫基金会紧急救援部项目官员潘定国:灾区现在有两个重要信息,第一个信息就是道路中断,我们昨天下发了一批物资,运送了8个小时,总共里程只有40公里,要8个小时才到灾区。所以现在我们大车是没办法运进去的,道路都中断了。

  云南省盘县义工联合会志愿者:现在属于紧急救援阶段,那肯定是以救人为主。它不是以物资,它最主要的是救治伤员和救治生命。

运送物资的救援车

运送物资的救援车

  每天几十次上百次的余震,加上突如其来的大雨,到处是塌方和山体滑坡,很多被毁路段刚刚抢修恢复又再次被塌方或滑坡阻断。一边是灾民缺吃少喝没住处,对救灾物资望眼欲穿,一边是物资因道路受阻不能及时送到灾民手里。鲁甸县城的救灾物资临时存放点只能被迫压下越来越多的物资。道路被毁,救灾物资可以等,但救人一分一秒不能停。

  云南省曲靖市公安消防支队富源大队中队指导员徐建才:旁边路全部被,泥石流还有地震那时候的灾害,全部破坏了,当时只有那一条路。

  八堡村通往外界的所有道路都被泥石流和塌方堵死,为了及时救援从废墟下挖出的76岁老人,消防官兵们穿山越岭进行生命接力,用血肉之躯搭建了一条陡峭得近乎垂直的生命救援通道。

  徐建才:当地栽的都是花椒树,花椒树刺什么的比较多。我们基本上就是从花椒树的树林穿过来,所以好多同志身上都是被刺扎伤了。

  尽管一路艰险,但老人幸运获救。更多的时候,消防官兵们冒着生命危险长途奔袭几小时,迎接他们的却可能是意外。

  云南省消防总队红河支队蒙自中队指导员曹华:老屋子山那边,有一户人家涉水,在地震中有人员埋压。接到任务以后,我们迅速组织了人员,迅速赶往现场。

  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及时赶到并挖出被埋人员,消防官兵只能冒险急行军,穿越一个又一个山体滑坡地带。

  消防官兵:以最快的速度,快快。

  消防官兵:危险得很。

  三十名官兵沿着坡度六十度以上的山体滑坡地带横向穿行,上面随时有滚石砸下来,向下随时会掉下山崖。冒着一路险情花了两三个小时终于赶到,却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曹华:离现场不远了,估计也就是四五十米。当时接到(电话),家属那边说人已经刨出来了,他们自己就安葬下去,我们就原地返回。

  废墟下的被埋压者已经死亡,是救援者常常要面对的问题。但是有一线希望,消防官兵都要争分夺秒地搜救;即使找不到生命迹象,也要想方设法地进行搜救。

  消防官兵:脱帽,脱帽默哀。

  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昆明支队特勤大队大队长赵勇:我们在以前的512汶川地震也好,包括我们云南是一个多灾的一个省份。我们对我们的战士也有一些要求,我们也想表达对我们死者的一个哀悼,一个尊重。

  经过全力救援挖出遇难者之后,举行简短的默哀悼念仪式,这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安慰。截止到8月10日,鲁甸地震发生一周,云南省公安消防九个支队出动1030名官兵,在鲁甸、巧家和会泽三个县的53个村,对6956户进行了搜救,从废墟中挖出139人,其中生还者36人,另有103具遗体,还疏散转移群众6340人,排险585处。

消防官兵全体默哀

消防官兵全体默哀

  田国勇:我们这次要求是对重灾区是全面,全覆盖地搜寻,不放弃每一个村,每一个户不留死角。

  8月5日上午,“803”地震已经过去了40个小时,救灾物资临时转运站果断采取了一个新办法:见缝插针,化整为零,暂时避开震中龙头山镇,先送火德红镇灾区。

  何荣贤:一个帐篷可能就是两家或者两家三家,也有可能是四家,你们哪个也不是一家人一顶(帐篷),你们听好了,包括你们这个社哪个社也都是,三家两家一顶(帐篷),不是一家一顶(帐篷)。

  灾民们等待已久的帐篷终于来了,却只能两三户人才能分配到一顶,个别灾民难免有些想不通。但多数灾民非常满意,因为地震毁了房子之后,拥有一顶帐篷,就暂时有了家的感觉,有了一份安全保障。一天过后,从震中龙头山传来好消息。

  王军:8月3日鲁甸地震发生之后,我们第一时间从我们成都的备材库中,我们紧急调用了750顶帐篷,8月4日我们的帐篷已经到达了鲁甸县,但是因为受灾极其严重的龙头山镇道路一直没有抢通,今天上午帐篷200顶运往了受灾也是同样严重的火德红镇,已经发给了灾民刚刚我们得到消息,龙头山镇的道路已经抢通了,我们剩下的550顶帐篷马上就要运往灾区,我们希望是在今天晚上尽早地把帐篷发到灾民的手里,让他们今天晚上的睡觉不再担心天会下雨。

  8月6日傍晚,这三辆满载帐篷等急缺物资的卡车终于上了路,连夜送往震中龙头山灾区。

  据云南省民政厅统计,截至8月9日12时,政府和社会机构及企业在灾区共发放帐篷29948顶,彩条布3275卷,棉被29504床,衣服68190件,折叠床14693床,大米664.38吨,矿泉水105714件,方便面55283件,牛奶2599件,食用油55898桶,蛋糕、面包、八宝粥、饼干等食品40480件,还发放了各类药品9616件和发电机626台等救灾物资。

  半小时观察

  今天是“8.03”地震第8天,虽然救援的黄金72小时早已过去,但昭通灾区的地震救援还没有结束,云南消防官兵和各支队伍以及民间救援力量的搜救工作还在进行,但救援策略有所调整,更注重对失踪人员的搜救。云南消防官兵们还抽出部分力量帮助打通救援通道、运输救灾物资,并帮助灾民搭建帐篷灯等,他们同时还有一个新的任务,就是确保灾民安置点的安全防火等工作,防止灾民受到次生灾害等意外的伤害。我们感谢这些救援队伍,并祝福所有的灾民,此时此刻,我们都是鲁甸人,我们的心在一起。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4年08月12日 22:53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云南鲁甸地震时,3岁小童童的胳膊被废墟死死压住 ,他在哭,他的胳膊究竟能不能保住?12岁的李德尉地震时正在家里和3个小朋友玩,地震来了,他成功解救了自己和三个孩子。老屋基村全村的房子都在地震中变成废墟,村民们站在雨中等待救援。敬请关注! (《经济半小时》 20140812 云南鲁甸地震救援纪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