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造林总面积达到了409万平方公里。三北防护林工程,肩负着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广大区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的使命。工程从1978年上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已经建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其成就让世界瞩目。但最近我们的记者在华北、东北等地调查时发现,在近千公里的三北防护林带上,出现了树木大量死亡、人为破坏严重的诸多问题。三北防护林的现状究竟怎样,《经济半小时》记者进行了调查。
一、内蒙上百万亩防护林彻底死亡
不久前,财经频道节目里曾经报道过河北张北的防护林大面积老化死亡的情况。事实上,从1978年开始,我国就开始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以及西北大部分地区开始大面积的防护林建设,除了张北的防护林死亡以外,别的地区怎么样了呢?前几天,《经济半小时》记者驱车前往内蒙等地走访了一趟,如今这里的防护林是不是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呢?
10月24日,《经济半小时》记者从北京出发,沿着京承高速一路向北,经辽宁省朝阳市到达内蒙古通辽。这里位于我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腹地,一直是防护林建设最重要的地区之一。然而,在进入通辽地区之后,记者在不少公路旁看到,大量的杨树不仅整个树干都呈现出灰白色,树上的叶子也掉光了。一些杨树看起来刚刚才被推倒,从裂口处可以看出,树干已经干得发脆。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些已经干死了?
当地村民:对,干死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像这种(旱死的树)明显已经死了是吧?
内蒙古奈曼旗林业局局长张春民:彻底旱死了。
在通辽市西南部的奈曼旗兴隆沼地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兴隆沼,真凄凉,黑风气,白沙扬,吞农田、卷走羊、多灾多难穷棒子梁”。经过30多年的治理,在这片近80万亩的土地上,已经建起了近40万亩呈网格状分布的林带。使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不再受到风沙的侵袭。但当地林业局的张春民告诉记者,和张北防护林面临的情况一样。这里的杨树也正在经历着大面积的死亡。
张春民:大部分的杨树死亡都出现在丘间低地,还有河流的两岸,还有一些公路、铁路的沿线上。
张春民告诉记者,兴隆沼杨树死亡的比例张北也非常接近。达到了当地林地面积的20%。
张春民:2010年,我们初步统计全体死亡半死亡的树。根据当时的统计大约面积有六七万亩的树处于死亡,或者是半成活状态下。
而从目前的卫星图上可以看出,整个兴隆沼林场地区,当年治理风沙时形成的网格依然还在,但是网格之间绿色林带已经被日益增加黄色地带所替代。张春民说,尽管这两年当地一直在更新改造,但杨树的死亡还在继续。
张春民:从2010年开始,死亡的大部分树木都已经过改造。近两年改造了70%,还有30%左右。
顺着兴隆沼林场往西南200公里,是赤峰市敖汉旗的黄羊洼地区。在这个较高的山头上立着的这样一块碑,碑上还能依稀看出防护林工程的字样。而从这个山头上放眼望去,整个地区里的树木显得寥寥无几。
当地村民:整棵整株就旱死了,上面一点叶没有,旱死了,全部旱死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像我们赤峰这种受干旱,包括树种老化、退化这种面积大吗?
赤峰市林业治沙管理站副站长吕景辉:大体上,我觉得这些面积,有二百万亩。一部分是枯死了,但是有一部分在退化,包括它的整个生态效益,正在逐步地减退。
正是大量的这种长不大的小老头树,使得防护林失去了生态效益。吕景辉告诉记者,这种小老头树连劈柴火都没有人要,何况现在大家也不烧柴了。
吕景辉:由于干旱,这些小老头树的树皮,已经是正在逐渐的退化过程当中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我看这些都是大量的小老头树?
吕景辉:这一片差不多(都是)。
《经济半小时》记者:怎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呢?
吕景辉:这个基本上就是枯死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枯死了?
吕景辉:枯死之后,有时候假如有外力作用,用手推或者有风吹的时候,有的树自己就倒了。
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角干二村,村主任荣忠财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村里的防风固沙林就被成片成片的采伐。
荣忠财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角干二村的村主任:这一块林地,保守说也得有350亩以上。那边种苞米有一个三轮车,那边一百多亩,保守说两块加到一起得五百亩以上。《经济半小时》记者:还有没有别的地方被毁的?
荣忠财:有,往西走,西南走,毁的面积也比较大,还能有三块,这三块保守说得达到一千亩以上。
荣忠财说,自己一直在向有关部门反映,终于在今年6月,他得到了当地科尔沁区森林公安局给予的反馈。这份反馈书上指出,已经对韩某陈某等人盗伐林木及非法占用林地的事情做出了处罚。但重要的是,防护林被采伐之后并没有再种上树,地上的沙子开始裸露出来,荣忠财担心,来年沙尘暴就会起来。
荣忠财:现在看到没有,明显看到这个沙子全起来了,如果来年春天,不重新给它绿化了,到了3月至5月份,这些沙子就扬尘四起,我们角干的村民一千多户,也就直接受到了风沙暴的威胁。
在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的村民眼里,这种担心已经变成了现实。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风沙起来了,对面都看不到人,从2006年,2005年冰雹就厉害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厉害到什么程度?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玉米砸的叶子就剩下一条一条的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风沙往村里吹吗?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吹,都吹,普遍吹这块,对面过人都看不见,挣不看眼珠子,就春季。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太平地镇村民就在当地一位蔡姓林业技术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农田防护林的造林工程。到1973年,全乡11.3万亩的土地上造出了230个的防护林网。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农田防护林。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这个地方都是我们村的防风林带,这是一个400米见方的一个方田,这个方田当中(双线)栽了八行树,当中有一条道。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时候是什么样子?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风调雨顺,四外全是绿场地。又抗旱又抗涝防风固沙。
当年见证过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老村长刘纪元告诉记者,1981年松山区遭遇了罕见的11级风暴,邻近的乡村都受了灾。但是太平地镇由于有防护林的保护,农田安然无恙。媒体报道之后,太平地镇受到了国家的表彰。太平地镇农田防护林一下子开始闻名全国甚至闻名世界。
刘纪元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六分地村老村长:包括黑龙江省,和内蒙其他别的地区,他们那就是不断地都上这里参观。美国来这里三次,还有其他有些国家的元首也到这里来过,联合国粮农组织18个国家组织上这里来看过。
但是随着木材价格的攀升,在2000年开始至今,太平地镇六分地村的农田防护林就一天天的被变卖和砍伐。而砍伐之后,防护林就再也没有种起来。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些原来都是树带?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都是树带,你看这长的都是别人的,这个是六分地(村)的,现在都没有了,六分地的这东边原来都有,(现在)这都没有树了。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原来) 14000多亩地全都有防风林。《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被伐的有多少?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都砍伐了。
在这里的田间道路两侧,还有最近才被采伐后留下的树桩。村民说,原来在农田里放眼一望,到处是树,根本望不出去。但是现在从地里往村里方向望,一眼就能望到头。一眼能望过去的地方,风沙也跟着就吹过去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树死了吗?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这不都死了吗,看我们村原来我们村根本就看到村,就那个方位都是树,现在一看现在没有树了,这风沙这么大,你听呼呼的。
看着日渐稀少的防护林和越来越大的风沙,已经退休多年的老村长刘纪元也只能望沙兴叹。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六分地村老村长刘纪元:现在咱们也管不着那个事,从心里来说有些东西确实挺难受的,但是挺难受的你也没有办法。原来要是蔡工程师活着的话,那就磨磨唧唧就为造这几棵树,他要活着也得气死,那老头,那工程师(当年)那心血没少费。
《经济半小时》记者沿着三北防护林带一路调查,虽然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统计数据,但就从通辽和赤峰两地的情况看,就有上百万亩的防护林出现死亡,有的正在迅速的退化。而在一些地区,私砍盗伐的现象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为什么国家重点投入建设的生态工程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二、村民伐树种庄稼导致防护林大面积缺失
在这些防护林大面积死亡的背后,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词就是干旱、缺水。那么到底当地干旱缺水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在过去的超过三十年的造林时间里,当地水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呢?除了缺水,又有什么原因使被砍伐的防护林不能再次种植起来呢?
内蒙古奈曼旗林业局局长张春民告诉记者,当地密度适中的杨树林,每个生长季的耗水量在380毫米左右。然而在一份奈曼旗1970年至2009年的降水量统计表中,《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上世纪70年代到2000年前后,当地的平均降水量在360毫米。而在最近的2000年-2010年的十年时间里,奈曼旗的年平均降水量降到了260毫米。
张春民:(杨树)是浅根性树种,天然浇水不足,补给不足,地下水下降,满足不了他的生理需求了,土壤的含水量小于2%,那么植物已经不能从土壤当中吸收有效的水分,从而满足他生命的需要,就凋蔫以后树死亡。
由于降水量不足,现在当地种田种树都得依靠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但对于农民个人来说,难以承担灌溉设备的投入。因此,即便是造了林也难以成活。
当地村民:我们灌溉时不像生产队,你看人家这地都是管灌。我们这地里就没有,我们都是个人打井,但是个人上不起管灌,水袋一铺就几百米,上千米,就这么浇地,浇不起,所以成活率就低。
正是基于灌溉模式的造林治沙和灌溉农田面积的增加,使得用水量的飞速增长,正在导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
当地村民:现在地下已经超过12、13米都没水了。得从12、13米以下抽水。我们现在也机井抽水,使管灌,使潜水泵都得18米,18米以下往上提水才有水。
抽样数据显示,奈曼当地的地下水位由1994年的3-5米下降到了现在的7-13米。由于生长过程中耗水量大,地下水位的下降给杨树的成活带来致命打击。
《经济半小时》记者:您刚刚提到杨树是这种浅根性植物是吧?
张春民内蒙古奈曼旗林业局局长:浅根性树种。
《经济半小时》记者:它的树根能伸到几米?
张春民:正常都是在水平根一米深左右,超不过一米五。
越缺水越抽水,使得杨树生长可用的水越来越少。而导致杨树死亡的另一个原因是种植密度过大。根据国际杨树委员会的规定,杨树密度等级每亩超过66株即为很密等级。但是在当年,杨树的种植密度要远远高过这一数字。
《经济半小时》记者:原来一亩地种多少棵?
马琢通辽市生态建设办公室主任:种300来棵。就是二乘一,两米的行距,一米的株距,这不就300多棵吗?667平方米,就是这个数据。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专家罗菊春教授告诉记者,由于杨树属于阔叶树种,本身蒸腾耗水量就大。而密集的种植就会使得树与树之间要抢水喝。一旦降雨量和地下水的减少,树木“吃不饱”的现象就会进一步凸显出来。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罗菊春:一碗饭4个人和2个人吃能一样嘛,就是很简单的例子。但是它自己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被压的,赶不上去的自己死掉,来给大的树创造空间。
由于杨树具有种植成本低、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在当年雨水充足的情况下,几乎是插下一根树枝就能长出一棵树。抱着种的越多,效果越好的心态。防护林的种植密度越种越大。
罗菊春:当时造林就是想栽密一点才能达标。因为我们造林它有指标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什么样的指标?
罗菊春:每一亩地,比如说它规定你,要栽100颗,你只活了90颗,一检查,那是造林不合格。于是我栽110颗,再死10颗,我还有100颗,所以他就尽可能栽密一点。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在树木进入成熟期之后。林地所有人可以向林业部门申请,进行采伐更新。但实际的情况是,大量的防护林在采伐之后,都种上了地。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现在所有这些树现在都放了,连地都卖给老百姓,让他植树,没植树都种成地了。
荣忠财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角干二村的村主任:一部分变为耕地,剩余一部分,现在耕地也没种,也没给种植树。
大林镇的这位村民告诉记者,他家房前的这片地曾经是自己家分得的林地。但就是因为种树见效太慢了,所以他就悄悄砍伐了自家地里的这些树。尽管他还因此受到了处罚,但受罚过后他还是在这片地上种上了玉米。
科尔沁区大林镇村民:爷爷载树孙子花。像我们这辈根本就花不上,后来我就刨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就因为花不上就刨了?
科尔沁区大林镇村民:还不如种玉米当年出点钱。
《经济半小时》记者:种树不出钱?
科尔沁区大林镇村民:出钱早了,得多十几年,我这都60多岁,再过十年,70多岁,活不到70岁,爷爷载树孙子花,孙子辈上赶上卖钱。
张春民给记者算了算种粮和种树之间的差别。造过林的林地上,农作物往往会长得特别好。以种玉米为例,去掉种子肥料人工成本,一亩玉米地一年能收入上千元。但如果是种树造林,获得效益则要比种玉米少得多也慢得多。
张春民奈曼旗林业局局长:就这两年农产品价格上扬,树木的效益慢,树木得15年一个轮伐期,15年平均一亩地卖4方木材,一方木材600块钱,2400元,15年,一亩地平均一年才一百多块钱。
在六分地村原来的林带上,现在只有几棵稀稀拉拉的树苗在风中摇曳。唐军告诉记者,由于缺乏管理,这些树苗也大都干死了。风一刮就会断。就算没有被干死的树也活不下来,因为树一旦长大,就会挡住庄稼的阳光。
唐军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有的种上之后想让他活,在谁的地头上谁就折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谁地头谁折了?
唐军:一般得不到收益,在那里碍事,挡着。
《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不知道这个可以防风沙。
唐军:他不管这么多了,就看眼前多种点地多收入两棵玉米。
除了种地和种树之间的收益不同,还有一种情况是,伐树卖的钱农民没有得到。
《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大家都不愿种树是为了什么?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得不到收益,收益卖树卖点款让镇政府给挥霍了,把账目都丢了,所以老百姓植树积极性没有。
《经济半小时》记者:树款老百姓没有得到?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太平地镇六分地村村民:没得到。
对此,太平地镇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属于历史原因。
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林业站站长贾树龙:那个(没有得到树款)没有吧,我是2011年调过来的。然后以前有很多的事情不是特别清楚。
王军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林业站:因为有一个历史原因。原来头几任管理不善有一个,村里放树以后,老百姓有意见,因为这个钱没用在正地上,就是头几任,不是一时半时形成的,原来有头几任(村)书记把树放了,这个钱没用好,老百姓对这个有意见,现在更新有难的现象。
通辽市生态建设办公室主任马琢告诉记者,他现在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和这些滥砍伐滥开垦的现象作斗争。因为生态一旦破坏了,就难以再恢复。
内蒙古通辽市生态建设办公室主任马琢:破坏非常容易,一两年就破坏了,建设没有五年八年,你想恢复到原来的原生态那是实现不了的,或者是由于你破坏,你真正达到原来的原生态,可能是永远都不复存在的,植物已经破坏了。
但是在种树与耕地的利益比较之下,一些毁林耕地的现象日趋严重。更有甚者,尽管是在一些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区,打着采伐更新的名义,对林地进行承包之后开垦种地的现象也是屡禁不止。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些都已经承包给个人了?
内蒙古开鲁县建华国有林场职工:对承包给个人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我要包下来这个树我可以自己弄走是吗?
内蒙古开鲁县建华国有林场职工:对呀。它也是有年限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伐了之后能干什么?
内蒙古开鲁县建华国有林场职工:种地。
《经济半小时》记者:树能干什么?
内蒙古开鲁县建华国有林场职工:这个树成形的就卖给拉板的,不成行的当柴火了。
这位村民告诉记者,如果是林场职工大约15元左右一亩就可以将林地承包下来。一般一次可以承包30年,把林木伐掉之后,通上水电,对外可以以300到400元每亩的价格出租给吉林等地的人种地。
内蒙古开鲁县建华国有林场职工:这块地连我门前700多亩地这是一家的,去年买的。今年还自己种地种赔了,现在租给种地瓜了,300块钱一亩。下一年种花生200块钱一亩,700多亩,30多万回本了,30年是人家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两年能回本?
内蒙古开鲁县建华国有林场职工:要租的话三年能回本。
记者以承包林地的名义找到了当地的林场管理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承包林地要经过拍卖。承包之后,林地上的树就等于白送。
《经济半小时》记者:我要比如说办这个采伐证什么的怎么办?
内蒙古开鲁县建华国有林场工作人员:自己办。林场只管卖地,其它一切都不管。
《经济半小时》记者:办证得到市局是吗?
内蒙古开鲁县建华国有林场工作人员:如果市局有人的话就不是问题,就是没有采伐证市局你有人的话,一句话,也没人查你。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林场现在林子死的也多,这个地方怎么感觉这么干?
内蒙古开鲁县建华国有林场工作人员:我告诉你,这个林子死的活的,就等于白送给你,就是便宜,别的都卖25,30,这个地方才15,这个地比如卖你十万八万哈,这个树就等于卖柴火烧。
三、治沙造林亟待政策扶持
辛辛苦苦种了几十年的三北防护林,原本是用来挡风沙,保水土。现在有的树木竟然被随意砍伐,成了烧火做饭的柴火。我们知道,国家对于林业管理,尤其是对肩负重要生态功能的防护林建设,是有着严格规定的。财经频道的记者行程近千公里,对内蒙古通辽、赤峰的三北防护林进行了调查。在采访的沿途,记者不断看到防护林树木死亡、林场退化以及树木遭砍伐的情况。种了几十年的三北防护林,遭遇了今天的这种情况,的确让人痛心,但是《经济半小时》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心疼防护林的人,其实还是存在的,有一些人,就把这项生态工程,看得比自己还重。
通辽市所属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与赤峰市所属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都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中央财政对这样的项目的新造林补助为每亩地70元-300元。此外,对于国有公益林和集体、个人公益林,目前每亩地每年分别补偿5元与15元。但是就算是有了这样的补偿,与此前我们了解到的种粮种树的差价之间还是有着相当的差距。到底怎样才能在种树和种粮之间找到平衡点,提高农民种树的积极性呢?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专家罗菊春教授告诉记者,他多次参加过国家的沙漠与沙地普查。2004年的时候,我国的沙漠与沙地正在以每年34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但2009年,这个数据开始逆转,变成了每年缩小1700多平方公里。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罗菊春:我算了一下,我们还得有300年,才能把中国的沙化的土地全部解决,还要300年。
防护林建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了,而且当年多是以栽种容易成活的杨树为主。如今,大量的杨树由于缺水、缺乏抚育等因素,出现了大量死亡。急需进行更新改造。而且这样的杨树也失去了商品价值。但对于改造来说,难度依然很大。
内蒙古奈曼旗林业局局长张春民:难度大在哪儿呢,一个需要品种土地,一个需要挖掘树根子,另外一个需要引进新的品种,同时还要采取一些抗旱措施,那么这个投入很大,我们这儿是一个贫困区县,地方财力还有限,群众的收入还非常低,如果靠当地改造加快速度,还很难。
赤峰市林业治沙管理站副站长吕景辉也告诉记者,改造与新造不同。新造林能够享受财政对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补助。但是改造更新,这个补助就没有了。所以实际上,采伐更新比新造林的投入成本还要高。吕景辉认为,如果能够有一种带有补贴性质的激励机制,就能够更好的调动大家种树的积极性。
吕景辉:是不是能启动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推动这种项目带动作用。每亩地可以按照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一个引导资金,或者一个激励资金,或者什么激励方式,反正让老百姓对于个人投入(更新改造),这一块有一个积极性。
但是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太吉村村民韩凤林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19年前,他辞去了村支书的职务,承包了这片近3000亩了无人烟的沙地。在这片远离镇上20公里的沙地上,他一扎就是19年。最开始的时候,他种沙大棒子,失败了之后他紧接着又种了杨树。
韩凤林:那会我在那卖一个马驹子,850块钱,不愁买,3分5一棵。
《经济半小时》记者:买了多少棵?
韩凤林:一万多。
《经济半小时》记者:怎么栽的网?
韩凤林:是500亩一个格,一个格四笼树,那也没成功,包上的还是照样死。你前面没做什么,后面都刮满了干沙子,完了再犯风,一旱把根都刮出来了。
在前面的十余年时间里,韩凤林失败了三次。先是请人帮着种,请不起了就靠自己种。可是这片沙地像是一个无底洞一样,光是投入不见效益。直至后来家里种的土豆全都被他拿去换了树苗。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一种叫做锦鸡儿的小叶灌木终于让他成功的将这片沙地里的沙子给固定住了。如今,他在自己治好的几十亩荒地上种上杂粮,加上放牧的收入,他每年都比别人的收入高一些。
韩凤林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太吉村村民:玉米、豇豆、绿豆就这些杂粮,我样样都种。
《经济半小时》记者:一年收入了多少钱?
韩凤林:现在我收入高了。现在我的收入最低我没掉过12万,最高收了22万多。
《经济半小时》记者:一年啊。
韩凤林:一年收入。
除此之外尽管现在每年的收入,韩凤林还是将其绝大部分投入到了持续的治沙当中,但是韩凤林说,就靠着这片沙地,以后全家人都饿不着肚子了。
韩凤林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太吉村村民:冬季我靠这个垫子,我能搓好饲料,这是最好的基地,我告诉我儿子,将来这片沙漠不沙化了,像我这样的,有70多亩地,我家里还有40、50亩地,就是将来到我死了都不成问题,你就放心吧。咱们每个人都在做,我不给国家添麻烦,这就属于咱们做贡献。
罗菊春教授告诉记者,国家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林地都分到了农户手里。但是不少农户对林地缺乏管护,更缺乏投入。必须依靠集体化、规模化的方式才能够使得防护林得到更好的建设。而韩凤林的这种做法就是规模化林地建设的典型。
罗菊春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虽然划给你了,但他也不靠林子,他去打工去了,他地都不种了,还管你那块林子。这里还是要规模发展来管,一个人一管就是几千亩,几万亩,用上机械,他能够雇更多的工人,这么来搞。看来就是走向规模化、集体化,机械化,这么一个方向。
这个冬天,韩凤林有点发愁。锦鸡儿的特点是越砍越长。自己这一千多亩沙地上的锦鸡儿都已经成熟了,必须要把地面以上的部分砍伐掉,来年才能重新长起来。砍伐这些锦鸡儿就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且砍下来的锦鸡儿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韩凤林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太吉村村民:灌木林到年龄不砍它就死了。有人帮我一把,我一年就更新完了,一年不进来牲畜,来年照样恢复,一点不会破坏。
《经济半小时》记者:如果全部围的话得多少?
韩凤林:十来万。
罗菊春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灌木有好处,耗水也少,而且防止风沙,而且灌木还能做饲料,来做燃料。
罗菊春教授说,灌木除了生态价值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这些割下来的灌木送去饲料厂家,还能给韩凤林增加一笔不错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如果韩凤林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那么就应该引入市场手段,未来,这块沙地还能让韩凤林获得更高的收益。
半小时观察:
三十五年的时间,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64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状况明显改善。然而好不容易风沙少了点,气候好了点,一些人就忘了风沙的可怕,忘了干旱和极端天气带来的生死灾难。该做的,都忘了,不该做的,却在明目张胆的行动着。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会全专门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眼下国家林业部门也正在加紧制订《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条例》,相信三北防护林建设也将迎来新的阶段,而在条例制订实施的同时,我们更希望相关部门能尽早拿出行动的力量,用市场的力量造林,用法治的精神守住这片防护林,共同建设好这道绿色长城。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11月21日 22:32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我国“三北”防护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然而近来记者在调查时发现,“三北”防护林带上出现了树木大量死亡,人为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原因有地下水位下降,树木被活活枯死,更主要的是种树效益缓慢,农民纷纷“退林还耕”,私砍盗伐现象屡禁不止。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关注,但地方资金缺乏,操作管理难度较大,防护林的更新需要更多政策激励。 (《经济半小时》 20131121 失守的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