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
人们脑海中关于码头最早的记忆,是肩抗麻袋、挥汗如雨的搬运工,再后来,港口总是与大型桥吊相伴,日出之时,夕阳西下,载满货物的大小船只往来穿梭,在霞光的晕染下,破开静谧的海面,给一方的人们带去来自世界各地的礼物。
如今,码头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全自动化码头,也可以叫做“无人码头”,再或者“魔鬼码头”,这个给人无限遐想的名字,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从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杨杰敏经理的口中得知的。据说,在某个雨夜,他巡视作业场内工作情况,发现场内无一丝亮光,桥吊与自动导引车却有条不紊地各司其职,行动之间毫无动静,而另一边,仅几米之隔的传统码头,却是灯火通明,叮当作响。从此,“魔鬼码头”的叫法悄然兴起。
摄制组在桥吊上拍摄后的合影
在调研传统码头期间,我们“有幸”被邀请到离地几十米高的透明操作室里去体验抓取集装箱的经历,其中的惊心动魄只有切身感受一番才能体会。脚下是茫茫大海,眼前是烈日的灼晒,作业期间要一直低着头,用肉眼计算集装箱的位置,并把其稳当、精准地放到指定的地方,彷如大象绣花。现在,全自动化码头的工作人员可以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根据监控传回的信息远程操控,无畏烈日严寒。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的自动化程度堪称世界之最,这背后隐藏的艰难却少有人知。最初,团队想要从国外购进核心技术,但对方喊出的天价让他们走了一条更艰难的路——自主创新。没有经验,他们想尽办法,在谷歌地图上研究国外自动化码头的外观,出国实地考察,却不能近距离接触码头,只能走马观花。外界的质疑,工期的紧张,重重压力之下,中国的全自动化码头之路举步维艰。
码头第一次试运行,团队费尽口舌找到一条以供作业的船只,但在试验之前,船上的货物被偷偷运走了一半,好在这次试验大获成功,外界的质疑被成功打破。
摄制组正在码头拍摄集装箱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投产之后,不断刷新世界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各国的业内人士纷纷赶来青岛一探究竟。中国码头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八方来客,其中包括世界大港鹿特丹港。调研结束的时候,正赶上德国大使馆来访,眼前的天气风雨交加,世界港口何尝不是正在经历一场风云变幻。
一座码头,繁荣一座城市,数不清的航线,联通起整个世界。
摄影师正在拍摄采访嘉宾杨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