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第一所希望小学

CCTV节目官网-CCTV-10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 来源:央视网2018年12月18日 15:41 A-A+

编导手记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大部分讲的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之中,国家各行各业取得的从零到一的突破,是国力增强、社会繁荣的见证。而希望小学是为数不多的发生在中西部乡村里的第一,此前已经有《第一批被报道的万元户》选题同样来自乡村,但是这两个选题所带给人们的触动确是截然不同的。

  在80、90后的记忆里,“捐款”、“公益”这两个词由来已久,不少人对于这两个词的认知便是来源于“希望工程”,它是那个年代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公益活动,它的火爆程度率先凝聚起了海内外的华人。还记得从小学开始,我第一次听说捐款,便是“希望工程”,孩子们听着老师讲述的故事,才知道原来自己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都市是有多么的幸运,才知道每天有爸爸妈妈接送上下学有可能是别的小孩子从未有过的经历,才知道“大眼睛”手里握着的那种破铅笔,是拿着自动铅笔的我们早就丢弃了的。那个时候的孩子们听几个故事就会感动流泪,甚至会觉得自己曾经的浪费是一种莫大的罪过。孩子们攥着从平时的零花钱中攒出的三块五块,排着长队,投入到捐款箱里面,那个时刻应该是仅次于升旗仪式的庄严。

  多年后,我却又重温了一遍这样的感觉。

  所有关于“希望小学”的故事都会让人入迷,感叹曾经的磨难,感恩社会的馈赠,感谢孩子们的坚持。在安徽省金寨县,这里坐落着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建成开学的时候,中科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曾龙当时正在读一年级,坐在新教室里的他却不知道自己能在这里坐多久,在对曾龙的采访中,这位中科院的研究院谈及过往的经历几度哽咽,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身边的同学慢慢的都因为交不起学杂费而离开了课堂,这对于他是何等的恐慌。他说:“辍学回家就不能和大家一起在学校里长大,而是自己在家里,一个人默默地等着长大。”而这种困境几乎出现在当时金寨县的每一个孩子身上。放牛、砍柴、喂猪、看护弟弟妹妹,生活的担子早早落在了本该背着书包的肩膀上,童年仅仅是一种借口。

摄制组正在拍摄解海龙老师采访

摄制组正在拍摄解海龙老师采访

摄制组正在拍摄解海龙老师及其摄影作品

摄制组正在拍摄解海龙老师及其摄影作品


  童年成为虚度,在对摄影家解海龙老师的采访中有着更为清晰的认知,解海龙老师所讲述的故事很有张力,总是能从很小的事件中窥到一些真性情。火车站被坏孩子抢的只剩半张的十元钱、公交车上登车卖艺的小混混却不认识“记者证”三个字,失去教育的孩子们没有了对于品德的认知,解海龙老师说:“现在不抓紧盖学校,将来就得盖监狱”。当“希望小学”盖起的时候,村民们投工投劳,村里的老人们就捐出自己留着打棺材的木料来给学校做大门,其实大人们也知道,孩子们的童年不应该是这样的,生存与生活他们只能选择一样,曾龙的父母为了给他买一本三块钱的新华字典省吃俭用了一个月。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成为了当时全社会所达成的共识。在此次调研、拍摄与后期研讨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感谢徐永光先生,解海龙先生,曾龙先生,孙用奇校长,江准校长,金寨县宣传部王观全部长,六安市档案局王平局长,六安市委办公室徐其进秘书长,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许志兵以及闫春女士。他们不仅帮助我们生动还原了金寨县希望小学的建成始末,也让我们了解了当年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感谢他们的坚守,也感谢他们的分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改革开放历程中我们坚持全方位多领域发展,才最终会有社会各项事业的稳步推进,谨以此及感谢时代的先驱者们,致敬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献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导演:郭晓敏






收视TOP榜

860010-111909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