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及市场上出售的货物均由国家统一计划、生产、分配。因此人们日常所需的货物只有国有企业和供销社才可以出售。并且购买物品时需要凭票才能购买。买粮有粮票,买布有布票,买电视机有电视机票成为了那个时代无数人的记忆。
而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浙江义乌。我们都知道如今得义乌有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可却很少有人知道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义乌的商人们便率先开始了打破计划经济的尝试。而这种尝试要从一根小小的鸡毛说起。
在义乌当地很早便有着一种特殊的营生------鸡毛换糖。因为义乌地处浙江省中部能够种植粮食的土地较少,而且土壤酸性大,粮食产量极低,所以聪明的当地人便想到了用鸡鸭鹅毛混合草木灰、粪便的方法沤肥,用制作成的肥料塞在秧根后面,来提高粮食产量。鸡鸭鹅毛成为当地人眼中稀缺的物品,其中便有人想到了用当地盛产的甘蔗制成红糖去外省换取鸡毛的营生。义乌人的生活也通过这些鸡毛得到了改善。
可以说“鸡毛换糖”成为了义乌人从事小商品贸易的起点。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义乌人也发现了新的市场需求。人们不再看得上他们自家出产的红糖了。于是他们批发了一些日用百货用来交换。这些鸡毛换糖人的竹筐扁担逐渐便成了一个个流动的商摊。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这种行为却被明令禁止,被看做“投机倒把”,政府更是专门成立了“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来治理这一现象。
采访曾经的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
义乌国际商贸城
在廿三里老街看景的导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和国家在经济模式上也给予了更大的开放。“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有着深厚“生意经”的义乌人率先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出售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货物。
1982年9月在工商部门的牵头下,义乌湖清门一条长200米被填平的河道上建起了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我们的采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商贸城中的“元老级”商户,每当问起当年从事小商品贸易的起点他们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40年间,我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完美跨越。很多商户在收获财富的同时也让中国制造走出了国门。在义乌采访时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满街都是外国人,街上的饭店很多都是专营欧美餐食或是东南亚餐食。这种包容性让我记忆犹新。
从红糖到针线纽扣,从扁担到地摊竹篓。义乌人正是凭着灵活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才在干涸的河道上,将义乌变成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谨以此片感谢那些在中国商品经济改革中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他们敢于尝试,敢于坚持的品格。
导演:杨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