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
10月末,我开始参与到《第一家婚介所》这个选题,婚姻这个选题已经进行了一大半,然而我们的难点是,节目里的主要叙述者是几位当初筹建婚介所的团市委干部,我们的叙事始终太过单薄。
我们想要描述一个年代的人幸福的记忆。11月,经过各种渠道,去找到了现在的交友平台,去了解到了现在年轻人的交友需求依然很强烈;去参与到了一场线下舞蹈交友活动中,感受到大家在这样场合中的大方和自信;找到了一对年轻的小情侣,向他们了解他们的情感,2018年人们对享福的定义,2018年,年轻人寻找一个相伴一生的伴侣最看重的是什么;找到了最早的婚庆公司经营者,去了解当市场经济萌芽,人们在婚礼这一天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找到了几位曾经的知青,向他们了解他们在几十年前对于爱情的态度,了解时代曾经给他们打下过什么样的烙印。
最终我们去拍摄了几位如今已经两鬓斑白的知青,婚姻是人们千百年来最幸福的话题,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压抑的,大部分人是没有办法去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的,人们的婚姻被社会关系左右,被父母左右,我们渴望去探寻,在几十年前,寻找伴侣这一件事情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摄制组的室内采访正在调试机位
摄制组为知情夫妇拍摄怀旧纪念照
摄制组在广州珠江畔进行任务采访拍摄
在北京拍摄的几位知青,如今已经两鬓斑白了。我们约在老年大学采访了李建和王凯,闲谈时,李建老师的描述让人很印象深刻,她的年少时期,她的环境是只能谈婚姻,不能谈爱情的,她从农场回来,已经25岁了,在农场时她没有感情经历,异性之间很注意距离,但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她回到城市,就必须面临去找到一个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王凯老师的经历也大致如此,不过好在,他们的婚姻都是幸福的,在80年代初,他们可以去约会了,可以去看电影,去公园里并肩谈理想,社会在一步步变得宽容,人们禁锢的感情在一点点被释放,王凯老师至今记得和妻子经人介绍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他的讲述是眉飞色舞的。
我们在最早的婚庆公司采访了最早期的婚礼司仪史宇先生,他同我们讲了他看到的婚礼形式变迁,人们的生活是怎么一步步变好,新人们是怎么从最开始的羞涩,到后来愿意把自己最幸福的一天展现在大家面前,做一次主角。他也讲了他自己的感情,他同他的太太已经是自由恋爱了,他们去颐和园划船,却没有带够钱,最后只好向还是恋人的太太借了五毛钱,他们结婚了,婚礼结束后乘火车去江浙五市旅行,尽管住的旅馆条件同今天的酒店天壤之别,但是他们为越来越好的日子感到那样开心。
四十年来,婚姻摆脱了昔日沉重的生儿育女和养家糊口的重负,摆脱了传统观念的约束和政治生活的干预,使夫妻可望通过婚姻获得自身的情感满足,婚姻由昔日的经济合作社、生育共同体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情感、心理、文化共同体。体现了社会环境的宽松,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个性解放、个性自由,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和被尊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巨变和社会的进步。
编导:邓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