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第一个手机用户

CCTV节目官网-CCTV-10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 来源:央视网2018年12月11日 16:04 A-A+

 

徐峰会见好友

徐峰会见好友


  21世纪,在人手一机的今天,大家习以为常手机的存在,从没人提及遥远的80年代,它是如何进入人们视线的。那时,一封封盖满邮戳的信件,一份三毛钱昂贵的电报,成为了人们传递给远方亲人念想的主要方式。在那个日日夜夜在邮电局焦急排长队只为播一通摇把子电话的的年代里,人们第一次从方寸大小的电视机里看见了在距离185公里外的香港,出现了一种名为“大哥大”的稀罕物。


  在那个朝气磅礴,市场开放的80年代,港商徐峰刚刚进入内地,开起了海鲜餐厅生意,企图尝试跟时效性打交道的他,因为通信的不便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直到亲戚告知他有通话工具“大哥大”的出现。他第一时间带着支票前往邮局购买。敢于吃“螃蟹”的他,压下2万支票,成为了国内第一个手机用户。

  2018年4月,在徐峰的餐饮店内,他指着一张拍摄于1987年12月1日的照片,愉快的告诉我那是他买到大哥大13天后拍的纪念照,那时刚创业的他,捏着手头的2万块钱,就购买大哥大还是农用车,陷入了艰难的抉择,最终权衡了一下,优先考虑大哥大能够带来的效益,于是选择优先购买大哥大。那时,他跟所有人一样,受到外来事物的冲击,却仍是大胆迎接新事物的挑战和时代的洗礼。从开始到现在,他一如既往享受着吃螃蟹的乐趣。一如像改革开放初期的人们,直面接受这四十年来铺天盖地的新鲜事物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值班经理景寿雄回顾

值班经理景寿雄回顾


  31年的时间过去了,原无线分局营业处值班经理的景寿雄被我们邀请重新回到电信大厦,眼前摆满的是零零散散不同型号陈旧的大哥大,景老小心的握着,轻轻拉了一下天线,发现天线都卡住了,然后轻声在耳边说了句喂。看着对面广州体育馆这一两个月新刷上的彩色油漆,他的思绪仿佛被拉回到广州那个秋日,伴随着阵阵震耳欲聋的加油声的第六届全运会比赛现场,当年的广州市长叶选平拿着一块“黑砖头”,“清晰吗?非常清晰。”他手里紧攥着的通话工具便是漂洋过来的国内第一台“大哥大”。而他的这句通话声更是被誉为“天河第一声。”第一批引进的100部大哥大在六运会试用后结束后,全部收回到邮电局。此后,邮电局门口排长队的景象成为了人们的稀松平常。

邮电局排队买大哥大的人

邮电局排队买大哥大的人


  据当年营业处班长景寿雄回忆,每天开门人流就像潮水般涌进十几平方大小的的邮电局,一部大哥大2万块钱,而当年人们的工资水平一个月只有寥寥的30,40块左右,10块组成的2万块钱给他们的工作增添了繁琐的数钱流程,每天营业员们数钱数到抽筋,可见人们对于新鲜事物抱有的期待值有多高。攥着现金,拖家带口,多么小心翼翼地在邮局门口张望,张望着队伍能够越来越短,张望着玻璃橱窗里,外形笨重的“黑家伙。能够被拿着自己粗笨的手上。

编导郑海燕和摄影师杜禹甫正在拍摄第一批大哥大静物

编导郑海燕和摄影师杜禹甫正在拍摄第一批大哥大静物

编导郑海燕和摄影师杜禹甫正在拍摄第一批大哥大静物

编导郑海燕和摄影师杜禹甫正在拍摄第一批大哥大静物


  时间就像一个瞬息万变的小孩,在改革开放步伐的指引下,它一步一步推着我们前行,从“大哥大”第一次给人们带来的新鲜到如今人手一机的今天,短短30年的时间里,通信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编导郑海燕和摄影师沈凡森正在拍摄第一批大哥大静物

编导郑海燕和摄影师沈凡森正在拍摄第一批大哥大静物

编导郑海燕和摄影师银松正在拍摄第一批大哥大静物

编导郑海燕和摄影师银松正在拍摄第一批大哥大静物


  四十年前,打个电话得去邮电局排上半天队,百姓戏称"通信基本靠吼",乡村电话是“摇把子”。四十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手机、互联网交织出密密麻麻的通信网络。这漫长却不平常的四十年里,时间带来了通信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模样,但第一次的新鲜尝试,第一次吃螃蟹的快乐,都将刻在人们接受新鲜方式的骨子里,在漫长的历史洪流中继续激荡起新的涟漪。

  编导:郑海燕







860010-111909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