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故事
泾县地处中国皖南山区北部,群山环绕,溪水潺流不息, 这里是中国宣纸的发祥地。在过往的700多年里,泾县历代的造纸工匠就是用本地的青檀树皮、沙田稻草和溪水,制造出了承载着无数书画经典作品的宣纸。
宣纸制造有108道手工工序,从制作皮料和草料开始。当青檀树皮与沙田稻草被制成纸浆倒入纸槽内,随后展开的就是生产宣纸的一个重要环节——捞纸,在捞纸工序中,全凭工人的一双手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来控制纸张的薄厚程度。一名成熟的捞纸工人,每捞制100张纸,总重量相差不会超过2两。
贵州黔东南州丹寨县石桥村,是一个造白皮纸为主的苗族古村落。石桥白皮纸的制作工序包括:采集构树皮、水沤、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选料、碓料、袋洗、抄纸、压纸、晒纸等,石桥白皮纸能够储存千年不朽,所以在2009年,被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博物馆选定为古籍文物修缮用纸。
王兴武,一位造纸的手艺人。他在创新的同时保留古法造纸核心的技艺不改变,传承着代代流传的手艺。
与安徽泾县和贵州丹寨县的人们用“抄纸法”不同,在雪域高原的一个小县城里,藏族老人次仁多杰,延续着“浇纸法”的传统,制作着一种特殊的纸张——尼木雪拉藏纸。
多杰制作的藏纸造纸的原料全部来自一种有毒的植物——狼毒草。这种毒性,对人体有害,但却成就了尼木藏纸的特性,那就是不怕虫咬鼠噬,可以千年不腐。
《造纸说——纸的故事》一 播出时间: 9月14日 22点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