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50805 新创业演绎:创业“夜行侠”

来源:央视网2015年08月05日 23:42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有这样一个工科男,喜欢一个女孩,却害怕在表白时被拒绝。怎么办呢?学电子出身的他发挥专长,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还就此走上创业路;一位对医疗、医学知识完全是空白的年轻人,却摇身成了医疗设备的发明人。这么跨界的创新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创业的故事,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怎么恰当地表白感情,是一门学问,但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却从表白感情中找到了创业的商机。来看看他的创业故事。

  90后技术男神研发表白神器“炫轮”
 
  这个可以不断变化各种图案和文字的自行车车轮,看起来非常时尚,炫酷。它是由一个大学生团队研发出来的。他们把这个车轮叫做“炫轮”。团队负责人周龙鹏,22岁,今年刚刚大学毕业。

  创业者周龙鹏:比如说我DIY一个,随便画一条。

  记者:画一条鱼?

  周龙鹏:比如画一条鱼,然后这样子。

  记者:它就出现了?

  周龙鹏:对,它就出现了,然后这样子。

这个可以不断变化各种图案和文字的自行车车轮,是由一个大学生团队研发出来的。他们把这个车轮叫做“炫轮”。

这个可以不断变化各种图案和文字的自行车车轮,是由一个大学生团队研发出来的。他们把这个车轮叫做“炫轮”。

  “炫轮”中的图案、文字,是通过智能手机上一种APP软件进行设置的,所以可以骑车人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情,想怎么变就怎么变。周龙鹏说,每到晚上,自己经常和小伙伴骑着这样的自行车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炫轮”就是他们当晚的心情,也是一道相当时尚、绚丽的风景线,百分之百吸引眼球。
 
  周龙鹏:回头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而且马路上的人都会盯着它看,不停地看。 

“炫轮”中的图案、文字,是通过智能手机上一种APP软件进行设置的。

“炫轮”中的图案、文字,是通过智能手机上一种APP软件进行设置的。

  其实,这样时尚、炫酷的车轮除了被叫做炫轮外,还有一个外界不太知道的名字,叫做“表白神器”。因为这个新奇的想法,最初就来源于周龙鹏对一个女生的爱情表白,那还是在他上大二的时候。

  周龙鹏:我们学电子的人,就是我们整天捣鼓这些电路、灯,亮的很好玩很有趣,那我们就想,我们要学以致用,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来作为一个礼物,来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周龙鹏说,两年前,他喜欢一个女孩,但是因为生性腼腆,不知道该怎样表白。他就想,能不能用一种比较新奇、有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琢磨来琢磨去,周龙鹏想,自己学的是电子科技,又喜欢骑自行车,何不在这上面动点脑筋?如果用手机拍下心爱的姑娘,将照片通过APP无线传输到自行车轮上,转动时,立即出现女孩图片,这样的表白方式是不是相当酷炫?

  周龙鹏:她不知道这是一个礼物,或者是一个精心制作的,一个很有趣的电子产品,但是她自己转动车(轮)的时候,她偶然就发现了,这个灯亮起来之后,还能显示文字。

  周龙鹏至今回忆起当时想到这个创意时的情景,依然很激动。这样的自行车车轮可能不仅是表白神器,还可以作为流动的户外媒体平台。他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的创业机会来了。于是他马上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开始了炫轮的梦想。

  周龙鹏:大概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中间我们有花一个多月,去做市场调查,然后这样子,一步一步地确定最终的形态,这样子。

  创意要变成产品,并非如想象中那般简单。为了掌握各种自行车车轮的结构、型号、尺寸等问题,周龙鹏和小伙伴在成都跑了100多个自行车门店,和店主,客户交流,收集数据。经过反复研究,设计的思路终于逐渐清晰。然而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最大的困难,不是设计和创意,而是没有钱。 

  周龙鹏:因为我们自己可能承担不了,这笔(研发)费用之类的。

  记者:多少费用?

  周龙鹏:我们就是说至少可能是十万以上的。 

为了掌握各种自行车车轮的结构、型号、尺寸等问题,周龙鹏和小伙伴在成都跑了100多个自行车门店,和店主,客户交流,收集数据。

为了掌握各种自行车车轮的结构、型号、尺寸等问题,周龙鹏和小伙伴在成都跑了100多个自行车门店,和店主,客户交流,收集数据。

  十几万元对于他们几个从未离开过校门的学生来说是笔巨款。而没有钱,创意就无法变成现实。为了找钱,他们主动拜访各种公司,帮助开发设计软件系统。就读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也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免费提供设计场地。但这些仍然不能解决研发资金不足的难题。一筹莫展的时候,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的消息,让他们眼前忽然亮了。

  周龙鹏:这个创业中心举办了一个,四川省的大赛,然后这些平台,然后把我们的项目展示出去。

  创业大赛,一等奖奖金是十万元。周龙鹏和几个小伙伴们激动不已,如果能够获奖,他们就可以大大缓解资金难题。情况也正如他们所愿,一路过关斩将,总算进入到最后一关,项目展示。

  最终,周龙鹏创业团队凭借“炫轮”,荣获创业大赛二等奖,获得五万元奖金。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主任樊学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那么,这是我们创业元年到来的一个时间,你们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最终,周龙鹏创业团队凭借“炫轮”,荣获创业大赛二等奖,获得五万元奖金。

最终,周龙鹏创业团队凭借“炫轮”,荣获创业大赛二等奖,获得五万元奖金。

  四川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人材处处长胡振凯:我们四川大学,有109所,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有36万人,大学和科研院所是我们哺育人才的摇篮,也是孕生创业的土壤。

  周龙鹏告诉记者,靠着这5万元奖金和打工赚来的钱,他们在大学三年级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1年多的时间,已经实现盈利,还获得天使投资660万元。眼下,“炫轮”新产品刚开始销售一个多月,就已卖出2000多套。

  周龙鹏:销售额的话,大概有将近五十万(元)。

  记者:一套卖多少钱?

  周龙鹏:一套是299(元)

  绚丽的车轮,流动的色彩,22岁的周龙鹏和他的创业团队正骑着自行车,一路追逐,放飞梦想。

  借助科技手段,这位理工男不仅解决了爱情表白的难题,还走出了一条充满惊喜的创业路。如果说周龙鹏和他的团队是利用了自己的专长成就一番天地,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则是一位对医疗、医学知识完全是空白的年轻人,却摇身成了医疗设备的发明人。这么跨界的创新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密码学研究生跨界创业投身医疗仪器 立下豪言:要当中国的西门子。

  记者见到李卓东时,他正在成都一家医院和医生、患者做无创脑血氧监测仪的测试。

  创业者李卓东:他的整个含氧量,大概是65左右,这个确实,会比绝大多数正常人,会偏低一些。

 李卓东正在成都一家医院和医生、患者做无创脑血氧监测仪的测试。

 李卓东正在成都一家医院和医生、患者做无创脑血氧监测仪的测试。

  李卓东,今年27岁,2013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本科学的是通信,研究生学的是密码学,都与医院,医学毫不沾边。但他这个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人却是这台无创脑血氧监测仪的发明创始人!

  四川奥斯迪康骨医院骨二科科主任刘志杨:血氧饱和度一般需要用这个动脉血,穿刺。以前有很多患者是比较,心理比较惧怕,这种穿刺的这种检查,我们其实也很希望,就是说,能有一些简单的或者无创的方法来进行检查。

  李卓东发明的这个无创脑血氧监测仪解决了一直困扰医生的脑部血氧量的监测。医生不用开刀或者用针管穿刺,就可以监测到患者脑部的血液氧气量。这款无创脑血氧监测仪适用于眩晕、颈椎病患者的检查,尤其对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患者,可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而因为没有创伤,患者的压力也小了很多。

  患者:我觉得没有感觉,很轻松,也不痛,你们就把这个做完了。

  其实,在医院里测试自己研发的医疗设备,对于通信和密码学出身的李卓东来说,是以前连做梦都没想过的场景。

  2009年,大学毕业后,李卓东进入世界500强美国德州仪器市场部工作了两年。这期间因为工作关系,跟医疗器械打上交道;在一次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时,他偶然看见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学者发表的一篇研究医疗监测设备的文章。而正是这次偶然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李卓东的人生路径。

  李卓东:大概(上世纪)六几年的一篇美国的文章,关于在讲一套,他们在解释一套医疗的一个构想。就是测颅内压,通过我们颅骨这一层的震动,能够检测到我们内部的一些组织的一些压力。

 李卓东看见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学者发表的一篇研究医疗监测设备的文章。而正是这次偶然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李卓东的人生路径。

 李卓东看见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学者发表的一篇研究医疗监测设备的文章。而正是这次偶然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李卓东的人生路径。

  也就是说,不用开刀或者用针管穿刺等传统检测方法,而是通过研发仪器设备来检测颅骨内部的震动,从而获得颅内压的数据。李卓东对这篇文章大感兴趣,但当他仔细继续搜索时却发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相关论文非常少,再后面就几乎没有了。李卓东凭着自己的直觉相信,这个发明一旦诞生,将会有一个广阔的市场。

  李卓东:所以我们在选定了一个,很细分的一个市场的情况下,我们注定了是一片蓝海。比如说救护车上用,医疗室,ICU病房,手术室,每一个病床。

  李卓东为自己的想法兴奋不已,但是学通信和密码学的要去发明医疗设备,这让人听起来实在不太现实。而在李卓东看来,也许正是因为没有任何医学背景,反而让他和小伙伴们的思维天马行空。在反复消化吸收相关研究后,他们硬是弄懂了不用开刀、不用做动脉穿刺来监测颅内压的原理。

  李卓东:从小的时候,应该都玩过同一个水杯,放不同的水,我去敲它的声音是不一样的。那就是因为我,不同的水量,可能会对我的容器,表面的压力会不一样,那我其实在医学上,他们这个构想,是用在人身上,也很有可能是实现的。 

  从玻璃杯到大脑颅骨,从通信、密码学到医疗设备监测,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是完全不搭,但李卓东却意识到,这些看起来十分跨界的东西,实际上是一脉相承。

  李卓东:其实人也是一个通信的信道,那么相当于我人,那么我一个探测信号,打入我的人体,我另外一端,有一个接收信号,那其实我两边接收到了以后,我也是在看人的这个所谓的“信道响应”,打引号的信道响应。

  跨界碰撞,让李卓东的创业团队迸发出不同寻常的创意火花。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几个月后,终于研发出原型机,但是当他们拿着这个克服了种种困难研制出的宝贝进行抗高压电测试时,宝贝竟然被击穿了。

  李卓东:它要求我人体,就是这种静电隔离,必须要至少1500伏。但我一上测试平台就掉了,就被高压机击穿了。 

  事后,李卓东才了解到这是研发医疗设备的常识,必须考虑各种电压情况。初试身手就因为缺乏常识而失败,不过,李卓东依然相信自己的判断。在反复调试后,现在,他们研发的无创脑血氧监测仪已经能抗6000伏的高压。与国外同类设备比,在灵敏度、精准度和价格上都有优势。

  李卓东:基本上就是一、两秒钟,所以说很快就可以反应出来,而进口设备可能要等几十秒钟。我们基本上能够做到,(精准度)小数点后一位,百分比小数点后一位,晃动不会太大,可能就是0.1到0.3这种晃动,而进口设备的精度,大概是2%到3%。

  记者:那它的价位呢?

  李卓东:价位设备是在60万,就是10万多美金,然后我们自己的价位,大概是它一半。

 李卓东的创业团队在反复调试后,研发的无创脑血氧监测仪已经能抗6000伏的高压。

 李卓东的创业团队在反复调试后,研发的无创脑血氧监测仪已经能抗6000伏的高压。

  现在,李卓东经常都在一些医院,忙着无创脑血氧监测仪的试点测试。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随时了解监测到患者的脑血氧含量,对于患者的治疗、养生保健有很大帮助。

  四川奥斯迪康骨医院业务副院长李萍:既然检测得出他大脑的氧薄,厚度不足的话,那一定是供血不足,供血不足,我们首先考虑的原因,是他的颈部的问题。那么最便捷的很贴近生活的话,就是我们要利用睡好他的枕头,例如说这个枕头,我就觉得设计比较科学,这块就适合刚好利于他的生理曲线。然后这个枕头里面,装的这个荞(麦)壳,这样也是天然环保的,利于改善他的血液循环。

  李萍告诉记者,研发销售这种枕头的,也是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叫尹德海,今年30岁,2009年从四川大学毕业后,就自主创业,一年多前,一个偶然机会,从一个国外回来的留学生那里发现了商机。

  创业者尹德海:他说你们可不可以专门针对颈椎做一种枕头,他说在美国那边,是做得很好的,后来他又给了我一些数据,我也做了一些调查,现在做电脑面前的也很多,用智能手机的,在中国已经达到6亿多户,包括开车的,颈椎病的高发人群,就是这些人群,所以我觉得这东西很有市场。

  从医院的临床反映,这种颈椎枕头与李卓东团队研发的无创脑血氧监测仪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而医护人员也从专业的角度,对无创脑血氧监测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中航工业 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吴建兵:就是我希望以后,探头监测的位置,能不能再同时采集,多采集一些点。比如说在颅内同时采集七个、八个以上的点,可能要好一点点。

  正是在不断推进临床试用的基础上,李卓东和他的创业团队对今后的发展,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目标。

  李卓东:我们团队里面很多人,都是从公司里面工作以后再回来的,所以说大家都是有梦想的,要做这个创业,走创业这条路。我们自己团队的口号是,要做中国的西门子。

 李卓东和他的创业团队对今后的发展,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目标。

 李卓东和他的创业团队对今后的发展,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目标。

  从周龙鹏,李卓东到尹德海,现在的创业已经进入科技发明的新时代,这些年轻人非常善于扑捉各种信息资源,利用所学知识开发新奇的产品走上创业的道路。不过所谓知易行难,创业的艰辛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零点校园网是目前比较大的一个校园应用平台。网站平台下开发有众多校园网络应用,如:《外卖送餐》、《活动聚餐》、《校园租房》等。平台是由一个叫钟斌的年轻人在大学二年级时创办的。虽然现在平台做得风生水起,可是之前却一度几乎被荒废。这中间都发生了什么?一起来看。

  扫个二维码 餐点按时送上 零点校园网打破传统意义外卖网站

  大学生:扫一个二维码,点个餐。

  服务员:点出来了,然后你可以看一下,你喜欢吃什么样的面条,前面是拉面。

  大学生:要一份这个。可以点一碗牛肉面。你们这个可以在线支付吧?

  服务员:可以的。

  大学生:我以前那种点餐,就是在这儿,要等服务员很久才会过来,有时候他很忙,管不了我。然后我在这儿,就可以自己下单,然后它厨房就知道了,自己做出来了。

  这位大学生使用的平台叫做校园餐饮应用系统,除了在餐馆可以使用,平时在宿舍或家里也可以提前在网上完成点餐、支付,然后按预订时间到餐馆,不用排队,服务员会准时上菜。

  大学生:我比如说,11点钟上完自习,那时候我就可以点了,12点钟就可以来吃了。

  记者:就是不用等待了。

  大学生:对。就是这个意思。

  服务生:来,同学你的面。

  大学生:谢谢。

  这位大学生正在使用的点餐软件叫做校园餐饮应用系统。

  这位大学生正在使用的点餐软件叫做校园餐饮应用系统。

  而对于餐馆来说,使用这套软件应用系统后,餐馆的点菜、上菜、厨房作业、收银系统等一整套流程,一目了然。

  成都市说一不二精品面连锁店店长周乐福:通过这种数据分析之后,我们能判断出来在什么时间点,我们的高峰期,是人流量比较大的,然后我们可能就会采取一些分流的措施,延长我们当天的营业时间,增加它的客流量。我们的人流量,每天大概,人均消费单额,是在8到10元。原来就是200个人,现在可以达到每天销售额3000(元),有时候多一点,到3500(元)的样子。 

对于餐馆来说,使用这套软件应用系统后,餐馆的点菜、上菜、厨房作业、收银系统等一整套流程,一目了然。

对于餐馆来说,使用这套软件应用系统后,餐馆的点菜、上菜、厨房作业、收银系统等一整套流程,一目了然。

  周乐福说,当初使用这套校园餐饮软件应用系统时,他还有些犹豫,现在他才实实在在体会到其中的好处,所以十分感谢当初主动来找他的钟斌,校园餐饮软件应用平台的创造者。而提起当初的创业,钟斌至今记忆犹新。

  创业者钟斌:就是把电脑摆这两个地方,然后白天的时候,小伙伴们就过来,晚上的时候,就把这个被子摊开,就在这里睡觉。

  一张床,一台电脑,20平米的出租房既是钟斌的小窝,也是他的办公室。

  其实早在大学二年纪,钟斌就注意到每一年大学生毕业离校、新生进校,都会有各种学习生活用品的二手交易,他和几个小伙伴意识到这里面孕育着很大的商机。于是创办了“中北零校网”的校园交易平台,后来忙于学习,网站业务逐渐荒废。大学毕业后,他和女朋友、几个小伙伴相继来到北京,进入几家互联网公司工作,耳濡目染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后,一年后,小伙伴们辞职回到成都,全力发展“零点校园网”,专门做校园的各种分类信息交易平台。创业之初,钟斌和女朋友任莉花就租住在高校附近,一间20多平方米的民房里,每月房租300元。

  房东:吃苦,吃苦。出去一般,天天骑个自行车,还要挂个(广告)牌牌,是(手写)个字,写的,(广告)牌牌,就这么大。

  不久,钟斌了解到成都金牛区创业孵化园,对大学生创业实行三年免费政策,于是,又把团队和家搬到这里,并正式成立公司。但业务始终没有大的突破,钟斌和女朋友结婚后,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重。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服务中心主任张航丽: 我看到他们两口子,每天两个人,就一包方便面,放两半,一人吃一包,一人吃一半,我觉得我的心很疼。最后我就跟他女朋友商量,任利花,我说这样吧,你老公是搞游戏编程软件的,他的智商要比你高一点,你还年轻,干脆你出去打工,一个月挣一千也好,两千也好,去给别人打工,来养活你的老公。

  就这样,为了丈夫钟斌和创业团队的梦想,任利花勇敢地承担起责任,自己到外面给人做文秘赚钱,作为整个团队生活费。

  钟斌妻子任利花: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就有这个梦想,我感觉一个男人,能为了一个梦想坚持八年,我觉得难能可贵。

  这样艰苦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一年多。2012年大年初一凌晨3点多,在睡梦中的金牛创业园主任张航丽突然接到钟斌兴奋地打来电话。

  张航丽:张姐,我开胡了,我说什么叫开胡,当时朦朦胧胧的,他说我终于签到订单了,我说合同金额多少,两千(元),当时我真的为他高兴。

  2000元的订单让钟斌喜出望外。此后,在钟斌和小伙伴的努力下,2013年,零点校园网迅速覆盖全国700多所高校,加盟站长1500多名,带动学生3500多人,成为全国最大的校园应用平台,公司还获得200万元天使投资。但让钟斌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后,刚刚看到希望的团队就遭遇资金雄厚的大型餐饮类网站的围追堵击。

  钟斌:上海的饿了么,还有像美团(网),他们开始切入校园的外卖市场。基本上就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就把我们的订单从1.5万个订单,压到了1000个订单以内。可以说,当时真的是,心都在滴血。

  无论从资金优势,还是技术人员,钟斌团队似乎都不是人家的对手,该怎么办?退出吗?钟斌和他的团队不相信这样就败了。在经过详细的探讨和市场细分后,他们决定把网站转向校园餐饮应用平台的整体研发。
 
  钟斌:美团、饿了么(团购网),更多的是把这个菜品送出去,那么咱们三餐美食的切入点,却是来店里面消费,我觉得有80%的消费量,其实都是来店里面的消费,那么开发一个新客户,去送一个外卖,比起来店里面,维护好一个老客户的成本,是要大得多的。

  就这样,由于市场细分到位,钟斌团队成功避开了大网站的冲击,在狭缝中找到了突破口。

  钟斌:目前咱们三餐美食在全国有3000多家餐厅在使用这套系统,其中在成都地区就有100多家餐厅。
 
  面对未来,钟斌告诉记者,团队仍然还有很多的梦想、对自己还有更高的期望。

  钟斌:用一句话总结,我们叫成功永远属于坚持不懈的孩子,也许我们正在创造一项伟大的事业。

  记者在成都了解到,大学生创业仍然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创意很多,但成功者却很少,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失败的。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创业者很难挺过创业初期的艰苦和资金压力,而另一方面就是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市场接受度。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光伟:我们要通过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实际上我们现在就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半小时观察】

  从这些年轻的创业者身上我们看到,学以致用,跨界的思维,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数据分析也显示,创业失败的例子远远多于成功。但应该看到,这样一份宝贵的创业经历是一份难得的财富。无论成功与否,它都会让创业者更加成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将走得更加沉稳和坚定。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8月05日 23:42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炫轮”团队负责人周龙鹏,22岁,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炫轮”中的图案、文字,是通过智能手机上一种APP软件进行设置的,所以骑车人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情,想怎么变就怎么变。李卓东,今年27岁,李卓东发明的无创脑血氧监测仪解决了一直困扰医生的脑部血氧量的监测。医生不用开刀或者用针管穿刺,就可以监测到患者脑部的血液氧气量。(《经济半小时》 20150805 新创业演绎:创业“夜行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