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50109 农垦里的创业明星

来源:央视网2015年01月09日 22:23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农垦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拥有1785个国有农场、1352万人口、612万公顷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但由于农垦企业承担了许多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性、行政性职能,影响了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造成了农垦各个垦区长期亏损。如今,随着农垦体制的不断创新,也不断涌现出一些创业者带领农垦职工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今天我们继续关注创业。在我国,农垦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拥有1785个国有农场、1352万人口、612万公顷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但由于农垦企业承担了许多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性、行政性职能,影响了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造成了农垦各个垦区长期亏损。如今,随着农垦体制的不断创新,也不断涌现出一些创业者带领农垦职工致富奔小康的故事,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江苏农垦的创业故事。

  鲜食玉米拯救农场亏损 农机公司一年盈利200万元

  江苏省海门市江心沙鲜食玉米专业合作社副社长倪中:当心烫,一个人一个,好吃了。说一声。

  今年元旦,江苏农垦江心沙农场的鲜食玉米专业合作社社长和副社长专程来到了海门市最繁华的街道上,他们要在这里做一场测试,看看他们的玉米到底多受欢迎,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热腾腾的玉米刚一端出来,就被当地市民一抢而空。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和一般的玉米味道一样吗?

  江苏省海门市市民:不一样,比一般的玉米好吃些。

  江苏省海门市市民:好吃一点,香一点。

  记者:比一般的玉米好吃。

  江苏省海门市市民:好吃,好吃,的确好吃。

  记者:现在冬天买得到玉米吗?

  江苏省海门市市民:很少,很少,难得。

  江苏省海门市江心沙鲜食玉米专业合作社社长倪红兵:我特别高兴,刚才有两个人还追过来问问哪里的,他说还要到那边去买一点,嫌少,抢着还要要。

  海门市民说,在当地,能在冬天里吃上这么新鲜香甜的玉米还是一件新鲜事。那么,这些味道、口感都与众不同的玉米,到底来自哪里呢?在距离海门市不远的江苏农垦江心沙农场,倪红兵告诉记者,市民所吃的口感与众不同的玉米,都是他们种植后,精心保存下来的。

  倪红兵:这个呢,我们自己包装的。包装了以后鲜玉米没有了。上海特别爱吃这个玉米。到我们这边来拿的。这个玉米,我们是订单的。崇明今天是订了70吨,现在把它储存了。他每年一个月拿5吨,他1年直接拿完,像这个玉米。我们现在批发40元一箱,这就是这个糯玉米。

  倪红兵告诉记者,这些储存起来的玉米,都是适合鲜食、口感独特的品种,和普通的玉米相比,它更加香糯,也更香甜。自从自己的合作社推出了这些鲜食玉米后,在上海,无锡、常州等地一路畅销。

这些鲜食玉米在上海无锡常州等地一路畅销

这些鲜食玉米在上海无锡常州等地一路畅销

  倪红兵:你如果拎两盒玉米去,他先拿玉米,不会拿酒,就是吃这个玉米。

  倪红兵是远近闻名的能人,说起创业,他告诉记者,15年前,他还是江苏农垦江心沙农场的一名普通职工,当年农垦系统持续亏损,于是他也被转岗,自谋职业,通过种植鲜食玉米,现在,他成立的这个合作社每年销售鲜食玉米,年营业额高达4500多万元。

  倪红兵:这是沿江农科所的苏玉糯11号。

  记者:这个玉米看起来有点花?

  倪红兵:对,花的。这个玉米口感也挺好,又甜又糯。

  记者:这个在市场上卖多少钱一斤?

  倪红兵:这个贵,比白的贵,我们现在像这个玉米我们卖给他们是毛的,是5600元一吨,精包装他们卖的是8元一斤。

  在江苏农垦,通过农业领域创业的大有人在。在江苏盐城的弶海农场,今年已经50多岁的徐文海也正在地里观察他最新种植的西兰花新品种。

  记者:那像这样一颗大概能卖多少钱?

  徐文海:10元左右。

  记者:能卖到10元左右?

  徐文海:对。

  记者:那这样一个大棚产出也是非常高了。

  徐文海:对(1年)在两万多元。

徐文海向记者介绍他种植的西兰花新品种

徐文海向记者介绍他种植的西兰花新品种

  在弶海农场,徐文海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他也带记者来到了自己的育苗场。虽然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记者却看到这里的西瓜苗已经纷纷破壳而出。

  徐文海:这是西瓜苗,我们正常在12月份育苗,春节前移栽大概在五月一日前上市,这个时候上市价格很高的。

  记者:它比平常的正常上市的大概高多少?

  徐文海:要高1元钱左右。

  徐文海告诉记者,从农业领域开始创业并不容易,因为,当种植一种产品赚钱的时候,第二年就会有很多人也会跟着大量种植,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价格下跌,严重的时候不仅赚不到钱,还有可能会赔钱,因此,他也在西兰花和西瓜等农产品的种植上不断尝试新的品种,或者改变种植周期。就在他的另一块农田里,记者还看到了这种耐寒的西兰花。

  徐文海:像我每年都要种6000亩田左右的西兰花,就是这种绿的西兰花,销量很大的,价格也是满可观的。

  记者:价格多少钱一斤现在?

  徐文海:现在在市场上是3.5元一斤左右。

  记者:3.5一斤。

  徐文海:对,需求量也比较大。

  作为农垦农场的创业榜样、种植大户,徐文海告诉记者,由于看好未来农业的发展,他还打造了一个大型的农机公司。在他的农机公司,记者也看到,各种大型的农业收割机、播种机、拖拉机摆满了库房。

记者看到各种大型的农业收割机播种机拖拉机摆满了库房

记者看到各种大型的农业收割机播种机拖拉机摆满了库房

  徐文海:这是我2014年刚买的8台车,每台车在72万元钱,那这8台车一共花了560几万。

  徐文海告诉记者,这些农业机械,都是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面,通过不断投资赚来的。

  徐文海:我大概赚了有1000多万了,最少1000多万。

  记者:包括这些设备吗?

  徐文海:不包括,不包括。

  记者:如果算上这些设备呢?

  徐文海:算上这些有2000多万了。

  在江苏农垦的江心沙农场,倪红兵创建的合作社靠种鲜食玉米,一年销售额高达4500多万元。而在江苏农垦的弶海农场,徐文海通过发展农机以及特色蔬菜水果的种植,现在的个人资产也达到了8000多万元。在农垦这些创业群体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多年前他们都是江苏农垦下属农场的普通职工,当年因为农垦系统亏损,不得已两人被下岗或转岗,从而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那么,作为当年没有太多技能,对市场并不了解的普通员工,他们又是如何以步步成为如今的市场弄潮儿,并带领大批农场职工致富的呢?

  农机修理员成“玉米大王”转岗职工经营收割机一天收入5万6

  在上海、苏州、杭州、昆山等地的农贸市场,说起鲜食玉米,倪红兵可谓是大名鼎鼎,因为品质最好的鲜食玉米,就产自江苏农垦的江心沙农场,而江心沙农场的鲜食玉米的销售,也几乎都由倪红兵和其他经济人组建的合作社来经营。

  江苏农垦江心沙农场种植户:我对他绝对放心,他做人也实是求是,所以,每年都卖给他。

  今年,倪红兵和他的合作社创造了每年销售鲜食玉米4500多万元的成绩,而倪红兵每年也从销售中赚到了百万元的利润。看到倪红兵如今叱咤风云地不断拓展鲜食玉米的市场,很多人怎么也想不到,20年前,倪红兵还是江心沙农场一个农机修理员,由于农场经营亏损,他和爱人一起被转岗,每个月的收入只能维持嗷嗷待哺的孩子。

  江苏省海门市江心沙鲜食玉米专业合作社社长倪红兵:那时候心里特别内疚,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我没办法的时候只能包地,种点地维持生活。

  倪红兵人生中第一次包了10亩地,尝试着种了鲜食玉米,没想到第一年就赚了5000多元,这和他在农机站当修理员的收入大致相当,这也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倪红兵:那可以。五六千元钱,我们包10亩地赚五六千,多包一点。

  第二年,倪红兵包了20亩地,没想到,这一年他也遇到了人生的转机,附近的一个冷库,请倪红兵代为收购鲜食玉米,储存后冬季进行销售。

  记者:后来呢?

  倪红兵:他叫我附近还帮他收一点。

  从此,倪红兵一边种玉米,一边帮冷库进行收购。很快,更多的农场职工发现种植鲜食玉米能够赚钱,也纷纷开始种植,于是,每年鲜食玉米的产量很快就超过了冷库的收购量,销售难也再次成了倪红兵和当地农场职工面前的一道难题。

  倪红兵:后来,我们就通过朋友介绍,我们自己跑市场。开始我们把这个产品自己往市场上去推。

  由于当年市场上鲜食玉米还很少,加上江心沙农场种出的鲜食玉米口感特别鲜嫩,于是,倪红兵很快就在上海、苏州、杭州、常州等地找到了大量的销路,这也带动了更多的农场职工开始种植鲜食玉米,为了储存更多的玉米,倪红兵自己投资建起了冷库。

  倪红兵:鲜玉米有名气了以后,通过我自己弄了一个网站,人家开始看到我这一点打电话给我订购,后来我们冻玉米的量也上去了。

为了储存更多的玉米倪红兵自己投资建起了冷库

为了储存更多的玉米倪红兵自己投资建起了冷库

  没想到冷库的建设,也为倪红兵提供了更大的商业机会。夏季卖不掉的玉米,被每斤七八毛钱收了进来,到了冬天,这些鲜食玉米能够卖到2.5元每斤,除去冷库运行的开支,每斤能赚到1元多钱。凭借冷库反季节玉米的高利润,倪红兵又和农场职工签订了夏季的保护价收购,鼓励农场职工多种植鲜食玉米。

  倪红兵:我们保护价收购。就是有些老百姓怕种得多卖不掉,有时价格往下掉,我们就是利用,让老百姓放心,大胆的种植。我们是给老百姓定的一个保护价。

  就在江心沙农场,这位鲜食玉米的种植户葛心沙看见《经济半小时》记者到来,也从老房子门前的桔子树上摘下桔子,请我们品尝。

  种植户葛心沙:这个已经种了10多年了。

  葛心沙告诉记者,这棵桔子树是当年家庭贫困的时候种植的,图得是能够不花钱能够让儿女吃上水果,但现在,通过跟随倪红兵种植鲜食玉米,想吃水果早已经不是问题,因此,这棵树上的桔子也一直没人采摘。

  种植户葛心沙:种了100多亩(鲜食玉米)。

  记者:100多少亩?

  种植户葛心沙:110亩左右。

  记者:那今年赚了多少钱?

  种植户葛心沙:今年四五十万,有的,不吹牛,四五十万。

  葛心沙说,自从跟倪红兵种上了鲜食玉米,家庭收入迅速提高,这样的老房子早已经不住了,而在他140平米宽敞明亮的新家,记者也看到家具家电并不比一般的城市市民差,三代人生活的其乐融融。

葛心沙自从种上了鲜食玉米家庭收入迅速提高

葛心沙自从种上了鲜食玉米家庭收入迅速提高

  告别葛心沙后,记者又找到了倪红兵,此时,一个外地的开发商正来到他的合作社洽谈2000亩闲置土地种植鲜食玉米的事。

  倪红兵:就是你那个2000亩,我跟你讲这个销路不成问题,主要是种。种的好与差有相当的关系,种的好,不怕没人要。

  和倪红兵大体相同的是,江苏农垦弶港农场的徐文海,当年也是农场亏损时被转岗的职工。转岗后,徐文海看到当地交通不便,于是拿出多年的积蓄,又找银行贷了些款,买了两辆小轿车,在当地跑起了出租。

  徐文海:那个时候我跟你讲,我不想赚这个钱,它拼命要把这个钱给你赚,你白天没空了,你晚上回来给我出趟车,就是这样的。

  两辆出租车,每年能赚40万元,也让徐文海挣到了第一桶金。但到了第5年,随着当地的出租车越来越多,价格开始下滑,徐文海突然决定,卖掉出租车,花了130万元买进了当时少有的大型收割机。

  记者:那像咱们这样一台大型收割机一天能收多少亩?

  徐文海:大型收割机一天一夜满负荷收割的话,在700亩左右。

  记者:700亩乘以80就是56000元,一天就能收入56000元?

  徐文海:对。

  从出租车和大型收割机的经营上,也显示出徐文海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找到市场上紧缺的服务项目,在别人都不干的时候自己先干,别人看到能够赚钱,大批进入的时候,自己赶紧退出。

  徐文海:人家多的时候,你尽量没有,人家没有,你多起来,那样就能赚钱。

  最近几年,徐文海开始种起了这种绿色的西兰花,一开始,他也是将这种西兰花卖给大型工厂,可是工厂虽然需求量大,但给出的价格也很低。

  徐文海:每年假如我种300亩,有300吨,这个300吨全部给工厂,就按照7毛钱每斤给我们结账。

  于是徐文海把眼光放到了更大的城市市场,通过一点点建立销售渠道,徐文海最终获得了成功。

  徐文海:像我们江苏的话,一天整个要20万斤左右。

  记者:那价格呢?

  徐文海:价格都在2元到3元之间。

  记者:价格一下涨了好几倍。

  徐文海:涨得太多了。

  市场销路打开后,徐文海的利润也大幅增长,而这时,他碰到的最大难题是,这种绿色的西兰花成熟后,销售期太短,几天之内卖不掉,一旦开花,就会变得一钱不值,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又自己建设了冷库,一方面解决西兰花开花贬值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抵御西兰花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徐文海:在市场滞销的时候,我们全部进库。等市场需求量大了,地里面的花菜少了,我们再投放市场,这个时候价格就是很高的。

  徐文海告诉记者,农业种植,所要面对的自然灾害的风险、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很大,因此,作为一个农业领域的创业者,他在选择种植品种上也非常小心,只有这样,才能带领更多的农垦人发家致富。

  徐文海:去年因为人家看到我们都赚钱了,去年都种了好多全部种西兰花了,今年我们看种的还比较多,我们就不种了。

  农垦,可以说是农业战线的国家队,它代表着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最近几年,中国农垦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培育出了粮食、棉花、天然橡胶、糖业、奶业、种业等一批优势产业,其经营规模、质量效益、市场竞争力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形成了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的发展格局,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迈开新步伐。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连续十一年以两位数增长,生产总值增长近4倍,经济效益增长7倍多,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而在这些跨越的背后,我们也看到,农垦人不断创业、不断创新、努力拼搏、携手同行取得的成果。

  下岗女工带头致富 合作社社员收入提高10万元

  在江苏农垦的弶港农场见到创业带头人王亚萍时,她正忙着和姐妹们一起准备西瓜苗的育秧盘。

王亚萍正忙着准备西瓜苗的育秧盘

王亚萍正忙着准备西瓜苗的育秧盘

  江苏农垦弶港农场致富带头人王亚萍 :2007年组织的合作社,它(农场)意思就是叫我牵头,把有的职工,他开始不会种,把他带起来 一起种。

  在弶港农场,王亚萍曾经是玻璃瓶厂的职工,在上世纪80年代,当她也遭遇下岗后,很快通过自身努力,率先成为种瓜致富能手。当时,弶港农场还有很多弱势员工要么没有劳动技能、要么缺乏资金,生活非常艰难,为此,农场也希望王亚萍能够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王亚萍:自己搞收入要比弄合作社要高些,打个比方像去年西瓜结束种点西兰花,我们跟人家同等的合作社比,我就分了好几十万给了股东。

  在这个西瓜秧棚里,记者也见到了王亚萍的帮扶对象。他们告诉记者,以往由于自己没有种植经验,学习能力也不足,因此每年看到别人赚钱,自己却赚不到钱,心里很是苦恼。
  种植户:着急,肯定着急,人家有经验也不告诉你。现在有老板了,有人带头了,他不告诉我们,也要告诉我们,但是自己搞自己的,人家就不告诉了。

  面对弱势群体期盼的目光,王亚萍毅然挑起了这个不赚钱,还要承担巨大经营、管理压力的担子。

  王亚萍:苦肯定苦,但是你等到丰收的时候,赚到钱的时候,心情就不一样了。

  王亚萍合作社会员:十五六万。

  记者:去年收入了十五六万。

  王亚萍合作社会员:对。

  记者:以前没搞合作社之前呢。

  王亚萍合作社会员:那搞不了多一点,能搞五六万。

  看到很多人在自己的帮助下,能够收入增加,家庭和睦,过上更好的生活,王亚萍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王亚萍:像我今年十月份我都退休了,但是我 想不想再干呢,所以我想再带领股东们再干上两年。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目前江苏农垦拥有19.5万人,其中国有农场18个,拥有土地面积180万亩,通过农垦集团、以及致富带头人的的不断努力,目前已经形成农林牧渔及食品加工、医药制造、贸易物流、投资及房地产、通用设备制造等五大产业,2014年,集团资产总额达到220亿元,职工收入稳步提升。

  而对于这些致富带头人的创业热情,江苏农垦的一些农场负责人也表示,这是新时期下的一场新的经济攻坚战。

  江苏省海门市江心沙农场书记施志强:职工的积极创业,把我们的鲜食玉米销到外地去以后,就迫使农场在转型升级上面,要动脑筋。现在我们不仅是玉米走向了市场,我们的所有的其它产品都对发展有了推动作用。

  半小时观察:

  农垦要强,农业必须强;农垦要富,职工必须富。在各垦区创建之时,农垦人所面临的环境、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经过几代农垦人的努力,垦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伟大的农垦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这样一个群体中,创业,是他们的生存法宝,无论是老农垦人,还是新农垦人。2014年,全国农垦生产总值超过6500亿元,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总产突破720亿斤,通过代耕代收代种、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已辐射带动农村集体土地面积约1.4亿亩。2014年我国启动培育农垦国际大粮商计划,积极实施联合联盟联营和国内国际“走出去”战略,推动垦际、垦地间农业战略产业资源有效整合,加紧向仓储、加工、物流和营销等产业高端布局,增强农垦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1月09日 22:23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本期节目关注农垦的创业明星。倪红兵采用青玉米套种青毛豆技术,有效解决了广大职工的就业问题,着实鼓起了农场职工的钱袋子,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业职工发展特色种植的积极性。苏糯1号青玉米的种植销售成功,给了倪红兵很大的信心,也积累下许多宝贵的经验。(《经济半小时》 20150109 农垦里的创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