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41023 依法治国——守护经济秩序的新力量 职务“惩腐”更需“预防”

来源:央视网2014年10月23日 23:01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大会议室里正在召开着一场廉政法制课

大会议室里正在召开着一场廉政法制课

追逃小组发现重要的线索 姜伟的父亲突然收到一笔异常汇款

追逃小组发现重要的线索 姜伟的父亲突然收到一笔异常汇款

  来看一则反馈:10月19日,我们播出了《身边的简政放权:舍不得的“收费权”》,曝光了甘肃静宁安监局违规收费的问题。节目播出后,静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相关违规收费问题,已经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安监局原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并由纪检部门和司法调查处理。对违规收费问题依法依规进行规范整顿。

  我们将集中关注“依法治国——守护经济秩序的新力量”。这期的主题是职务犯罪预防。今天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国际国内受到高度关注。依法治国也将从此翻开新的一页。在经济犯罪中,职务犯罪是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而且一旦犯罪事实形成,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弥补。如何更好地进行职务犯罪预防,是摆在各级检察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今天就从一起追了13年的职务犯罪案件说起。2000年7月,北京市大兴区检察院反贪局对时任某国企财务部副经理的姜伟以涉嫌挪用公款、贪污150余万元立案侦查。而此时,姜伟已畏罪潜逃,公安部发布了B级通缉令。

  追逃十三年 犯罪人终于落入法网

  13年间,反贪专案组和北京市大兴检察院对于姜伟一案,始终保持高度警觉,2013年初,北京市检察院对全市反贪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开展专项追逃工作,姜伟案再次被列为追逃的重点,摆在了大兴区检察院面前。

  大兴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原侦查一处处长张亚军:因为我们对他所有的关系,这个成员,进行全部,今年又重新做了一次摸排,这在摸排中发现了线索。这样才知道,在最后在成都发现了落脚点。

  2013年3月,追逃小组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姜伟的父亲突然收到的一笔异常汇款,这个细节一下子引起办案人员的警觉,在综合分析多个疑点之后,追逃小组做出了一个判断,四川省成都市可能为姜某的隐匿地点。随后,追逃小组立即调取了相关汇款银行的监控录像资料,并果断确定成都市为追逃方向。

  张亚军:因为他这个姜伟的母亲住院,他跟他父亲联系的时候,他(知道)母亲住院了,这样他给他父亲打过一部分钱来。

  在与当地公安、检察机关协同努力下,追逃小组立即锁定了嫌疑人行踪,并制定了详细的抓捕准备工作。6月28日下午4点,追逃小组在当地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配合下,嫌疑人姜伟出现在警方的视线里。下午5点左右,姜伟在其住处楼下停车后,办案人员按照抓捕方案,一举将其抓获。

  办案人员:我们是大兴区检察院反贪局的,知道为什么找你吧?走吧。上那车。

  押上警车后,办案人员马上开始了对姜伟的讯问。

  罪犯姜伟:担任过财务部经理。

  办案人员:财务部经理,又犯了什么事?

  罪犯姜伟:挪用了公司钱。

  办案人员:多少钱?

  罪犯姜伟:记不太清楚了,可能80多万(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抓捕,姜伟显得十分吃惊,他怎么也想不到,潜逃了整整13年,最终还是被抓获。此时,对于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的姜伟,还在担心着他的家人,他不满五岁的儿子。

  罪犯姜伟:是没锁车门,淘淘在这呢,我让他把淘淘带上去。

办案人员按照抓捕方案 一举将姜伟抓获

办案人员按照抓捕方案 一举将姜伟抓获

  2002年5月,经他人介绍,逃亡中的姜伟与成都本地女子王某认识,二人很快确立恋爱关系,并于2004年5月登记结婚,2008年王某为姜伟生下了一个儿子。

  办案人员:从2000年因涉嫌贪污,在逃的B级通缉犯,注意点情绪好吧。

  姜伟的妻子:他的身份证都是假的?

  办案人员:以前不知道吗?

  姜伟的妻子:不知道,以前什么都不知道。

  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出现一位在逃犯无异于是晴天霹雳,然而事实上,这并不是姜伟唯一的家庭。姜某和原配妻子刘某是1988年在北京工作中认识的,二人1993年结婚,1998年育有一子,今年已经14岁了,在走访过程中,这个家庭给张亚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亚军:在姜伟跑了这么多年,他妻子,一直还照顾孩子,另外姜伟的父母还都在,这女的这么多年又照顾孩子,又得照顾父母,所以说确实很辛苦。

  尽管有妻子、有孩子,但是畏罪潜逃的姜伟,在出逃期间频频更换情妇,即便在成都的王某再次结婚登记后,他还与其他女子保持着非正常的关系。

  罪犯姜伟:觉得很对不起单位,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家庭,我现在只是想接受法律制裁,争取早日服刑出来还债。

  十三年,千里追逃,最终将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现在,从金钱到感情,这个姜伟欠下了太多的债,他必须为此付出代价。那么,身为国企财务部副经理的姜伟,到底是怎么犯罪的呢?他为什么会去挪用公款、贪污150余万呢?了解他的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对于更好地预防这一类的职务犯罪,很有意义。

  从开始占小便宜到挥霍公款 姜伟走上不归路

  1988年,姜伟从某职业高中毕业后到某企业实习,不久,姜伟所在的工厂改制变为公司,刚刚入厂4年的姜伟调入该公司财务处工作,后来因为工作业绩出色,1997年升任为经营财务部副经理。1999年,某证券公司做股票大户的资金拆借需要资金,如果将闲置资金存放在他们那里,可以获取高于银行的利息。姜伟得知这一消息后就向公司建议把单位的钱存在该证券公司。公司同意了这一做法,指派姜伟全权具体办理此项业务。

  张亚军:这个他恰恰是利用公司包括管理这业务这块,完了以后把公司的这个钱,陆陆续续转他个人名下,完他中间从开始他就开始在这个利息上就不是全部交给公司,而是他自己留一部分来满足个人消费。

  据检察人员透露,姜伟所在的公司当时财务制度并不十分严格,而作为财务负责人之一的姜伟更是深知公司的财务漏洞,他把证券公司获得的利息私自留在了自己的名下,公款可以随意的支配,这种职务权力的放大,直接影响了他生活环境的变化。

  张亚军:泡夜店,完了以后要吃好的,要穿好的,因为他那个都比较讲究,还要有找新的女人,这些恰恰需要大量的钱,而他没有那么多钱,他自己也挣不了那么多钱。这样他把手才伸向了企业,伸向了公款。

  张亚军告诉记者,姜伟在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夜不归宿的,当时,姜伟的月收入不过一千元左右,根本无法满足每天吃饭请客、泡酒吧的高消费,在生活圈子的影响下,随后他又开始了包养情人,这种生活,让他欲罢不能了。

  张亚军:带着那女的有一些平时在北京这个花销以外,而且带着女的上外地旅游这些费用全由他出,还有他上酒吧,北京的酒吧。他后来自己交待也是,全部天天基本上泡酒吧里头,这样消费确实很高。这样他一个月1000多块钱工资肯定是满足不了这样的消费的。

  一方面是欲壑难填的个人欲望,一方面是唾手可得的公款,姜伟开始一步步的走向深渊。

  张亚军:陆陆续续为满足刚才我说的他消费,他从这个帐户陆陆续续提了走了20多万元钱,就各个消费。这样他进行的炒股不到半年的时间,这样又赔了20多万块钱,姜伟这时候一看连他自己的消费再加上赔,这样又赔了将近50多万元钱。

  无休无止的挥霍,公司的资金随意提取,财务账面上的窟窿越来越大,而此时,姜伟已经意识到事情马上就要败露。他越来越害怕, 2000年4月,准备携款潜逃。首先,姜伟通过转账和提现的方式,分多次将妻子刘某股票账户中的104万元公款转走,在出逃之前,他挥霍了20万元左右,出逃时随身带了80余万元,40万元现金,40万元存在一张用假身份证办的银行卡中。为顺利出逃,姜伟还办了两个假身份证,一个叫姜一飞,另一个叫姜国伟。姜伟用姜一飞的假身份证办理存放贪污公款的银行卡;用姜国伟的假身份证在其潜逃过程中掩饰真实身份。

姜伟分多次将妻子刘某股票账户中的104万元公款转走

姜伟分多次将妻子刘某股票账户中的104万元公款转走

  张亚军:将近后来我提到了说最后打走了不是80万元,然后还陆陆续续提走了20多万元,他将近跑的时候,也就是说带走了100万。

  就这样,姜伟从开始占小便宜,奢靡的消费,一直到挥霍公款,随意从公司的账户上取现,最终走上了13年潜逃之路。

  张亚军:咱们这个打击职务犯罪的力度,不断的加大,就是说这个而且这个职务犯罪在逃人员其实在外头生活也是惊惶很,你像姜伟也是一样,天天就是他自己,也是特别胆小,就是什么,所以在我们抓捕的时候,他瞬间他得到一种解脱。

  2014年5月22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姜伟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重婚罪的罪名成立,数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十六年四个月。

  姜伟虽然只是企业的财务副经理,但由于职务的便利,加上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上有漏洞,他的犯罪并不难理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今后能不发生这样的犯罪。2013年,我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37551件,涉及51306人,同比分别上升9.4%和8.4%。同时,检察机关还强化境内外追逃追赃工作,追缴赃款赃物计101.4亿元,会同有关部门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762人。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职务犯罪的危害,以及预防工作的重要。而好的职务犯罪预防,需要从守法意识的强化开始。

  检察官下基层 反腐讲座进企业

  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栗冀:公司党政班子充分认识到,在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内控制度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的同时,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员工自觉守法意识的工作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举办这次讲座的主要目的。下面欢迎杨处长为我们做讲座。

  10月21日,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大会议室里面,正在召开着一场廉政法制课,200多双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讲台,认真记着笔记,台上授课的,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杨淑雅;台下听课的,是这家公司的主要领导和中高层的干部。

  北京市检察院检察官杨淑雅:就是工程招投标和财务管理环节成为案件,发包代理和财务管理这个环节案件非常多,分别达到了我们占全部案件多少,比例多少,49.2%基本上一半了,所以工程建设领域,刚才说的工程发包,代理啊就是这个环节,工程建设这个环节,里边的问题我们发现工程承揽不经过招投标的,或者是法定程序直接确定的,或者泄露标底,报价啊,然后串标赔标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杨淑雅,“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处长、法制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主要负责北京市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杨淑雅正在宣讲廉政法制课

杨淑雅正在宣讲廉政法制课

  如何增强廉政法制课效果,避免“走过场”,如何使预防真正处生产力,这些现实问题一直是困扰着预防职务犯罪的开展的实际困难。廉政法制课要有效,就不能走“台上检察官闭着眼睛讲大道理,台下听课干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老路,为了能够让警示教育的效果能够切实的落到实处,杨淑雅要求自己每一次的宣讲都是第一次,要做到最精心的准备。

  杨淑雅:在了解了单位的基础之上,我们回来要对单位,它身处哪个行业,哪个领域,我们要对这个行业领域进行深入的剖析。对单位了解了,对行业领域了解了,那这个领域的犯罪状况是什么状况,我们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杨淑雅告诉记者,为了让廉政法制课做成北京预防的一张好名片,北京检察机关就一定要敢为人先,从基础做起,一步步搭好通往看得见实效的台阶。杨淑雅告诉记者,“两个率先”既是提高廉政法制课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北京市检察机关在预防工作中的首创之举。记者在法制宣讲的现场注意到,除了重点案件的剖析以外,杨淑雅还对目前企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心理分析。

  杨淑雅:小金库甭管你是请客吃饭送礼,花的确实还是非常方便的,你不在大账内,你不受监督,所以还是比较方便的这是一种虚荣心理,第二种就是侥幸心理,就是所有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基本上都存在侥幸心理,就是认为自己可以逃避惩罚,绝对可以逃避惩罚就是这么一种心态,所有人基本上都这样。你想想它当时作案的时候肯定都是这种心态,要不然他也不会去作案,也不会去收人贿赂。

  整整一个半小时的廉政法制宣讲结束后,台下的员工非常认真地听讲,宣讲结束后,杨淑雅趁热打铁,向与会的员工讲解起会场的廉政宣传的图片展。

  杨淑雅:你像这个裸官刚才我没介绍的数据,在这个数据里面是什么,就是咱们追逃,咱们现在追逃跑到境外的4000人就公开官方网站就是报道4000人,然后就是跑到境外资产4千亿。

  杨淑雅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她把廉政法制课“特色订制”的精髓归纳为“三个深入”:一是有针对性地对授课对象所在单位存在的具体问题和难点做深入理解;二是对所属行业、领域的职务犯罪发案规律、特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三是对行业、领域的发案数据进行深入研究。记者注意到,到场的员工几乎都在仔细的观看每一块展板,一些就在身边而自己并不了解的案件、法律常识一桩桩、一件件就这样真实的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栗冀:杨处这个非常生动和具体的这种讲课以后,印象特别深刻,因为特别是作为国企的工作人员,我们有时候工程和招标领域 这个领域历来都是可以说是腐败的高发区,因为都牵涉到很多利益,所以今天我们感觉确实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一个普法教育,而且我觉得杨处做了精心的准备,他给我们这些准备的案例都是我们这个系统里遇到过的,特别还有一个叫蒋新生,就是在我们这楼里,这也是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

  除了真实案例的教育作用以外,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注意到,栗冀在听课的时候,还做了非常认真仔细的笔记。

  栗冀:专门有一个,慎出,慎防第一次,慎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慎言,谨防口,都记下来了,这十条,另外还给了四句话,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这都是杨处长一个办案的经历,一些(感悟)。

  杨淑雅:通过我们的廉政宣讲,怎么能够深入他们的心里,哪怕通过我们的廉政宣讲,他们记住我们一句话,两句话,入脑,入心了。我觉得我们廉政宣讲,作用或者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看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廉政法制课挺受欢迎。他们根据听课人群所在单位和所属行业的特点,实现每堂法制课的“特色定制”,达到“答疑解惑”、“闻过则省”的授课效果。走进这样的课堂,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做人做事的底线和边界,和人生的平安幸福。2002年,北京市各级检察机关正式设立了职务犯罪预防处,一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有效方法。仅从2013年至今,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就组织讲授廉政法制课1150余场,听课人数达10万多人。成为首都反腐败整体格局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北京市各级检察机关正式设立了职务犯罪预防处 组织讲授廉政法制课1150余场

  杨淑雅认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事实上就是要挽救和保护干部,使他们增强法纪底线意识。杨淑雅亲身参加了多起职务犯罪案件的审理工作,对于一些不懂法、怀有侥幸心理的罪犯,她的心理充满了惋惜,采访时,她就向记者讲诉了一个真实的案件。

  杨淑雅: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到了单位以后,深得领导的器重大家对他都非常好,所以他业务上、事业上一帆风顺,非常顺。在这种情况下,他看到了别人,由于虚荣心理,导致他(认为)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做,别人能够挥金如土,我为什么不能做。所以这样子的话,导致他在自己做业务过程中,截留了一笔货款,第一笔货款就截留了近50万元。

  杨淑雅告诉记者,经她审理调查的大量案例证明,某些干部一旦在廉政方面出了问题,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其家人,他们大多是家庭的顶梁柱、主心骨,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责任之重不言而喻。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做好了,能让很多家庭和个人避免悲剧,这也是最直接的体现。

  杨淑雅: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其实就是对干部最好的关心,挽救和保护。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各行各业,做廉政宣讲的时候,也要站在他们的角度,然后怎么能防范,预防职务犯罪的这个角度来给他们做廉政宣讲。

  杨淑雅告诉记者,在新的形势下,职务犯罪预防要冲破传统的预防观念,大胆革新预防手段,开启依法反腐败的思想“总阀门”,将预防工作“换了天地”。近年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预防工作迅速发展,确立了“职务犯罪研究中心”和“廉政宣传教育中心”并重的科学定位,建立起以案例分析、预防调查、警示教育宣传、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和检察联络室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业务体系,多措并举,更加注重反腐效果,更加注重规范化建设,更加注重人才储备,为首都的反腐败工作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杨淑雅:我们在这三个篇章里,像我们在惩治篇里头,我们有互动区域,我们有宣传篇,同样我们有贪官忏悔录,我们在设计上尽可能,能够让贪官人,能够用自己身边的案例,然后来教育他们,然后能够,让他们能够受到就是这种洗礼,受到这种教育,然后能够让他们真正心灵上受到触动。

北京市反腐倡廉法制教育基地中的“贪官忏悔录”

北京市反腐倡廉法制教育基地中的“贪官忏悔录”

  在北京市反腐倡廉法制教育基地《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这是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率先建立的,主要的对象就是在京的公务人员,每天前来参观的单位络绎不绝。

  杨淑雅:然后从7月份开展教育主题活动这些各个参观的单位,到现在位置,因为接待单位近600家,然后参观的人有2300多人。A:满到就是,我们是这个基地,从去年改版完以后,到现在,就是每天就是参观的人就非常多,都要预约,提前预约,然后我们提前给他,提前安排一周收场,基本上是一个小时一场,一天我们现在基本上目前安排的是6场,去年每天都安排8到9场。

来北京市反腐倡廉法制教育基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来北京市反腐倡廉法制教育基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记者走进检察官杨淑雅的办公室,办公桌及资料柜上一摞摞崭新的图书引起记者的注意。《反腐倡廉制度汇编》、《宣传文化领域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等,其中《预防职务犯罪前沿报告》差不多有一寸厚。

  杨淑雅:每个领域里都有,你比如说这个这是医疗卫生领域,然后这里面有我们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预防调研报告,同样我们把医疗卫生领域,我们也给它分了多少个环节。

《预防职务犯罪前沿报告》涉及到各个领域

《预防职务犯罪前沿报告》涉及到各个领域

  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确立了“把全市预防工作方向和标准引导到提升质量、效果和精品上来,使预防工作的效果看的见、可评估”的工作思路。在整合预防资源方面,预防数据化建设成为北京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突出特色。统计数据显示,仅一年时间,在案例分析数据库的基础上,北京市检察院预防处统筹全市编纂了十大领域《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共计505万字,550多个案例,形成预防调查报告20余份,法制课讲义100余份,制作十大领域巡展展板10套600余块。

  杨淑雅:就是适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了,我们这些书呢,也发往各地。我们给各个基层,各个省院,我们也给他们发了一部分。

  据了解,2012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520余件,各院预防部门共上报案例分析却多达2307份。开展预防调查1654项,其中仅有17份预防调查报告获得领导批示,占报告总数的1.02%。2013年,全市检察机关反贪、反渎部门当年共立案370余件,各院共上报案例分析321份;开展预防调查57项,所完成的预防调查报告中,有43份获得区县党委政府一把手批示,占报告总数的75.4%,促进形成了60多项单位制度建设和27项行业整改。

  【半小时观察】:奉法者强则国强

  职务犯罪都是具有一定权力的人员实施的犯罪行为。职务犯罪直接后果严重,还在于罪犯实施犯罪行为后,往往将犯罪所得挥霍一空或携款潜逃,使追赃工作无法进行。即使对其绳之以法,但国家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却无法弥补,所以,预防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打击腐败行为,更要做好预防。在预防中不断提醒,不能触犯法律的底线。“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依法治国的方略中,法治能力的提升、法治氛围的形成、法治环境的培育至关重要,它关系着中国能否全面把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而预防职务犯罪,不仅能更好地保障经济安全,也能因为职务犯罪的减少,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更好的维护。只有法律的权威得到彰显,才能有利于强化公民的法律信仰,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的良性互动局面。这才是国家之福,民族之福。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4年10月23日 23:0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近段时间,职务犯罪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本期节目将讲述一个因职务犯罪潜逃13年后落入法网的故事。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更值得关注。 (《经济半小时》 20141023 依法治国——守护经济秩序的新力量 职务“惩腐”更需“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