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91121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来源:央视网2019年11月21日 20:08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如果说基础设施是企业发展的硬环境,那么政府的服务就是企业发展的软环境。政务服务能力水平怎么样、知识产权保护好不好、监管执法是不是公平公正,都属于营商环境。可以说营商环境好不好,关系到国内企业能不能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外资外企愿不愿意来中国,有没有信心留在中国。世界银行不久前发布了《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总体得分77.9分;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去年提升15位。与此同时,我国第一部关于营商环境的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也已颁布。那么我国的营商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有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还有哪些环节需要继续改进呢?

不久前,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总体排名比去年上升15位,名列第31名,这也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中国的最好名次。该《报告》称,由于大力推进改革议程,中国连续第二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前十位。《报告》出炉后,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

据了解,世界银行的《报告》应用量化的指数分析比较190个经济体的商业法规和产权保护、营商环境便利度等排名,考察涵盖了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等10个方面。在这10项评估指标中,中国有8项指标排名上升,其中办理建筑许可排名提升88位,保护中小投资者排名提升36位,跨境贸易排名提升9位。排名的大幅提升意义重大。

据了解,世界银行在进行排名的时候,是以中国的北京、上海为样本城市进行评估的,这两个城市近几年针对营商环境中的短板,进行了精准高效的改革。

特斯拉超级工厂是上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总投资500亿元。上海为了加快推进项目落地,简化了诸多审批事项,不断刷新上海营商环境的服务速度。项目从2018年7月签约,2019年1月动工建设,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今年8月份取得首张综合验收合格证,目前上海首批国产特斯拉样车已经下线。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赞扬说,我在其他地方没有看到过这样快速的发展。中国就是未来,未来是非常令人激动的。

10月1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电力配套项目首条线路正式送电,项目涉及新建电缆排管16.7公里、新铺设220千伏电缆55公里,这个项目从正式申请到完成送电仅用时168个工作日,创下了上海同等规模项目的最快接电速度,较同等规模客户的平均接电用时缩短约50%。

可以说,特斯拉项目是上海营商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除了上海,北京市两年多来也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北京作为世界银行的样本城市,今年的得分为78.2分,在去年大幅提升的基础上,今年再次提升4.6分,超过了部分欧盟国家和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水平,尤其是开办企业、获得电力、登记财产、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等5个指标进入全球前30名。在北京的外资企业明显感受到了变化。

营商环境改善了,外资企业更有信心在中国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与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的一系列改革密切相关。

一系列针对营商环境改善进行的改革不仅大幅提升了排名,更重要的是让市场主体——企业经商办事都感受到了便捷高效。北京一家环保企业的公共服务大厅宽敞漂亮,半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草坪。在修建这个公共服务大厅时,正好赶上了北京推进办理建筑许可改革。

2019年4月28日,北京简易低风险“一站通”系统平台运行,这家公司在网上提交了申请,通过网络审批、材料共享,三天之后,他们就领到了规划许可证,五天之后拿到建筑施工许可证,5月23日多部门联合验收,上午验收,下午取得了不动产证,历时25天,这惊人的速度让企业负责人大吃一惊。

不仅是北京和上海,近几年来,提高和改善营商环境在我国很多地方都被当作大事来抓。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第一部针对营商环境专门颁布的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10月23日对外发布,并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我国通过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再次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展示我国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以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法规的颁布让市场主体更坚定、踏实地在中国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分为七章,七十二条,从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等多方面对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

一方面,法规将改革成果通过法律的手段进行固化,另一方面法规的制定也带着问题导向,将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作为重点进行制度化设计。比如,为了防止新官不理旧账,《条例》规定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对市场主体依法做出的政策承诺和依法制定的各类合同,不得因为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机构调整、责任人更替等为由违约毁约;为了避免行政执法一刀切,《条例》规定开展清理整顿、专项整治等活动,应当严格依法进行,除了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国家举办重大活动并报经有权机关批准以外,不得采取在相关区域要求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的措施。从这些法条来看,都明显从实践中来,奔着解决痛点而制定。

营商环境涉及方方面面,新颁布的《条例》明确,优化营商环境要重点解决的是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软环境”,核心理念是对各类市场主体都应该一视同仁,坚决破除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门槛和限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随着《条例》的颁布,全国范围内优化营商环境基本制度初步形成,未来随着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不断完善,随着一系列妨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得到解决,中国也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发展带来绵绵不绝的动力。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9年11月21日 20:08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世界银行不久前发布了《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总体得分77.9分,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去年提升15位。与此同时,我国第一部关于营商环境的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也已颁布。那么我国的营商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有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还有哪些环节需要继续改进呢?(《焦点访谈》 20191121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