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从水浊水污到水清水甜,从烟雾弥漫到畅快呼吸,从土地病了到呵护修复,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坚定和自信,阔步走上千年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11月11日起,四集生态系列片《美丽中国》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在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和纪录频道等陆续重播。该片以鲜活的平凡人物视角,生动反映环境的改善给广大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透过镜头,观众看到似曾相识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唯美的画面,像山水画徐徐展现在眼前,鼓舞士气,提振信心。
一、立意高远,站在崭新文明形态高度审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确立,为从根本上科学认知生态文明、践行生态文明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范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全体共识,建设“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本系列片共四集,分集题目分别是《清水绿岸》《蓝天白云》《沃土如金》《生态文明之路》以生态文明是人类又一崭新文明形态的站位高度,阐释“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思想内涵。4集专题片聚焦明确又脉络清晰。山高水长,水润中华,纪录片选取水源地保护、水体治理、近海生态保护、流域综合整治4个层面,反映新时代中国的治水理念;保卫蓝天,治污减排,则是从结构调整、能源迭代、空气质量监测3个纬度,展示中国大气环境改善的成效;而守土护土,更是透过绿化防水土流失、去重金属污染、合理利用土地、改良增地4个方面,解读人与土地的共生关系。
二、不回避矛盾与问题,小切口展现大视角,以身边事反映百姓大心声—来自不易的获得感幸福感
该片团队是记录者,也是思考者。在创作过程中,也在反思和警醒,那就是中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依然任重而道远。“你看,尽管水质好转,可太湖的蓝藻就是捞不完;在环保督察现场,依然有污水超标直排……”面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这张“考卷”,从上至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不曾动摇。
该片团队将视角和焦点对准“身边人”。盛夏,石景山脚下首钢园区冬奥训练馆,制冰师刘博强和同事正在为冰场做修复。制冰并不是刘博强的本行。过去,他曾在火花四溅的首钢当了十几年钢铁工人。停产、搬迁、转型,轰鸣声落幕,刘博强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改变。就这样,环境的修复、重塑,与人的新生、命运交织在一起。“省老大劲了。”纪录片中,煤改气后辽宁大堡村的杨洪贵喜笑颜开,“我家那儿子,一年回来一次,说这农村变化也太大了,比城市还好,特开心。咋不开心呢。” 而无需多言,美丽中国的宏图愿景化身镜头里一张张笑意盈盈的脸庞,同样倾情诉说着环境改善带来的家乡巨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美丽中国,写在脸上,乐在百姓心中。
三、创新电视表达,将高屋建瓴与平凡微观完美融合,平凡的普通人成为讲述美丽中国的故事主角
该片突破了从概念到概念“坐而论道”的说教窠臼,而是把抽象的环保理念化为具体的人和事,用故事推进叙事。如透过中国第一任环保局局长曲格平的讲述引人深思,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也曾有过迷茫困惑、有过思索反省,也在不断调整修正着认知和实践。透过四川雅江县林草局职工李八斤从砍树人到种树人的经历变化让人感慨,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们找到新的发展方式。“把绿水青山保护起来,我们现在国家政策也好,全域生态旅游,我们这当地老百姓也就在门口挣到钱了。”他质朴而真挚的话语,道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该片横跨大江南北,采访的人物众多,仅一集片中呈现的就多达七八位人物线索故事。团队分赴新疆、云南、广东、贵州、四川等18个省区市拍摄,采访了“中国环保第一人”、“民间河长”、钢铁工人、种粮大户等40多位人物,用镜头记录下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路上的生动故事。如片中讲述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过藏民吐旦旦巴的家乡。持续多年的退牧还草、以草定畜、控制矿产开发,让这片高原之地美景重现。吐旦旦巴回到家乡,全职做起生态保护工作,成为109国道上垃圾回收驿站的工作人员。而吐旦旦巴每天接待的三江源游客,只要车里有空间,都愿意无偿带走一袋高原垃圾。
四、努力践行“四力”,用“两脚泥”拍摄出“生态美”
八月如火的炎夏,摄制团队兵分四路,足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青藏高原到新疆罗布泊,从蜿蜒长江到九曲黄河,从东北沃土到江南水乡,不到20天的时间里,拍摄团队飞行了数万公里。在海拔4100米的昆仑山口,摄像团队扛着沉重的机器拍摄,巨大的体力消耗造成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疼恶心的时候就吸氧缓缓,然后继续拍摄。短短一天,一罐一米六高的氧气就见了底。在云南,四十几摄氏度的城市高温炙烤,汗水一遍遍湿透衣衫,拧出水,可摄影机不能停;在深山,蚊虫叮咬难以忍受,留下的伤疤还依然清晰;在三江源,两位年轻的90后导演,8月里住进雪山下的铁皮屋,冻得一夜未眠。润物细无声中,影像的力量最终向人们传递出——时代之幸、人民之幸,生态文明建设大幕开启。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在建设生态文明同时,人们也享受着生态文明的福利。
该节目首重播累计观众触达人次为1.28亿次,其中综合频道首播平均收视率达0.50%,在全国上星频道当天同时段专题类节目收视排名中位居榜首。截至11月15日,央视新闻客户端相关内容累计阅读量47.8万,微博【分享一段视频,共赏#美丽中国#】阅读量286万,视频播放100万次。央视财经新媒体发布关于专题片《美丽中国》相关报道共11篇次,总阅读播放量达152万。微博数据: #美丽中国#微博话题阅读量1.6亿,讨论量14.1万,热度持续增加。
壮美山河波澜阔 生态变迁绘新颜。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生态环境部联合摄制的4集专题片《美丽中国》,引发各界关注热议。来自生态环境保护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纷纷转发朋友圈,分享“美丽中国”,传播生态故事;片中激荡起的情感共鸣,流淌进观众的心田,“每一寸山河都有独特的风景,留住这份美丽,需要你我同行。”其表现形式以鲜活的普通人物故事切入,生动反映中国生态环境改善给广大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创新了环保电视片在观众细分语境下的故事化突围。山高水长,水润中华,70年光阴的故事,穿越历史启迪未来。(王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