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中国地名大会》:一堂恰逢其时、妙趣横生的地名文化通识教育课

CCTV专区 CCTV-4中文国际频道(亚洲) 来源:央视网2019年11月19日 17:44 A-A+

(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

11月1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中国地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正式播出。

作为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我认为它高度切题了日前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节目创新方法手段,用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内容和形态,丰富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营造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中国地名大会》对于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地名文化而言,堪称是一次恰逢其时的通识教育课,理由有两点。

第一,它用由表及里的解读,重塑大众对地名文化的重视和自信。

地名就像阳光和空气,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而许多人对它的认知仅停留于表面。我一直认为,行走在地名里,就是走在历史里。比方说走在深圳的地名里,就是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里;走在南京的地名里,就是走在六朝古都的2000多年的时光长河里。然而,随着日新月异的建设进程,不断有新地名出现、旧地名消失,不会起名、不知名称意思、不会正确使用名称,类似这样的情况时常出现。

地名是鲜活而且广泛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世世代代延绵而来的民生、民情、民意,理应被我们视作真实而且珍贵的文献资料,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和传承地名文化,会造成我们文化记忆的断裂、历史记忆的断层。

2018年12月,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对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指出“清理整治不规范的地名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地名大会》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更是让人心头一振,它以电视节目的形态,深入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经济兴衰、民族融合、风物演变、民俗风情、方言、谚语、故事。

哪些地名和孝亲文化有关?大槐树为什么是寻根的代名词?“克拉玛依”是什么意思?《中国地名大会》从不同角度呈现天南海北的自然风光、文化旅游、特色美食以及非遗、民俗、名人等等,同时展示当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强调地名文化的当下价值。它让观众看到,每一个地名的背后,有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有乡音、乡情,这里凝聚着中国人的人文基因。当我们对内心、对地名文化有了这样一份亲近和敬畏时,必然会升腾出自信和自豪感。

第二,它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激发大众的情感共鸣和集体热爱。

《中国地名大会》不仅选中了一个精妙的节目立意,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做到了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

首先,节目一脉相承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国大会”系列节目的挑战模式,广邀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地名高手同场竞技答题,保证了知识的密集输出。题型丰富多样,方式别出心裁,比如“名扬天下”环节的大型地名阵列装置、终极挑战环节的34级“地名天梯”,还有摄制组走遍全国百余个地方采用4K超高清拍摄而来的精美视频……这些创新元素让大美中国以一种高度浓缩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之上,激发了选手的挑战欲,做足了节目的趣味性。

与此同时,节目主题突出、情感饱满,尤其擅长用一个个生动而具象的人物、故事,激发大众传承地名、保护地名的一腔深情。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位选手,是能为旅客秒速规划出行线路的西安火车站售票员李聪,她能在一个小时内默画出全国铁路结算站示意图,包括807个站名、343个线名、606个结算站、201个非结算站。从李聪画的全国铁路图上面,我所看到的不光是一个一个地名,一个一个数字,实际上就像一盏盏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回家的路。作为节目嘉宾,我深深觉得与其说他们是挑战选手,不如说他们都是地名文化的传承者和建设者。

在我们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今天,《中国地名大会》用一个全新的切口,激发了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集体共鸣。当我们重新擦亮了地名文化,自然对大好河山、灿烂文明、悠久历史多了一重细腻而真切的感知,被激发出传承和建设的强烈使命意识。我想,这就是节目最为深层的意义吧。






收视TOP榜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