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思想不理性、文字不感性的人,每每遇到要写手记的时候,能逃就逃能躲就躲,这回实在是躲不掉,那就随便写几句吧。
小时候的挂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主题都是些名车、美女和高楼。我偏爱的是那些摩天大楼,拿着新削好的铅笔,用笔尖点着一层一层地数。那时的北京,最高的建筑是24层的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
那时家里最大部头的一本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1987世界知识年鉴》,分项列出各国国情的横向比较,当时中国的城市化率(城镇人口比例)是23%,人口超500万城市只有三个,每百个家庭拥有小轿车0.06部;多年后,中国城镇人口超过60%,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超过30个。中国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三十年间扩大了十倍。然而,这些城市却越来越像,跟挂历一样,难以分辨。中国的城市真的千篇一律吗?
《城市24小时》最初源于纪录频道可持续模式的研发。当时确立了两个选题,《小宠当家》和《城市24小时》。用24小时的时间递进结构一部片子,将时间段切分,寻找典型时间的典型场景构成相对独立的故事,这种做法很电视。
不幸的是,节目制作周期很漫长,网络媒体的崛起却猝不及防。在网络上,观众永远是从第一个画面开始看起,这对由线性时间构成的片子并不友好,时间才刚刚开始,观众已经流失……怎么在网络传播中也能迅速俘获观众?幸好节目制作周期长,这个问题可以慢慢想。
视角可能是我们破题的关键。视角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平民视角,与其用宏观的视角,我们更喜欢在人潮鼎沸的十字街头,躲在角落里静静窥探人们的生活。《城市24小时》所呈现的,是没有郑东新区的郑州、没有王家墩CBD的武汉、没有南山区粤海街道的深圳,我们希望,镜头下的城市没有面子,只有里子。
另一个方面是全国视角。说到自己的城市,每个人都变成了“地心说”、“地图炮”,对家乡的感情无可厚非,但我们毕竟是一个全国媒体平台,让外地观众对这座城市形成好感是我们的使命。在街头调研期间,我们的问卷里有一个问题“这座城市里,你最不愿去的地方”,答案大都是外地游客耳熟能详的。很不幸,这些地方都出现在了片子里。
在最后,我要感谢每一位参与《城市24小时》的创作者。毕竟,对于观众,片子是以分钟为单位的,但对于创作者,则是以年计。
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今晚播出最后一集——厦门,善始善终。
作者:执行总导演 张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