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90521 空车超载 轻卡不轻

来源:央视网2019年05月21日 20:09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您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怪事:一名普通的货车车主,花了十几万元,买台轻型货车准备跑运输,车辆买好了,手续也办好了,但这车不能拉货,因为它在空车状态下,就是什么货都不拉,就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全车的荷载了。这样的车上路后可能随时面临着处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今年38岁的李文雄老家在陕北,今年年初,他到了西安,在朋友建议下,买了台货车开始跑运输,可跑了一段时间后李文雄才发现,自己干的是件闹心事。他说自己的心态就是:“做贼做贼做贼。开车到了十字路口,离远远的就东张西望。”

跑运输原本是件正经事,怎么成了做贼呢?李文雄说,问题出在这台货车的重量上。他买的是轻型货车,这种车型车厢长度必须限定在4.2米以内,可以悬挂和普通轿车一样的蓝牌,所以业内又把这种车叫做4.2米蓝牌轻型。按规定,轻型载货汽车除了限定长度,还限定总质量也就是车货总重,最多不能超过4.5吨,具体到李文雄的这款货车,车门和行驶证上都标注着总质量4495公斤,也就是说,这款车装上货物后,车货总重不能超过4.495吨。但李文雄说,这标注完全是个幌子:“这个车自重,实打实地自重4.2吨,车货总限重是4.495吨,减去4.2吨,只能拉300公斤,这车驾驶室核载3个人,坐上两个人的话,不好意思,(超载)。”

不过记者注意到,李文雄车辆的铭牌和行驶证都显示,这台货车的整备质量,也就是自重是2.565吨,怎么李文雄说实际自重4吨多呢?面对记者的疑问,李文雄开着空车,随机找了一处磅站。

称重显示,货车空车实际自重达到了4.32吨,并且这次称重还只是在油箱半满的状况下。李文雄说,上路跑运输时,油箱装满是70公斤,水箱200公斤,这样算下来,即使一公斤货物不拉,就已经超载。

遇到这一窘境的不只是李文雄,西安市的另一位车主王向东,他2018年年底购买的蓝牌轻型货车,货车车门和行驶证上标注的车货最高总限重都是4.495吨,实际重量是5.8吨,已经超了1.3吨。这台货车合格证和行驶证上标注的自重都是2.72吨,然而实际自重却达到了5.8吨,同样是标注和真实状况不符。

采访期间,记者正赶上王向东又购买了一台新的蓝牌轻型货车——陕西当地企业生产的德轩X9自卸车,合格证显示,车辆自重2600公斤,但实际重量也远不止于此。

既然车辆自身载重有问题,那么车主们为什么还要购买这样的车辆呢?车主李文雄说:“蓝牌好处一个就是车小,灵活自由,进城方便,适合城配。第二个就是费用低。”

原来,和悬挂黄牌的中重型货车相比,一些城市市区对蓝牌轻货不限行。2019年1月1日开始,国家交通部门取消了蓝牌轻型的货运从业资格证和车辆营运证,并且司机只要有小型轿车驾照就可以驾驶,这些都是这种轻型蓝牌货车的优势。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轻型货车销售量将近40万台,2019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0%以上。

我国对汽车生产实行产品公告管理,车辆生产必须按照公告数据严格执行。以王向东新购买的这台陕西当地出产的德轩X9自卸车来说,实际重量6吨多,那公告重量是多少呢?记者进入相关系统查询,上面显示的车辆自重和合格证一致,都是2600公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这种轻型货车原本的定位是运送日用百货、家电等轻量化货物,所以规定自重较低。但为了抢占运输市场,眼下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在实际生产中违背公告,通过加重车辆,提高车辆载重能力,以便多拉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公告是完全合法和有效的。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整车厂生产和改装过程中,是不是又增加了一些特殊的实用化的功能和配置,导致它的重量不一定完全还是2.6吨的状态。”

原来,这种车根本就不是用来拉重货的,车辆出厂时自重就超限是汽车生产厂家的违规行为。那么监管部门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的呢?合格证显示,生产这款自卸车的企业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记者来到了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

陕西宝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备案的时候是车辆基本配置,最简单的配置,但是按照这个最简单的配置,生产出来可能没人要,所以它就升级了,把钢材加厚,把一些什么配置都给加上,加上以后整车重量就上去了。对他们来说,这反而成本增加了。但按公告生产出来没人要,整个生产厂家,所有的载重汽车,都是这个现象。”

除了生产制造,车辆注册、登记环节,相关法规对机动车技术参数也有着明确要求,公安部门2012年修改发布的机动车登记规定明确指出,机动车的有关技术数据与公告数据不符的,不予办理注册登记。然而这些标注自重和实际自重不符的车辆,车主又是如何办理注册登记和上车牌的?

按照车主的说法,其实在买车的时候双方都是心照不宣,车主掏钱,销售人员负责上牌。以王向东来说,在购买这台德轩X9自卸车轻型货车时,除了正常车款外,还交了2500元作为上牌费用。

记者在西安最大的轻型货车销售市场随机采访,所接触的销售人员都对上牌给出了承诺。

成都某轻型货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人家放得松了,让你星期六可以上线,不像别的周一到周五上线,星期六上线,星期一把牌子给你上去。”

为什么是星期六上线检测,销售人员并没有透露。事情真如他们所说吗?记者决定跟随王向东实地调查。取回新车后10天左右,销售人员打来电话,要求王向东4月27日上线检测,并表示已经把所有材料交给了中介人员,协调好了关系。果然,这天是星期六。一大早,王向东来到了销售人员指定的检测站——陕西永智机动车检测站。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队,都是和王向东车辆类似的蓝牌轻型货车。王向东打通了中介人员的电话,过了一会儿,中介人员又打来电话,王向东把车开进了检测站院内,一名穿着工作服的男子迎了上来。

在确认过车主名字和车架号基本信息后,这名男子把一份材料留下后就离开了。打开材料,记者和王向东都吃了一惊,原来,这是一份早已填好的检验单,整备质量也就是自重一栏,填写的是2600公斤,日期是4月26日,比检测日期早了一天。按规定,机动车要注册登记,就必须经过车辆检验,载货汽车的整备质量也就是自重,属于必检项目。然而,在陕西永智机动车检测站,根本没有任何检测,王向东就拿到了检验合格记录单,并且还是一份早产的合格单。

初检过后还有复检。4月29日,记者和王向东再一次来到检测站的复检查验区。对于车有点超重,陕西永智机动车检测站查验员吴广龙说:“我不管重量,我这只管外观,重量你们已经查过了。”

初次查验造假,复检又不查验重量,就这样,货车顺利通过了所谓的检测,拿到了车牌和行驶证。按规定,对检测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远程审核、现场抽查、档案复核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一位曾经在陕西某检测站负责技术工作的知情人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检测机构周六日本应休息,选择这样的时间为问题车辆上牌,实际是监管部门和检测机构达成的默契。

生产环节监管缺失,货车车主和销售人员心照不宣,检测机构公然作弊,让这些问题车辆行驶上了公路。然而,先天就存在的空车超重问题,让这些车辆时刻面临着处罚。就在采访期间,王向东原来购买的这台轻型汽车,因为超载被交警查获。

原来,王向东的这台货车,按规定只能拉1.58吨货物,但交警查获时,他的车拉了将近14吨货物,严重超载。

交了罚款,王向东驾驶着这台空车就超载的货车继续上路,对他来说,只能通过继续多拉快跑才能弥补损失。超载、处罚、再超载,货主们每天就处于这种恶性循环当中,对车辆自身和道路安全,也构成了巨大威胁。

货车车主李文雄说:“不标载的情况下,一个是上路经验不足,再一个就是说,对车的把控性把控不住,一年两年的C本的话,对这个货车车辆没有把控能力。”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像蓝牌轻型这样,实际重量高于公告重量,违规生产和上牌的车辆,业内人士称为“大吨小标”,部分车企将轻卡具有超载能力作为卖点,出厂之前就已经超过了吨位限值,这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并由此滋生了伪造数据、违规上牌的灰色利益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加强对车辆生产企业的管理,也要加强车辆注册登记阶段的监管。

空车就超载,这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却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两个个案。客观说,对载货汽车,从生产制造、登记注册到上路运输各环节,国家都有着一系列的法规、制度和标准,其首要目的就是要保证安全。然而在利益面前,一些车企却把安全抛到了脑后,制度成了空文,监管成了摆设,公告、检测等环节成了走过场、糊弄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各个环节联动:车企不钻空子打擦边球,不违规生产,注册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不留可乘之机,车主不心存侥幸严格守法。只有这样,我们路上的安全才有保证。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9年05月21日 20:09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您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怪事,一名普通的货车车主,花了十几万元,买台轻型货车准备跑运输,车辆买好了也办好了手续,但这车不能拉货,因为它在空车状态下,就是什么货都不拉,就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全车的荷载了。这样的车上路后就可能随时面临着处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关注记者的调查。(《焦点访谈》 20190521 空车超载 轻卡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