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城市24小时—厦门》导演手记——分集导演 李泽英

CCTV专区 CCTV-9纪录频道 来源:央视网2019年05月20日 14:58 A-A+

冯骥才把城市比作生命,他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

每个城市都是有生命的,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历史积淀、文化差异,带着鲜明的个性和灵魂。

厦门的城市个性是什么?

在拍摄《城市24小时—厦门》之前,我所想到的关于厦门的印象是有海,够文艺,这也是大多数人对于厦门这个海滨小城的认识。但是如果仅仅表现出这个城市有多文艺,多浪漫,却是远远不够的。

厦门是小的,小而美的,这里有小小的猫咪博物馆,有美妙的花砖博物馆,但同时厦门人的胸怀是大的,小清新与大商业,小文艺与大科技,我们能看到的还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厦门。

厦门是由一个个小的事物构成的一个城市,《城市24小时—厦门》就是将厦门分了几个区域,海鲜市场、鼓浪屿,沙坡尾,厦门大学,曾厝垵,厦门港……每个地方我们选择了不同工作,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物来展现。

在鼓浪屿,板车工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掌握着鼓浪屿所有居民和游客的吃穿用度。片中的拉板车的东北小哥,有着酷酷的表情却喜欢吃棒棒糖,第一次见面就是被他这种不和谐的气质所吸引了。

鼓浪屿是一个“很厦门”的存在,除了板车小哥,鼓浪屿的婚纱与音乐也不得不提。在一个古老的院落里,我们见到了雷永平夫妻和他们的狗狗乐乐,他们夫妻俩和朋友组建了一支海岛风的电声乐队,喝茶,钓鱼,遛狗,参加音乐会,这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因为这次拍摄我们才能有机会接触鼓浪屿的原住民的生活,在三角梅下听着散发着海岛气息的音乐,才能感受到真正的鼓浪屿,这可能就是拍摄纪录片才有的福利了。

厦生是在八市卖面的文艺老青年,年轻时喜欢穿一袭白衣,坐在八市街头弹吉他,他的妻子当年就是他的粉丝。当时他和一些伙伴组建了厦门第一支乐队,演奏外国民歌。后来娶妻生子之后开始卖面,对于卖了几十年的面,厦生很自信,他说他的面在厦门排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厦门的包容与多元在厦门的网红街沙坡尾也是无处不在,在沙坡尾的街道上,卖奶茶店的旁边可以是一家卖香火纸钱的,卖凤梨酥的旁边也可以是一家修自行车的。追新和怀旧在这里没有冲突,就像开老理发店的陈建铭和开汉堡店的贝卡,还有开自酿啤酒馆的德国人戴维,不同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立体的沙坡尾。

在厦门的24小时里,我们希望观众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作为旅游城市,有着文艺小清新的厦门,还是一个能够感受到厦门人生活与态度的厦门。

《城市24小时—厦门》是厦门的一张素颜照,没有光鲜亮丽,有的只是城市中各个小人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作者:分集导演  李泽英






收视TOP榜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