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纪录片,眼里的世界——声音监制 王同

CCTV专区 CCTV-9纪录频道 来源:央视网2019年05月20日 15:28 A-A+

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沉浸在《城市24小时》带来的纪实影像的享受中。丝滑而凛冽,平实而深刻,这一直都是好作品的共有特点。

 

从《北方的纳努克》起计,纪录片发展了近百年。它见证了各个重大历史时刻,透视了不计其数的人间苦乐,迎头于多轮文化与传媒的变革,从影像的最原生态处继承了最沉甸甸的基因。如今花繁叶茂、样态百出,依然吸引着所有对这个世界有兴趣进一步思考的人们。

 

当信息的密度越来越大,传统审美与静默思考受到冲击,你还有多少时间将自己的精神交给一部纪录片呢?

《城市24小时》,足够能够让你做到这一点——你什么时候掉进去的,你都不知道。

 

武汉、郑州、深圳、成都、厦门。或许你去过那里,或者就是那里的人。但你看到的、听到的,就是这个城市的“真实”吗?

清晨的早点摊老板、彻夜不眠的IT白领、闲坐在路边喝茶的“城市土著”、在舞厅里自赏的60后……你观察他们距离够近吗?你欣赏他们的距离够远吗?

眼前的生活总会让人感到贫乏无味,唯艺术之树长青。《城市24小时》会将你的身体窃于草根,而将心灵置于云端。在这样的跨度下,视角会变得全面,体悟会变得深刻。这是纪录片的价值,这是纪录片人的价值。

我本凡人,寄托于芸芸众生之中若隐若现。我是怀抱着一颗悲悯与关切的心来看待这些被拍摄的人物的。他们的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会编织出来电视机前的那个你。

 

中国故事,从来就是中国人的故事。

深夜,亚洲最大的医院里,廊灯已经熄灭,一个病人家属站在LED告示牌前努力寻找着手术亲人的名字。强烈的光比晃得她眯起眼睛。

浸满了80年代气息的老式理发店里,理了一辈子男士发型的老理发师,对女顾客说,我老婆出门去了,得三四十分钟才能回来(给你理)。

人头攒动的创投会上,创业小伙充满热情地给资方介绍着自己的项目。忽然说道,要不咱俩加个微信吧!极力掩盖着这句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唐突的尴尬。

在《城市24小时》里,城市的每一分钟都包含着众生之美,每一秒钟都渗透着人间百味。我时而恍惚,时而冷静,努力寻找着自己曾经的影子。

不知,哪个是片中的你?

 

《城市24小时》的音频审片过程其实很顺利。回想起来,我与张旭制片人的审美还是很贴近的。做这类纪实纪录片声音的难处有二,幸运的是,我们对这两个难点的解读和容忍分寸恰恰在一起。

难点一,到底应不应该加音乐。

对于这种“音乐不多”的片子,“有没有必要加”其实比“加什么”更考验人。“加什么“,考验的是对本段内容的理解,考验的是想象力,是对音乐和画面逻辑关系的判断力,这属于音乐编辑的基本功。但,“有没有必要加”,考验的则是对观众注意力和忍耐力的洞察、对故事情节戏剧冲突的信心,以及对“纪录片基因”和“纪录片审美”的深刻了解,这是对“骨子里是不是纯粹的纪录片人”的考验。

纪录片是有纪实的力量的。这段内容的推动力是不是够,戏剧冲突是不是足够留住观众,如果加了音乐,会不会冲淡“纪实的力量”,这是随时绷在我们心头的红线。好在,制片人张旭女士与我的红线在一起,很在一起。否则……这样的否则我见过太多了。

难点二,声效太费劲了。

在以前的一些剧组创作会上,我曾经很无知地建议剧组都应该配备专业举杆儿录音师。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对于类似《城市24小时》这样的片子,录音师扛着麦克风杆儿,仿佛死神举着把镰刀一般,会彻底埋葬了现场的生动。

但现场生动了,后期麻烦了。不同角度机位,不同环境嘈杂,会让片子看起来乱糟糟的,于是降噪工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噪音降下来了,有效声音也会降下来,于是再用贯穿了全片的拟音和素材去补充。想要获得准确又有层次的声响效果,一点懒都偷不得。

对于以叙事为主要任务的纪录片来说,它的生动性、推动力和感染力,有一大半是来自于“细节”。制造足够多的细节,让观众的耳朵里占满了有效、有序的声效信息,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影片对音乐的依赖。声效,是纪录片精彩叙事和“拙朴”气质的地基。

 

自己做了些啥,总是想多写一点的,表一表功。但这样下去是没有尽头的。其实每一帧镜头里,都充满了所有本片参与者费尽脑力的“小心计”。

喝惯了碳酸可乐的你,或许需要喝一点浓郁的咖啡。

成年人的世界,不需要太多直白的甜和谄媚到冒泡儿的脸。

 

感谢CCTV-9多年的坚持。

感谢沐肆洲同仁的努力。

感谢坐在电视机前期待本片、渴望素颜的你。

  

作者 王同 《城市24小时》声音监制

2019年05月13日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