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地域最广,人口最多,还孕育了最为悠久的文明史,几千年来,各种不同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今天的亚洲如何续写文明的新辉煌?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和平相处、和谐共生?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回答了这一时代之问。
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宗明义地指出,当前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趋势一方面带来了希望;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翟崑说:“习主席讲到,通过倡议用文明互鉴和文化的力量来解决全球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所以这次会议应该在中国算是第一次,在亚洲、在世界上也是属于首倡,归根到底用文明的力量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全球问题。”
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秘书长王灵桂说:“这一次主旨演讲对亚洲文明和亚洲文明在全球文明、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全面系统、高屋建瓴的阐述,明确了亚洲文明在今后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明确了亚洲文明和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在亚洲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亚洲人在亚洲文明应该怎么做指针性的东西,一个纲领性文件。”
占世界陆地总面积30%的亚洲,养育着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拥有一千多个民族,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恒河,再到黄河长江,广袤的亚洲大陆上被浇灌出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有三个就在这片大陆上孕育而生。习近平在讲话中谈到“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华黎明说:“亚洲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譬如说我们的历史类似,都是几大文明的发源地古老的文明。最近二百年,我们亚洲国家大部分都落后了,或者是受到殖民主义的欺负,都有这样的共同命运。而且现在这些国家其中相当一部分,像中国、印度都正在迅速发展,正在崛起,所以面临很多共同的问题。我们如何来看待自己的文明,相互的文明怎么认识、交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秘书长王灵桂说:“文字的诞生、造纸术的发明和印刷术的出现,这都是人类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明进步里程碑,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强调亚洲文明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所以这也是亚洲其他学者提到的,这一次会议习主席的主旨演讲让人们重拾对亚洲过去辉煌的回忆,也指出亚洲文明明天更加辉煌的未来。”
历经数千年的亚洲文明,有着辉煌而厚重的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亚洲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18年亚洲国家对全球GDP总量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一, 按照世界银行的计算,过去50年,数亿亚洲人摆脱了贫困,许多亚洲经济体已达到中等收入或发达经济体水平。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按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界定,亚洲经济规模将在2020年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这将是19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全新格局。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回顾历史、展望世界,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在先辈们铸就的光辉成就的基础上,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华黎明说:“进入到21世纪以后,亚洲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中国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最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还有亚洲东亚、东南亚地区都发展得速度很快。这些国家能够携手创造一个亚洲的新文明,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将来对人类会有很大的贡献。”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针对亚洲人民共同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将亚洲人民所期待的美好生活精炼概括为: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和开放通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翟崑说:“这三句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亚洲人民所共有的期待。和平安宁是指我们对于整个地区和平的期待,如果我们每个大文明都是以追求和平为目标,共同把这个目标展现出来,表达一种承诺和信心,这对于追求和平安宁是有利的。共同繁荣确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发展。亚洲不仅是我们亚洲自己内部要开放要合作,而且亚洲要与世界合作,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五大州,是开放的,融通的。”
由中国首度举办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吸引了亚洲47个国家和5大洲2000余各界人士参与,涉及相关活动110多项,充分展示亚洲文明的多彩魅力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这一盛况空前的文明交流盛会,源于习近平主席对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视和远见。2014年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倡议,也同样是那一年,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首度造访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并发表演讲,向全世界系统阐释了以对话为基础,“多彩、平等、包容”的新型文明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欧敏行说:“承认我们能够通过基于相互理解和对话的国际社会,而不是非要通过冲突或者以冲突为手段达成一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从而才能够真正找到有效合作的途径。由习近平主席提出这种对话确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他利用和世界接触的机会,积极而有力地维护多边主义理念,并将这种对话视为全球合作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命运共同体也成为习近平主席开幕式演讲中的关键词,他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并对此提出了四点主张,被与会专家解读为一种全新的亚洲文明观。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翟崑说:“总的来看这四个主张确实提出了一种新的亚洲文明观,在新时代中国外交是有非常明确目标的,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促进全球治理,促进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这四个目标,这些目标有一个实现过程。”
习近平主席的四点主张中,首要一点就是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特别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专家认为,强调平等,正是全新亚洲文明观的基石所在。
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秘书长王灵桂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形成的文明有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呢?有没有高下之分呢?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讲,我们认为亚洲所有文明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下、没有优劣,只有互相交流和借鉴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亚洲所有文明都是平等的。有了平等这个基础才可能包容,才可能一起发展。”
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除了强调坚持相互尊重和平等,习近平主席还提出,应当“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些环环相扣的建议为促进亚洲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打造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翟崑说:“我们中华文明的很多东西都借鉴了其它文明的一些东西,这个就是过去的创新发展。现在比如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当中,在亚洲命运共同体过程当中,各种文明元素会继续交融,它会产生一些新的发明创造,所以这就是创新发展。这种新陈代谢、继往开来,应该是这次文明大会所具有的一个非常深刻的内涵。这也是为以后我们继续推进亚洲文明交流对话打好的一个最好的基础。”
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今年继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场重要外交活动,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际盛会。近年来,习近平主席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的高度,对加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在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反响。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被认为是中国理念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也是作为亚洲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文明,对促进世界文明交往合作的庄严承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翟崑说:“习主席引用了梁启超的一句话,中国是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还有世界之中国。我们中华文明也是交流互鉴的成果,这对于亚洲文明推进而言有极大的促进意义。在我们发展中过去特别强调经济力量,现在我们格外注重文化和文明的力量,精神和物质这是两个方面一起来推。所以亚洲文明大会就会使得中国在推进亚洲发展,推进世界发展过程中有了物质和精神两个轮子一起走。”
亚洲合作对话秘书长班迪·林沙军说:“中国离不开亚洲,亚洲也离不开中国,我们不仅在当下,而是在成百上千年的时间里,相互依存共同建设亚洲,所以我们彼此了解非常重要。我希望经过这一次与整个区域内国家交流互动后,我们能重新认识自己也认识彼此,用一种共享繁荣的方式和谐共存。
几千年来,亚洲文明的使者,在广袤大地上行走,传播文明的火种,对话不同的文明,而今各国代表汇聚一堂,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这个开放包容的平台上,携手推动亚洲文明的再发现、再创造、再繁荣。就像这次大会的会标,一朵有着七种颜色的花,花瓣的形状正仿佛人和人挽手起舞。它象征着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主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方为大同。摈弃傲慢与偏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这种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理念,缔造了亚洲曾经的辉煌,也将照亮更宽广的未来。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9年05月16日 20:14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地域最大,人口最多,还孕育了最为悠久的文明史,几千年来,各种不同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今天的亚洲,如何续写文明的新辉煌;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和平相处,和谐共生?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回答了这一时代之问。(《焦点访谈》 20190516 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