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飞向月球》:到月球背面去!开创人类的第一次

CCTV节目官网-CCTV-10 飞向月球 来源:央视网2019年04月24日 10:55 A-A+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经感叹“月有阴晴圆缺”,如果你经常“举头望明月”就会发现,无论月亮圆缺如何变化,月面上明暗区域的相对位置却几乎是不变的。月亮凝望地球的脸,从来不曾有过改变。

  

从古至今,地球上的人类就一直不曾看到过它的背面。

“嫦娥四号”为何要去月球背面进行探索?

  

2018128日凌晨,执行嫦娥四号发射任务的长征3号乙火箭已经矗立在2号发射塔架上,嫦娥四号即将出发踏上探月征程。这一次,嫦娥四号的目标是月球的背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说,“对未知的世界保持探索的欲望,这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在确定嫦娥四号何去何从的时候,我们觉得到月球背面去,开创一下人类的第一次。”

为何人类在地球上,无法看到月球的背面?

宇宙空间中所有天体都会遵循万有引力的规律,地球与月球也不例外。由于它们之间巨大引力的方向与它们各自绕轴线自转的方向不一致,于是便产生了互相拉拽的效果,减慢了它们各自的自转速度。直到月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和它绕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相同了,都是大约28天,月球终于被地球锁定,成了一个“双面人”。

月球背面与正面大不相同

  

虽然月球始终只有一面朝向着地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背面是一个永远黑暗的世界。在农历每月的月初、月末,它的背面恰恰是被太阳直射,一片光明。

  

与月球正面不同,月球背面主要是高地和山脉,密布着陨石坑,环形山比正面多了很多。

  

有科学家认为,因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小天体会毫无阻力地直接撞向月球,带来猛烈的撞击甚至大爆炸。

超过100千米的陨石坑

超过100千米的陨石坑

  

由于月面上没有风雨的洗刷与猛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所以撞击形成的环形坑就一直保留下来。在月面上,小的月坑直径只有几米甚至更小,大的直径超过100千米,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坑总数达33000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7%-10%

为“嫦娥”搭建“鹊桥”,建立与地球的通信联络

在月球正面,我们可以直接和地球进行通信联络。但嫦娥四号登陆的是月球背面。它发出的无线电波无法绕过月球,与地球直接联系,所以嫦娥四号抵达月球后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通信关。

科学家们在月球的上空安装一面“反射镜”,将无线电波通过反射的方式到达地球,保持联络。

  

2018521日,长征4号丙火箭一飞冲天。嫦娥四号的“先锋官”中继星“鹊桥”首先踏上了旅程。

“鹊桥”承担着陆器、巡视器与地面间的双向三方通话,不仅要转达地面指令给月球背面上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也要把它们的探测成果传回地面。

  

“鹊桥”体现了中国智慧,它实现了长久以来人类在月球背面建立中继通信的梦想。

“嫦娥四号”的着陆点是如何确定的?

  

利用嫦娥一号拍摄的三维全月图,调制出来的月球彩色地形图,在月球背面接近南极的地方,有一大片幽蓝色的区域,这是一个盆地,它的名字叫做南极-艾特肯盆地

  

它的直径大约2500千米,深约13千米,面积约4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半个中国陆地的面积,从盆地边缘的最高峰,到盆地底部的最深处,垂直落差有1.5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它是月球上最大,最深的撞击坑,也是太阳系内已知的最大的盆地

  

最终,“嫦娥四号”首选着陆地点就在古老而充满月球奥秘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

  

这一次,人类将通过“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零距离观察月球背面!

 (作者:胡悦)

大型科学纪录片《飞向月球》

播出时间:

综合频道:42222:30播出1-2集、24日播出3-4集、25日播出第5

科教频道:424日至282130播出

4K频道:423日至272130播出






收视TOP榜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