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
大型纪录片《四十年四十个第一》
12月26日晚21:41 CCTV10播出第二十九、第三十集
第三十集 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一直以来,人类都在追寻
天有多高 海有多深
千百年的好奇
千万次的尝试
中国研制出第一艘载人潜水器
今天让我们跟随“蛟龙号”
一起,下去看看
1992年,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提出了研制载人潜水器的提议,拟定的最大下潜深度是4000米。
然而,当时的国情却让这个提议搁置了10年。
根本的问题是实际需求。
方案的提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徐芑南回忆道,“深潜设备的研发需要有用户需求,那时我们的近海资源和勘探还顾不过来,远海区域的关注自然远远不够。”
直到世纪之交,希望终于出现了。
随着改革开放积累起澎湃的经济活力,中国对海洋资源有了更为现实需求。
国家决定立项研制载人潜水器,中国大洋协会是载人潜水器的第一个业主。
经过充分论证,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最终确定为7000米,活动范围可以覆盖全世界99.8%的海底。
一百多个单位参加了蛟龙号的研制。
为载人潜水器忙碌了十多年的徐芑南院士被任命为总设计师,他所在的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被指定为总师单位。
当时徐院士已经退休,疾病缠身,征求老母亲的意见。老太太说:“你去吧,不去你会生病的。”
蛟龙号,乘员3人,有7个作用于不同方向的推进器,三个观察窗口,两只机械手,一个放东西的采样篮,浑身上下布满各种感应器,自身重量21吨,相比于动辄数千吨的潜水艇,只是个小不点儿。
2012年,“蛟龙号”来到万米深渊马里亚纳海沟,地球上最深的地方。
这一天,工作母船的水声通讯室,收到了中国第一试航员叶聪发自海沟深处的报告:“蛟龙号于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9时07分,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20米深度,成功坐底。”
这位“蛟龙号”主任设计师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情,“马里亚纳海沟是个奇妙的地方,这次 7000 米级的海试让我终身难忘,极限的水深、起伏的地形、多样的矿石、时聚时散的生物,相信不久我会再来,希望再来时,就不是 4 位数字的深度了。”
从此,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够租乘外国潜水器的日子便结束了。
蛟龙号为中国人进入海底打开了大门,门外是一个数十倍于我国陆地面积的辽阔世界。
迄今为止,已经有数百位中国科学家乘蛟龙号在南海、太平洋、印度洋下潜,第一次鲜活地直面他们毕生研究的对象。
他们从深海带回的珍贵样品,研究报告将助力推动中国的海洋科学走向繁荣。
(作者:胡悦)
1978年至2018年,
我们经历了无数个“第一”,
四十年,哪一个瞬间让你终生难忘?
让我们来一场时光之旅,
回味那些改变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长按二维码,参与互动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