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十年磨砺剑出鞘,风驰电掣靓绝尘

CCTV节目官网-CCTV-10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 来源:央视网2018年12月25日 18:02 A-A+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

12月12日—31日

纪录片《四十年四十个第一》

12月25日晚21:41 CCTV10播出

第二十七、二十八集

第二十七集:第一条自主研发的高铁

是什么拉近了你我之间的距离?千里之外,朝发夕至。让回家的路不再遥远,让思念的人早日见面。一次次刷新,一次次进步,中国有了新名片。是中国速度,是中国高铁。

若谈起四十年来的旅行感受是什么,那些习惯乘坐火车出门的人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速度!

 

的确,中国铁路的速度,就像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提速,刷新,进步。回家的路不再遥远,出差的路变得轻松,思念的人更快地见面,祖国大地上实现了“千里江陵一日还”。

忘不了四十年前在候车大厅中拎着尼龙的大背包,抗住后方人海的压力,用汗津津的手从裤兜里翻找出几张皱皱巴巴的纸币说:“劳驾同志,来张票……”

别管是硬座还是站票,先上了那绿皮火车再说。在滚滚浓烟的催促下,绿皮火车用几十公里的时速缓慢地移动在只有五万公里的铁路线上。

几十个小时的车程是常有的。大人们没有办法只能坚持再坚持。一些可爱的孩童,也就不管谁家的座位,都照顾一下,让孩子在座位底下躺会儿稍微睡个好觉。

对比当时第一条高铁日本“光”号新干线的速度,邓小平同志意味深长的说,这感觉像是有人催着跑…… 果不其然,当改革的号角吹响时,作为经济大动脉的铁路,开始飞速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日本高铁上的影像

邓小平同志在日本高铁上的影像

蒸汽,内燃,电力……能量转化形式不断升级,速度也持续飙升。可是161公里的时速在90年代末还远远不够满足人们对于速度和运力的需求与渴望。一个提议在此时提供给了人们加速运行的新思路,这就是“京津一体化研究”,用高速铁路连接两个千万级人口的城市。

这个想法在2004年终于付诸于实践。34535块板式轨道板,3045个桥墩和首次采用的无砟轨道铺设技术,保证了京津城际铁路未来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组能安全平稳的运行。2007年,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后,京津单程已从120分钟缩短到69分钟。

速度的提升引发了从管理、运营等一系列变革,新的高铁再也不需要每个乘务员开关门了。原先庞大的十几人的班组缩减成了三人。列车长还是那个列车长,手底下却只剩下孤零零两个兵,一下子变成了“光杆司令”!

而高科技对于驾驶高铁列车的司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从十几个按钮到几十个,叫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经历了层层筛选的司乘人员们是否能够驾驭得了这条“小白龙”还是个问题。

2008年6月24日早8:54,CRH3型动车组就在人们抱着种种新奇和疑虑中,从北京南站快速驶出,冲向天津。这,成就了一个历史时刻:京津城际铁路最高跑到时速394.3公里!这就是当时的中国高铁第一速,创造了中国轨道交通时速的最高纪录。

京津城际成功运行,只是序曲。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2011 年6 月30 日,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正式投入运营。再到后来的京广高铁,哈大高速铁路……

不可思议的飞跃,将人们出行的版图不断缩小。从此,风驰电掣的高铁动车,让“双城记”成为城市化生活常态;星罗棋布的高铁路网,让“一日达”成为物联万物时代的现实愿景。

2018年8月1日,已经运行十年的京津城际铁路迎来全新的装备,这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最快速度列车“复兴号”!

在即将建成的京张高铁上,“复兴号”将实现350公里时速的自动驾驶,它也将通过2022年冬奥会,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1978年至2018年, 

我们经历了无数个“第一”, 

四十年,哪一个瞬间让你终生难忘? 

让我们来一场时光之旅, 

回味那些改变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长按二维码,参与互动答题↓↓↓

 

  

  






收视TOP榜

860010-111909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