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
大型纪录片《四十年四十个第一》
12月22日晚21:41 CCTV10播出
第二十一、第二十二集
第二十二集:第一次参与国际维和行动
中国,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勇于担当
蓝盔之下 中国军人义不容辞
我们祈愿 世界和平
1948年,联合国向巴勒斯坦派遣维和特派团,世界维和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中国第一次派遣成建制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还要追溯到1992年。
当时,邻国柬埔寨政局动荡,武装冲突频发。应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请求,中国政府决定派出一支维和工程兵部队赴柬埔寨参加维和行动。这是中国首次成建制地派遣非作战部队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参加维和的中国军人换上蓝贝雷帽、蓝围巾、蓝佩章,右臂佩联合国维和部队佩章,左臂佩中国军队佩章,中国军队历史上第一支“蓝盔部队”诞生了。
1992年4月24日,赴柬埔寨维和工程兵大队第一批400多名官兵,抵达了柬埔寨。
刚到不久,维和士兵们就感受到了当地极度紧张的气氛。路上扛着枪的人比比皆是,冲锋枪、步枪,还有火箭筒。
当地的武装氛围让士兵们绷紧了神经,热带40度的高温炙烤,更是让这支来自中国北方的部队饱受煎熬。
就在此时,一项更为艰巨和急迫的任务,落到了中国维和部队的肩上。两个月内修复联合国维和人员紧急撤离的重要通道——上丁机场。
要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于常年战乱,上丁机场到处都是弹坑,损毁严重。
更糟的是,中国工程车队在前往上丁机场的路上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大麻烦。原来,必经之路上的铁桥被炸断,加上桥周围地雷遍布,中国工程兵不但需要修桥,更需要排雷,行进速度大大降低。
此时上丁机场的维和工兵们没有铺洒和融化沥青的机械,他们就架起大锅人工烧沥青,锅里蒸腾的热浪伴随着头顶的烈日,十分难熬。
当时,人工铺撒沥青的作业现场温度达到了七八十度,士兵们被晒脱皮,长好了又被晒脱皮,反反复复。他们每天都在超负荷的工作,这也感动了其他国家的维和部队,他们纷纷尽己所能提供帮助。
最终,经过40多天昼夜不停的抢修,上丁机场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联柬总部检验小组验收合格后表示要为“中国蓝盔”庆功。此后联合国军司令部里形成了一种中国热,见到中国军人就翘大拇指,说“中国上丁,Very Good!”。
1993年9月30日,包括中国维和部队在内的联合国维和部队陆续撤离,“中国蓝盔”完成了第一次维和使命。
在此后的26年里,从战乱不断的利比里亚到疫情肆虐的西非,我国的维和部队头戴和平蓝,肩抗中国红,先后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人员超过37000人次,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
(作者:赵雪松)
1978年至2018年,
我们经历了无数个“第一”,
四十年,哪一个瞬间让你终生难忘?
让我们来一场时光之旅,
回味那些改变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长按二维码,参与互动答题↓↓↓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