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
12月12日—31日
纪录片《四十年四十个第一》
12月20日晚21:45 CCTV10播出第十七、十八集
第十八集 第一所希望小学
今天,有超过两万所小学
矗立在中国的各个贫困地区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希望小学
光阴似箭
曾经的小树亭亭如盖
那些花儿灿烂盛开
让我们回到梦开始的起点
去看看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
这是一张许多中国人都熟悉的照片。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几乎在所有的电视、报刊和杂志上,都可以看到这双来自大山深处的明眸。
这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如此干净纯洁,和周围破败灰暗的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震撼了人们的心灵。照片中大眼睛也成为“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经济高速发展、各项事业正在稳步推进,但与春风拂面的沿海地区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西部存在的大量贫困地区。
以上是一组拍摄于1990年前后的照片,照片中这些农村孩子上学的状况,可以称得上是触目惊心。
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89年,在全国的2.2亿学生中,三分之一左右只能读到小学,很多孩子因家庭贫困交不起二三十元的书杂费而失学,全国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五年。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最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确定了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救助项目的名字——“希望工程”。
大别山区里的“将军县”
飞出新希望
在哪里建立这第一所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希望小学呢?青金会把目光投向了“将军的摇篮”——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
这里曾走出过五十九位将军,是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而在八十年代,这里的教育情况却是苦不堪言。
来自社会各界的汇款单,共同凑成了“金寨县希望小学”第一笔14万元建设资金。1990年5月19号,“金寨县希望小学”建成,“希望工程”把支援基础教育建设的第一块砖铺在了金寨县。
“希望工程”救助名单
现实中的心酸故事
第一批“希望工程”救助名额仅有五百个,只能惠及全县一小部分贫困学生,对于求知若渴的贫困学生而言,这无疑只是一小滴清泉。手心手背都是肉,左挑右挑都是穷。生活的贫苦过早的落在了这些稚嫩孩童的双肩。
“名单上有个孩子,父亲去世,母亲痴呆,家里只有一间开裂的小草房,唯一像样的家具是个小木箱,箱子周围贴满了奖状……”时任金寨县“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徐其进回忆道,“我去发给他补助款的时候,他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哭起来,我自己也是泪流满面……”。
得到帮助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但此时全国还有很多孩子仍然挣扎在失学的边缘。当时的宣传主要靠基金会的同志们回家抄信封,一个是效率低,还有一个就是邮寄成本高。因此,在希望工程实施初期,人民对中国乡村教育的困境,对“希望工程”依然知之甚少。
就在“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为此发愁时,一位摄影记者的展览,让城市中的人们看到了乡村里的情况。
这双眼睛,
让“希望工程”的星星之火
开始燎原
1991年4月,在金寨县张湾村的一所小学中,时任《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遇到了“大眼睛”女孩苏明娟。正是这一次相遇,在全国掀起了救助失学儿童的浪潮。
随着全国各大报纸的刊登,这张照片迅速传遍了海内外。一时间,这双来自大山深处的明眸,让大江南北的人们为之动容。当年青基会收到的捐款突破了1200万元。
在此之后,公益的星星之火开始燎原。“希望工程”成为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巨大的社会公益项目。截止到目前,受益孩童已有五百余万。
2001年,国家开始实行“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越来越少,“希望工程”也开始探索自己的新使命,从单纯的救助变为现在的助力教育全面发展。
(作者:魏嘉仪)
1978年至2018年,
我们经历了无数个“第一”,
四十年,哪一个瞬间让你终生难忘?
让我们来一场时光之旅,
回味那些改变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长按二维码,参与互动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