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81213 40年 人权进步之路

来源:央视网2018年12月13日 20:11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中国也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出色的人权进步的答卷。比如: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被世界银行誉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就指出,40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尊重人权、保障人权、促进人权,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今天,我们就走进最基层的农家和社区,看看人民生活的发展进步。

对于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群乐镇的农民马宗平来说,今年喜事连连,不仅种植的果树蔬菜喜获丰收,而且他还被评为四川省首届脱贫榜样。

马宗平能获得四川脱贫榜样的荣誉,是因为他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而仅仅在几年前,马宗平自己还和很多乡亲们一样,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马宗平以前的家在大山里,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一家4口人,只有3亩多地,种庄稼的收入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只能外出打工谋生。

改革开放40年来,让像马宗平一样的贫困人口早日脱贫,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努力的目标。《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指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是享有其他人权的前提和基础,消除贫困是中国人权保障的重中之重。

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权保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农村贫困人口多达7.7亿,有近10亿人口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今年70岁的刘松真老人,是河南周口市商水县许寨村的村民。他对40年前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往往辛苦了一年,也吃不上一顿白面馍。

刘松真说:“一天三顿都是红薯,群众都想着啥时候能吃上好面馍,那就算到社会主义了。现在吃上好面馍了,没菜还吃不下去呢,你看生活变化得很呢。”

变化正是来自于改革。1982年,一场以包产到户为导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中国广大农村大地全面铺开,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几年的时间,中国就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减少到只剩1.25亿。1982年,刘松真一家分到了6亩地。凭着勤劳的双手,刘松真一家很快摆脱了贫困,再也不为吃不上白面馍犯难了。

减贫越到后面,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打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针对像马宗平一样居住在偏远山区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采取了易地移民搬迁加产业扶持的精准扶贫的路子。在政府的补助下,2015年,马宗平没有出一分钱就搬进了宽敞明亮的100平米新居。

安居之后,如何乐业?如何脱贫?在政府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马宗平流转了几十亩地办起了家庭农场,通过养鱼、种植大棚蔬菜和柑橘果树,2016年马宗平成功脱贫。2017年,马宗平组织乡亲们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种植柑橘和蔬菜400多亩,还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带动了20多户乡亲增收脱贫。

中国的减贫成就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最显著标志。白皮书指出,按照国际贫困标准,在过去的40年时间里,中国摘掉贫困帽子的人口有8亿多,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按中国现行贫困标准,1978年至2017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7.7亿人减少到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7.5%下降到3.1%。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还承诺,到2020年,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将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落下。

战胜贫困,解决温饱,只是第一步。要更充分实现和保障人民的人权,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和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能够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共享发展成果。对于从安徽农村到江苏苏州打工的曾永军来说,他对人权进步感受最深的是,自己的儿子上了城里的优质公办小学。曾永军2009年来苏州打工,是一家企业车队的驾驶员。曾永军的儿子能够从农村到城里上学,是因为他办理了居住证,凭积分获得了子女上学资格。

从2016年1月1日起,《居住证暂行条例》就开始在全国施行。这意味着全国有1.7亿像曾永军一样的流动人口都可以申领《居住证》,成为能够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保障的新市民。白皮书指出,40年来,中国人民享有日益充分的社会保障权。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拉动世界社保覆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6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25亿,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口超过13亿,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11.5亿人,覆盖全国82.81%人口。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李云龙认为:“社会保障权一直都是一项重要的人权,因为社会保障权涉及到的很多方面,都是给其他人权提供一个基础。世界上所有的人权状况发展好的国家,肯定都是社保障状况很发达的国家。”

湖南常德市鼎城区的玉皇庵村,对于村民蔡光荣来说,今年最大的喜事,是自己种植了很多年的几十亩油茶林终于有了好收成。

蔡光荣告诉记者,今年油茶丰收最主要的原因,是附近的石煤露天尾矿终于关闭,进行了生态修复。污染源消除了,环境变好了,他们的油茶籽也丰收了。以前尾矿开采时,粉尘飞扬,附近几千亩山林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要GDP?还是要绿水青山?常德市鼎城区选择了后者。他们认为,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环境权为代价。2016年以来,鼎城区投入资金5.1亿元用于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取缔了36家污染大、能耗高的工矿企业,治理黑臭水体55万多平方米。 

湖南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区长朱金平认为:“凡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持续的,不管代价有多大,我们都毫不吝啬。现在拥有的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城乡居民生活宜居的舒适环境,实际上就是地方一张靓丽的发展名片。”

常德市鼎城区践行的是绿色发展理念,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环保权益。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环境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作为实现和保障发展权的坚实基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人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刘海年认为:“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关系到现在能够更好的发展,而且关乎到下一代。如果资源浪费了,就是不可以持续,如果环境污染了,他们会生活在污浊的环境当中,他们的健康,他们再下一代的健康都会成问题。”

除了环境权、社会保障权,白皮书还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的各项人权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人权法治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中国社科院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柳华文认为:“人权事业核心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获得更好的教育,能够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高的社会保障水平,更好的医疗水平,让人民能够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这样是实实在在的人权。”

人民幸福生活就是最大的人权。人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实现更加充分的人权保障,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人民的各项权利必将得到更好和更高水平的保障,中国人民将更加享有尊严、自由和幸福。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8年12月13日 20:1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也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出色的人权进步的答卷。比如: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被世界银行誉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就指出,40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尊重人权、保障人权、促进人权,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焦点访谈》 20181213 40年 人权进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