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80907 保护区 怎么保护

来源:央视网2018年09月07日 20:10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我国法律对自然保护区有严格的规定。然而近日记者在内蒙古兴安盟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却发现有大量的、常年的耕种、放牧、捕捞等生产经营活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总面积为63.75万亩,没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围堵区域面积只有3万亩,违规面积竟然达到了95%以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记者和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一同进入保护区进行调查,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发现了一堆五颜六色的瓶子,大约有上百个,这是做什么用的呢?

图牧吉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于长江说:“是老百姓种地在这儿扔的,上次我们来都没有,应该是最近的。”

原来这些瓶子都是废弃的农药瓶。

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有这么多的农药瓶,这是偶然现象吗?记者继续在核心区里走了一公里左右,又发现了一处堆成小山似的农药瓶,大约有上千个空瓶,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一位农民告诉记者,这些药都是包地种地的人打的,有井的地方都是这样。

在随后的几天里,记者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发现了多处废弃农药瓶堆。保护区的核心区里种植着连片的玉米、绿豆,长势旺盛,长长的田垄一眼望不到头。据图牧吉保护区管理局介绍,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有24.2万亩农用地。这些耕地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一个农民可以耕种上千亩耕地,每季都得需要一大堆农药。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的最南端,保护区地属大兴安岭山地与松嫩平原、湿地草原与干草原的过渡地带。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支持着以大鸨、鹤类和鹳类为代表的众多珍稀濒危鸟类生存。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类1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鸟类47种,是东亚水鸟迁徙路线上重要一站。

于长江介绍说,东方亚种大鸨国内不足700只,这里就有将近300只。白鹤全球有4000只左右,迁徙途中在这儿停歇的白鹤,去年有2500多只,达到2/3。这个保护区保护价值是非常高的。

在如此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大量使用农药,对属于危险废弃物的农药瓶也不做处理,大量、常年的堆积,这会对保护区内珍稀的鸟类产生什么影响呢?

据专家介绍,种子包衣剂由多种农药品种组成,用它包裹后的种子可以起到防治苗期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带有包衣剂的种子在播种的时候,并不能完全覆盖在土下,大约会有1%到2%,部分地区甚至有6%至10%会裸露在外面,鸟类和其他动物吃了就会中毒。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志华说,据研究表明,一只体重一百克以下的小鸟,即使是摄食一粒含有呋喃丹的种子包衣剂就会导致死亡。另外长期低剂量接触农药后,鸟类也会产生一些慢性和亚慢性中毒的症状。比如蛋壳变薄,产蛋率下降,孵化率下降,幼苗成活率下降等等。

除了农药,每年春季保护区内的秸秆焚烧,也会对珍稀鸟类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然而在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却存在着大量的、常年的农业生产、放牧、捕捞等经营活动。

有些地方因为过度放牧,草场出现了沙化现象。

《自然保护区条例》中明确规定,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禁止生产经营活动,为什么在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却存在大量的生产经营活动呢?

于长江说,保护区是后成立的,耕地基本都是承包到户,只能让他们经营。

图牧吉保护区成立于1996年,200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应当兼顾保护对象的完整性和适度性,以及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即便如此,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解决好其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存在多年的生产经营活动问题。

据图牧吉保护区管理局介绍,保护区没有人类活动的只有五六万亩。

记者向图牧吉保护区管理局提出查看这六万亩围堵区的具体资料,管理局拒绝提供。而根据兴安盟提供的资料,保护区围堵区面积为3万亩。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总面积为63.75万亩,没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只有这3万亩,违反《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的面积竟然达到了95%以上。而国家对保护区内的土地权属有明确的要求。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的土地权属情况究竟如何,记者提出查看,保护区管理局拒绝提供相关信息。但据记者了解,从2002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现在,16年过去了,保护区的土地权属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据图牧吉保护区管理局介绍,多年来,国家共向保护区投入了五千多万元,然而作为保护区的一项最基本工作——勘界和立标,至今还没有开始。

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图牧吉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耕地面积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
缺林粮间作口播
一块玉米地,除了隔几米有一个间隔外,看不出和其他的耕地有什么区别,然而在土地资源图上它们却显示为林地。据扎赉特旗中心林场介绍,林场从2002年至2004年,将十几万亩人工林和天然林砍伐,进行更新造林。按《森林法》的相关规定,树林砍伐后应当在当年或次年完成更新造林,然而中心林场却将这些林地以一元左右的价格对外承包进行林粮间作,原有的森林如今却种满了庄稼。

扎赉特旗中心林场场长说,合同有瑕疵,只要求栽树,没有要求细节,让承包人钻了空子。一方面是疏于管理,另一方面还是出于利益。种玉米,春种秋收,一亩能收几百块钱,种树收益时间太长。

直到最近一两年,这十几万亩林地更新地还在进行补种。补种的情况又怎么样呢?记者随机选了一个块地进行查看。按说一到两米就要种一棵树,而记者走出十几米都没有看到一棵树。

工作人员称这一行是个例,再换一行就没问题,于是记者又换了一行。而这次二三十米都没有找到一棵树。

据扎赉特旗中心林场介绍,这些补种的树种基本上都是油松,油松的成材期至少是四五十年,也就是说大量林地更新地至少还能耕种二三十年。

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当年设立图牧吉自然保护区进行抢救性保护时,没有与划入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农牧民签订严谨明确的代管协议,也就是没有明确如何让农牧民得到补偿、合理退出。而如果这个问题还是这样继续拖下去,设立保护区的意义又何在呢?现在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正在转变,已全部归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机制已经理顺,全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布局方案也正在设计。希望各有关部门上下一心,形成合力,实事求是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8年09月07日 20:1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近日,记者发现在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存在大量、常年的农业生产、放牧、捕捞等经营活动。据调查,保护区的违规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这是什么原因呢?(《焦点访谈》 20180907 保护区 怎么保护)






收视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