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18最美教师候选人:殷鸿福

CCTV节目官网-CCTV-10 2018寻找最美教师 来源:央视网2018年07月27日 16:07 A-A+

 

殷鸿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60多年来,他不忘初心,用实干和奋斗践行了最初的誓言,他发现并确认了全球地质学中的“金钉子”,他一直坚守在地质教学的第一线,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鸿福教授。

坚守初心  投身地学求真知

1935年3月15日,殷鸿福出生于浙江舟山。早在读中学时,一位叫黄杰民的地理老师,用绘声绘色的讲解激发了殷鸿福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

1952年,殷鸿福以第一志愿报考了当时刚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他醉心于此,1956年5月,他还未来得及参加毕业典礼,就远赴西北工作了。

1961年,殷鸿福从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启了教师生涯。

“十年动乱”期间,学校停课,研究没有经费,他始终坚持在逆境中奋斗。197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殷鸿福一头扎进科学的海洋里,从事地质古生物的研究。1980年3月至1982年3月,殷鸿福赴美访问期间,他与世界著名学者共同从事研究工作,并被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邀请讲学。

领跑时代  地学界的“金钉子”

上世纪90年代初,殷鸿福敏感地意识到,国内传统地层学的做法已越来越不适应西部大开发、地质大调查的要求。他选择长江为突破口,从流域演化、防洪抗灾到系统整治进行研究。

1996年,殷鸿福推荐以煤山D剖面27c之底作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俗称“金钉子”),并将一大批学生放在这个科学的最前沿开展研究。2001年,煤山最终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认为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这一金钉子设在中国,开拓了我国古-中生代转折和生物大灭绝的研究。

瞄准前沿   首创地球生物学

古生物学是地球科学的一门传统古老学科,殷鸿福高瞻远瞩,先后倡导和开创了古生物地理学、生态地层学、生物成矿学、生物地质学等一系列分支学科,由此提出了完整的地球生物学的新学科体系,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殷鸿福是我国倡导古生物地理学分支学科发展的最早学者之一。1982年,刚从美国回国的殷鸿福最早向国内介绍用古生物地理论证微板块和地体的活动,并于1988年出版了《中国古生物地理学》专著。

紧接着,殷鸿福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生态地层学专著《扬子及其周缘东吴—印支期生态地层学》于1995年问世,他开始倡导生态地层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教书育人  用实干报效祖国

殷鸿福要求学生必须重视野外地质实践,掌握扎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此,他身体力行,经常带领学生跋涉在昆仑、秦岭、祁连山区的崇山峻岭之中,采集地层古生物样本,收集各种资料。

在学生论文发表前,对于每一个概念,每一个表述,每一种现象的描述,殷鸿福都要认真斟酌,反复推敲,严格把关,甚至于一些细小的问题也从不马虎,以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另一方面,他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尽管年事已高,殷鸿福依然工作在中国地学发展的前沿,他每年都会到大学和中小学去跟学生们沟通、免费作科普讲座,受到校内外的广泛欢迎。

殷鸿福对自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多贡献,少索取。他主持的项目,一般都把经费划给各子课题,自己只留少量必需经费由秘书掌握,做到公开。

殷鸿福的生活十分朴素,他衣着非常简朴,一件衣服穿很多年,经常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往返于家庭、教室、实验室之间。他坚持不拿院士的待遇,总是说:“钱够用就行了,把钱留给更有需要的人。”但他却多次以不同方式捐资助学。

殷鸿福常常说:“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年轻时立下的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的诺言,我将继续教书育人,用自己的后半生为这个诺言和信念作证!”







1 1 1